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首富跌落神壇?王健林正面臨一堆“麻煩”

萬達當初26億美元收購的AMC,如今市值僅剩2億美元,浮虧20億;萬達電影股價自高點下跌超過80%;萬達商管疫情期間豪氣減租40億元,今年業績鐵定受到影響,數百億到期債券也如期而至,還需在2023年前完成對賭上市。內憂外困,昔日首富王健林該怎麼辦?

來源:新財富

作者:艾琳

昔日首富王健林又上頭條了。

有消息稱,王健林在美國買下的全球最大影院AMC正陷入破產傳聞。有業主曬出AMC的通知信,信中表示公司將停交4月房租。

昔日首富跌落神壇?王健林正面臨一堆“麻煩”

雖然萬達在第一時間站出來澄清,在官網上發佈聲明稱,“近日,網上個別自媒體炒作‘萬達控股的美國AMC院線申請破產’純屬謠言”,但仍無法阻擋業界對王健林資產危機的諸多猜測。

昔日首富跌落神壇?王健林正面臨一堆“麻煩”

從當初瘋狂海外擴張到變賣資產“斷臂求生”,王健林這幾年一直在“水逆”中浮浮沉沉,負面新聞就沒斷過,昔日的首富榮光也隨之變得更加模糊,但近幾年,隨著萬達業務逐步平穩,王健林似乎正在逐漸走出當時的“錯誤出海”陰影,帶領萬達走向正軌。

但誰也沒想到,2020年開年的一場全球疫情風波,會讓王健林旗下資產再次陷入風險之中。

萬達能挺過這一劫嗎?

01

內外堪憂,萬達影院產業面臨慘烈縮水?

2012年5月,經過2年的談判,萬達終於拿下了美國AMC影院公司。為了收購AMC的100%股權並承擔該公司債務,萬達集團一共支付了26億美元,比之前市場預估值溢價了73%,當時美國許多媒體認為,這一鉅額溢價收購財務上吃虧,但是戰略上保有實際價值。

就在這一筆收購完成後,萬達集團一舉成為了全球規模最大的電影院線運營商。

AMC旗下擁有346家影院,共計5028塊屏幕。其中IMAX屏幕120塊,3D屏幕2170塊,是全球最大的IMAX和3D屏幕運營公司。除了美國以外,AMC在英國、法國和中國香港各有據點。

拿下AMC,也意味著萬達正式拉響海外擴張的“衝鋒號”。

美國當時的電影市場幾乎停滯不前,保持零增長甚至是個位數增長,而中國國內的電影市場每年的增速能達到35%。

相對應的是2012年的萬達院線,是國內首家年度票房突破20億元的電影院線。當時的王健林,不乏重振美國影院市場的雄心壯志。有趣的是,當時王健林立下的宏願,是“目標到2020年,佔據全球電影市場20%的份額”。

而真到了2020年,萬達面對的,卻是命運逆轉。

首先是業務上。

2020年3月16日,AMC宣佈關閉1000家影院(北美661家),而且包括CEO亞當·阿倫在內的600名員工暫時停職,以保存現金。

其聲明中明確提出,“AMC沒有收入,大量固定成本仍在繼續。這是完全必要的措施,以保證現金流及在健康危機解除後,AMC能再次開業”。

AMC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其庫存現金及等價物2.65億美元,還有可通過信貸額度獲得的3.32億美元。當時就有市場人士分析,在沒有收入的環境下,AMC每月的現金消耗為每月1.55億美元,也就意味著,AMC的流動性僅能維持到今年6月至7月。

昔日首富跌落神壇?王健林正面臨一堆“麻煩”

AMC的經營狀況也不甚理想。

萬達收購AMC之後,後者立刻扭虧為盈,2013年的淨收益達到3.64億美元,即22.22億元人民幣,但自此之後,AMC的淨利潤持續下跌。

從2016年到2017年,AMC還分別以9.21億英鎊、12億美元和9.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歐洲Odeon & UCI院線、美國Carmike院線和北歐最大的院線Nordic。

隨後,AMC的營業收入幾乎沒有多大增長。

與中國電影市場的快速擴張不同,北美電影院的發展已經接近飽和,每年電影票房漲幅較小,甚至會出現下跌的情況。從2011年到2016年,北美總票房只從102億美元上升至114億美元,在2017年就降至111億美元。

更多流媒體的崛起,帶來了更加豐富的內容和更加方便的觀看條件,電影院的觀影人數呈現逐年下降趨勢。

2017年AMC虧損高達31.83億元。針對淨利潤的下降,AMC指出是由於“平均票價的降低,利息和租金上漲”等原因導致。

2018年AMC成功扭虧,盈利1.1億美元;2019年,AMC全年營收54.71億美元,再次大幅虧損14.91億美元。

4月7日,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全球將AMC的信用評級從B降至CCC-級,意味著這家銀幕數全美排名第一的連鎖院線正面臨倒閉的可能。

