古有醫者三戒:醫不自治、醫不叩門、醫不戲病,你怎麼看?

傾聽世界滴聲音


醫不自治那是怕自己判斷自己的病出現誤判,現在西醫手段非常完備,檢查後基本就可確診,然後再進行中醫辯證論治,本人家傳中醫,平時為自己治小病不說了,有兩次大病也自己治好,第一次膽石症,自己開了二十幾付藥治好,第二次甲狀腺結節,再去醫院確診良性後西醫主治大夫讓長大割掉不給開藥,但割後終身服藥很痛苦,回家後加大劑量開了七付,居然就治好了,怎麼不能自治?再說個題外話,其實中西醫本能很好地結合不應相互排斥,利用西醫的檢查手段和西藥立竿見影優勢控制病情,中醫進行病理上的辯證治療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為什麼相互功擊?政府職能部門應加大引導政策融合,另外,學校培養不出好中醫,中醫很大程度是口傳心授,政府應即放又要監管民間中醫,使之能更好傳承為民服務。


孤鵬5


古人很久以來就有醫者三戒:醫不自治、醫不叩門、醫不戲病。

一、醫不自治

“醫不自治”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醫者不自醫”。我國中醫講究“望、聞、問、切”,中草藥配製中不乏有毒性的藥物,醫者在對自己和家人診治的過程中容易摻雜不必要的顧忌和憂患意識,從而影響到客觀的分析和診斷思維,導致誤診和誤治。因此對於醫者來說,如果自己或者家人生病了,最好找別的醫生診治。

據傳西漢有位名醫淳于意,有一次父親生病,他給父親用藥後遲遲不見好,後來有一天他有事外出,託徒弟代為診治抓藥,結果他的父親病很快就好了。淳于意回來後非常驚訝,於是問徒弟什麼原因,徒弟解釋說,因為老師的忽視,有一味藥用量小了,他適當加大了劑量。淳于意聽到後恍然大悟,因為這味藥有毒性,而病人是自己父親,所以他抓藥時總免不了再三思量,減小了劑量,因此導致遲遲不見效。

這個故事完美詮釋了“醫不自治”的道理,同時提醒大家,身處信息化時代,生病了不能一味相信自己在網上查到的東西,去醫院或者專業診所診治的時候,要結合實際情況,配合醫生的檢查,不要出現“有病不看醫生問百度,然後自醫”的情況。

二、醫不叩門

醫不叩門是指醫者不能主動上門,哪怕是朋友、鄰居。這裡有兩個理:一是責任主體的劃分,二是求醫者需有虔誠、尊敬之心。

當然,求醫者非常恭敬地求醫,上門與否則是次要。這不是擺架子。

事實上,古代名醫常常“來往病者之家,雖祁苦寒大暑,未嘗少憚,如遇清貧者,時常施與賙濟”,心有悲天憫人之高尚情懷。

神醫是百姓對這些大醫的稱謂,這背後,有對人格、精誠醫術、品格的讚許。

《扁鵲見蔡桓公》這篇文章就直接反映出在古代人們也很忌諱醫生上門去指出自己身上的疾病,即“醫不叩門”。

這種風俗一直保持到現今社會。醫不叩門,是一句俗語,說的是醫生不能主動去叩開患者的家門,即醫生不要去主動送醫上門。

有人理解為即使醫生髮現或知道別人有了病,只要人家不請你診治,自己不要主動上門去毛遂自薦。朋友或鄰居也是一樣,有時候也包括對自己的至親。

事實上從古到今,一般情況下,醫者是不能送醫上門的。這有責任方面問題,也有醫者與患者的心理意識方面問題,一般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理解。

(一)習俗

醫不叩門,有請才行。古時中醫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坐堂行醫,一種是走方郎中,也叫做“遊方”。

坐堂行醫的傳統觀念,認為醫生就該坐在診堂中等待患者上門。或者等待別人的延請,也保證有充裕的時間來為病人服務。如果情況反過來,別人會誤認為這家裡出了什麼事情。

外出行醫的“遊方”也有行為規矩,如民間過年時醫藥行業忌諱出診,怕“觸黴頭”,除非給雙份診費破災才行。

平時出診,也忌諱敲患者的門,故俗有“醫不叩門,有請才行”的說法。為了保守職業技能的秘密,民間又有醫生郎中“施藥不施方”的說法。

醫藥行舊時敬華佗、孫思邈等為祖師爺,不敢稍有不恭,如今這些習俗仍可以見到的。

(二)送醫上門,病人會認為你另有所圖

“醫不叩門”即不能強拉病人,如果是為了某種利益,而去強拉病人就更不對了。“醫不叩門”,換現在的話說就是:不要太主動了,您自個兒跑到患者那裡,衝患者說,我來給你治治吧!

