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野史:劉備是怎麼一步步坑死關羽的?

關羽關雲長在民間通常被稱為武聖人來供奉,可見地位很高。關羽之死作為蜀漢帝國走向衰落的一個轉折性事件,在史學界是有一定爭議的。有一種說法是孫權背信棄義,在背後給了關羽一黑刀。但近年來有一種說法甚囂塵上,說的是劉備親手把關羽一步步推向深淵。

三國野史:劉備是怎麼一步步坑死關羽的?

《三國演義》中講到,關羽是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被吳國小將陸遜所擒殺。劉備在拿下蜀中後,思考著怎麼逐鹿天下。諸葛軍師經過深思熟慮後,決定下一步拿下南蠻以獲取長期穩定的戰略基地,從歷史發展進程看這個策略是可行的,比對付曹操、孫權難度要低很多。但劉備這麼想了麼?答案是“不”!

三國野史:劉備是怎麼一步步坑死關羽的?

劉備是一個很會偽裝的陰謀家,他從四處漂泊到打下天下成為蜀漢之王,可以說是志得意滿,於是便有點膨脹了,他想要繼續擴大領土,就想同魏或吳掰掰手腕。而魏國最強,他又不傻,十戰九輸(赤壁之戰主要歸功於周瑜),打魏國他有點膽怯。那麼要想擴大勢力,就只能從相對弱一點的吳國動手了。但對吳用武,他需要製造一個藉口,這個陰謀隨之展開,而關羽就成了犧牲品。

三國野史:劉備是怎麼一步步坑死關羽的?

首先,他賴著荊州不還給孫權,增加吳國的仇恨值。其次,荊州守將的選擇很關鍵,必須保證絕對忠心,不能後院起火;另外在朝中要有威望和地位能鎮得住當地留守官員;還有能打勝仗。綜合看來諸葛亮其實可以用的,但是沒軍師在身邊,自己做不了重大決定,於是就只剩下關羽、張飛、趙雲可選。趙雲有點死心眼,張飛有點虎,一衝動就幹仗了,而關羽有點傲氣,容易氣到東吳自亂陣腳,燃起戰欲,作為挑起戰爭的導火索,沒有人比關羽更適合鎮守荊州。可是,事件的發展有點超出掌控。東吳確實氣的發動了戰爭,但意外發生了,戰神級別的關羽竟然被一個沒名氣的小輩打敗,丟了荊州,搭上性命。這是劉備沒想到的,但也達到目的了。於是他按部就班的進行計劃中的下一步--我要報仇,滅掉東吳!很明顯,他在短時間內就能舉全國之力,分工明細,物資充足,都不用開軍事會議。這明顯是早有預謀啊!隨後即使張飛被自己的部下所殺,也沒有影響劉備跟東吳幹仗。

三國野史:劉備是怎麼一步步坑死關羽的?

劉備雖然工於心計,但卻不擅長打仗,八百里連營被火燒殆盡,自己差點一命嗚呼。真是還了一次“賠了夫人又折兵”,想想就憋屈,鬧得個一病不起,嗚呼哀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