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那些和我們聊八卦的人

尋找那些和我們聊八卦的人


我們都是好管閒事的人的後代。

你聽說了嗎?老王又換女朋友了;哎,你知道吧,小李升總監了;哦呦,我跟你說,人家趙叔叔家的孩子上世界前十的名牌大學…這些場景,看起來熟悉嗎?

聽起來,八卦並不像是一個褒義詞。偶爾我們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往下看時,認為那些沉迷於討論他人行為的人很淺薄。的確,從字面判斷,八卦是指在別人不在場時談論他人的行為和生活。聽起來有種偷偷摸摸,不夠光明正大的意味。

但與此同時,人們不可避免的在討論著他人,閒聊八卦充斥著我們的日常生活。跟爸媽聊親戚,跟朋友談同學,跟同事說明星。回想一下,你有多少次,從一個熟人的有趣故事中獲得了快樂?


尋找那些和我們聊八卦的人


作為社會動物,人類天生喜歡八卦。不管喜不喜歡這個稱呼,我們都是好管閒事人的後代。


進化心理學家認為,我們對他人生活的關注,是史前大腦的副產品。

根據科學家的說法,由於我們的祖先生活在相對較小的群體中,他們彼此之間非常熟悉。為了躲避敵人,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生存,祖先需要與群體內的成員合作。但他們同時也意識到,這些群體內的成員是他們爭奪配偶和有限資源的主要競爭對手。

在這種環境下,根據物競天擇的原理,我們的祖先面臨著許多適應性的社會問題:誰是值得信賴的和誰是需要提防的?誰又是好的伴侶?因此,他們必然對其他人的私人信息產生強烈的興趣。

在《道德動物》一書中就有提到,通過親身經歷來蒐集情報,費時費力,還可能有危險。

而八卦就方便多了,通過閒聊,我們的祖先迅速瞭解到,誰是可以合作的,誰是個小人,哪裡有危險,哪裡有機會。毋庸置疑,這些擅長利用自己八卦技能的人,順利的通過了生存測試,一邊八卦,一邊進化,將優秀的八卦基因一代代的傳承下來。

現代人,雖然脫離了原始環境,但依然得益於祖先留下的蓋世神功。現在,八卦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更像是一種談資,一種信息分享,一種溝通方式。我們已經清楚地認識到,八卦是一項高度進化的社交技能。

我並不是在鼓吹以訛傳訛,但八卦的確提供了另一種方式的現實檢驗。實驗證明,在150人以下的團體中,傳聞的內容越多樣,參與八卦的人越多。由傳聞得來的信息就越真實、越客觀。不過要明確的是,這裡所說的八卦更像是一種閒聊,而不是為了惡意中傷別人。接下來,讓我們聊一聊八卦的好處。=

尋找那些和我們聊八卦的人

▲我在這裡說的八卦,更傾向於一種拉近關係的閒聊。

研究發現,八卦讓人們區分“圈外人”和“圈內人”。分享秘密是人與人之間建立聯繫的一種方式,而與人分享八卦則是一種深深的信任。一旦大家開始分享秘聞,就成了“自己人”,而那些把自己塑造成拒絕參與八卦自以為是的人,會逐漸發現自己處於局外。

不要被電視劇中,高冷的男神、女神形象所欺騙。迴避與同伴交流和分享信息,就像買到了一張通往孤獨的單程票。如果他們私下也跟外面表現的一樣冷酷,從不參與大家的八卦閒聊,那他們將沒有朋友。不少人表示,“有人剛開始覺得我是高冷的女神,瞭解以後才發現我其實就是個女瘋子。”

尋找那些和我們聊八卦的人

八卦還可以鼓勵合作。個人在團隊中的口碑、名聲、信譽等,決定了他人是否願意與其合作。而所謂的名聲、口碑、信譽,無一不是八卦的產物。人們可以通過這些信息,與願意合作的人保持一致,將自私自利的人排除在外。就連在相親前,爸爸媽媽常提到的,“打聽打聽人品”也都是八卦的一種。

八卦依舊面臨很多不確定性,例如,信息來源是否可信?是否會過度涉及隱私?是否會對他人造成傷害。這些都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但我在這裡說的八卦,更傾向於一種拉近關係的閒聊。

如果你有過類似的八卦經驗,就一定能夠體會它的力量與樂趣。特別是在無聊至極的時候,在好友群裡大喊一聲“好無聊,誰那有瓜吃”,就能夠快速感受到世界還是這麼的有趣,朋友還是這麼的親近。

最後,奉勸大家一句:適度吃瓜,快樂你我他。

更多原創文章,瞭解鄭州大午心理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