患者會覺得你特不靠譜,而且頗為反感,他絕對會拒絕你,甚至是遷怒於你。然後凌晨跑到大醫院去排大隊掛號去,看看你說的是虛是實。

這是患者通常有的一個心理,一來是患者忌諱,二來患者未必認為自己有病,三者患者未必領情。

另外,患者自有自己的選擇,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緣分,急也無用,甚至讓患者覺得送醫上門者另有所圖。

還有現在保健養生市場,魚龍混雜,令人心有餘悸。從廣大人民的心理來講,一般如果不是自己主動求醫問藥,是很難接受醫生的治療的。

特別是現在醫患關係不太協調,會引起諸多誤會。

(三)療效與依從性

中醫治病有其自身的特點,病人對醫生的信任至關重要。

《素問·五臟別論》曰:“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惡於針石者,不可與言至巧;病不許治者,病必不治,治之無功矣。”

有些病,病人不理解中醫的基本原理,對氣血陰陽毫無認識;不信任中醫的診斷和辨證,這種情況下是難以取得治療效果的。或者說是做無用功。

皇甫謐所著《甲乙經》序:漢有華佗、張仲景,華佗奇方異治,施世者多,亦不能盡記其本末。

若知直祭酒劉季琰病發於畏惡,治之而瘥。雲:“後九年季琰病應發,發當有感,仍本於畏惡,病動必死”。終如其言。

仲景見侍中王仲宣,時年二十餘。謂曰:“君有病,四十當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含服五石湯可免。仲宣嫌其言忤,受湯勿服。

居三日,仲景見仲宣謂曰:“服湯否?”仲宣曰:“已服。”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湯之診,君何輕命也!”

仲宣猶不信。後二十年果眉落,後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終如其言。

此二事雖扁鵲,倉公無以加也。華佗性惡矜技,終以戮死。

當年的王仲宣年輕氣盛,二十多歲就做了侍中大夫。所以,根本就沒把張醫聖的話入在心中,給他開的五石湯也沒有服用。

十多年過去了,到了四十歲的時候果然雙眉脫落,這個時候才想起張仲景的話,但已悔之晚矣。世人多如此!

如果叩門治病,即使取得比較滿意的療效,病人的期望值可能更高,心情更加急迫,反而影響治療計劃。如果效果不好,病人反生怨氣,於病人和醫生都極為不利。

另外,治療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各種主客觀因素在變化,病情也在變化,治療方案也需要隨之調整。

絕大多數醫生都不是神醫,奢求藥到病除是不現實的。如果病人對醫生沒有起碼的信任與尊重,就不可能很好地配合,甚至中途放棄治療。

當然醫生也有責任每次將診斷結果和基本病理給病人講解清楚,達成良好的醫患溝通。如果醫生自己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也是難免的。

有些人認為醫不叩門,好像醫生很清高,不為任何人所驅使,是自欺欺人。這種理解是比較片面的、狹隘的。

醫者父母心,從醫是一門高尚的職業,難於屈尊。醫不叩門,道不輕傳。

為了達成良好的醫患溝通,取得良好的診療效果,遵守“醫不叩門”的古訓還是很有必要的。

三、醫不戲病

“醫不戲病”強調的是說作為醫生,面對病人時必須嚴肅認真,全力以赴,不要把診治疾病當成遊戲,也不要和病人開玩笑。同時也說明古時醫生崇高的社會地位,理應受到各行各業的尊重,豈可輕言辱之。

舉個例子,如果一個國家,醫生沒有地位,成天被患者呼來喝去,不受尊重,誰都可以使喚醫生,那麼這個國家人們群眾的健康肯定好不了,這是毫無疑問的。

古人的“醫者三戒”,是醫生和病者都應該好好遵守的,作為平常人,尊重醫生,其實就是尊重我們自己。


數學楊振興老師


古時醫者很多都是因為家人或自己生病了,遍請名醫久治不愈,而痛下決心,尋訪名醫或醫書,刻苦鑽研醫理醫法,並在自己和家人身上驗證其法,取得良效後逐步擴大診療範圍才成為一代名醫。其過程是自己-家人-鄰居—街坊-村-鄉-鎮-縣-市……。所以現代醫不自醫說法是錯誤的。根椐個人多年修練身心體會,現代很多漢字的意思由於傳承久遠,人為改變而意思轉變很大。不字在春秋以前是肯定,好的意思,是圍著中心轉動,逐步形成有中心的過程,也是入道的方法。醫不自醫的意思是醫生有入道的方法就能改善自己的身心,為成為名醫打下堅實的身體基礎、理論基礎和理論實踐基礎。醫不叩門的意思是醫生有入道方法並實踐驗證就能打開道德的門,明白德道理法方藥的次序和神奇,進入名醫境界。醫不戲病的意思是醫生有入道方法並實踐驗證後,就能很容易像高明的將軍指揮部下和敵人打仗總是知己知彼,最終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