昔日首富跌落神壇?王健林正面臨一堆“麻煩”

其次是股價。

2013年12月18日,AMC正式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成功募集資金近4億美元,市值一度高達18.68億美元,其中萬達集團持股市值約14.6億美元。

2016年12月23日,AMC達到歷史最高股價27.67美元/股。根據AMC公佈的2016年年報,此時萬達仍持有AMC母公司已發行普通股的68.83%。

但自此之後,AMC股價就開啟一路跌跌跌模式,最新報價已經在2美元/股左右徘徊,相對發行價,已經跌掉了83%。

昔日首富跌落神壇?王健林正面臨一堆“麻煩”

AMC 2019年年報顯示,萬達仍持有AMC的股份超過5000萬股,持股比例49.85%,為第一大股東。而此時的AMC市值,已經跌至7.5億美元,相對應的,萬達持股市值縮水至3.75億美元。

自2020年年初爆發疫情以來,AMC的股價更是大幅暴跌,短短4個半月跌幅高達70%,市值僅剩2.27億美元,相對應的,萬達的持股市值也進一步大幅縮水,只剩了1億美元。

2018年9月14日,AMC娛樂發行6億美元的可轉換債券,其中大約4.2億美元的募集資金用於從萬達集團回購大約2400萬B級普通股,但即使疊加來算,對比當時支付的26億美元的代價,萬達投資AMC的賬面損失已超過20億美元,不可謂不慘烈。

在國內,萬達電影的生意也不好做。

2016年至2018年財報顯示,萬達電影近三年營收分別達到112.09億元、132.3億元、140.88億元,同比增速分別實現40.1%、18.02%、6.49%。

進入2019年,其營收增速下滑的勢頭並未得到終止,淨利潤情況更是進一步惡化。萬達電影2019年年報顯示,其2019年全年營收近156億元,同比下跌4.22%;歸母淨利潤虧損高達47億元,同比下跌324.5%。

昔日首富跌落神壇?王健林正面臨一堆“麻煩”

談及虧損的主要原因,萬達表示,除了子公司萬達影視主投影片不及預期外,還受“宏觀經濟下行、全國銀幕數量繼續保持較快增長、行業發展整體放緩”影響,並計提商譽減值約59億元。

進入2020年以來,萬達電影更是遭遇重大危機。

隨著新冠疫情的爆發,各大影院等娛樂場所全部被要求暫停營業,大批影片紛紛撤檔。1月23日,萬達宣佈全面開啟退票通道。

昔日首富跌落神壇?王健林正面臨一堆“麻煩”

2020年4月14日,萬達電影發佈的一季度業績預告稱,預計虧損5.5億-6.5億元。上年同期為盈利4億元,同比下降超200%。

至於業績變動原因,萬達指出:“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萬達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經營業績預計出現較大虧損,主要原因為自2020年1月23日至今,公司下屬影院受疫情影響全部停業,同時萬達影視計劃春節檔上映的影片未能如期上映。預告期內公司電影放映收入大幅下降,而固定成本費用支出卻較為剛性,導致公司經營業績出現大幅度下滑。”

昔日首富跌落神壇?王健林正面臨一堆“麻煩”

而股價上,也是非常慘烈。

2015年1月22日,成立了十年的萬達電影正式登陸深交所,成為“國內院線第一股”,且股價漲幅觸及上限達43.98%,開盤股價即漲停在27.94元。

2015年12月21日,萬達電影股價達到歷史高位,為92.01元/股,風光無限。2015年,萬達電影實現營業收入80億元,同比增長49.9%,其中票房63億元,同比增長49.6%。

但可能連王健林自己都沒想到,這成為萬達電影至今無法觸及的高位。

截至2019年12月31日,萬達電影的股價跌至18元/股附近,距離2015年的高位,已經跌去了78.9%。而截至2019年三季報,萬達集團仍持有萬達電影45%的股份。

2020年開年至今,萬達電影股價更是一路走低,短短4個月,市值蒸發超過60億元。

02

豪氣免租一個月,損失40億?萬達商管資金鍊緊張

影院只是萬達龐大產業的一部分,疫情還波及其體量更大的商管產業。

從當初瘋狂海外擴張到陸續變賣文旅等資產,截止到2019年,王健林的“斷臂求生”之路還算順利。剩餘的板塊中,商業管理是王健林給予厚望的業務。

2018年,萬達商業引入騰訊、蘇寧、京東、融創4家戰投,合計投資340億元入股,並更名為大連萬達商業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萬達商管”)。在2019年1月舉辦的萬達集團2018年工作總結大會中,王健林明確表示:“萬達商管是萬達的核心企業,我什麼企業都能丟,這個不能丟。”

按照騰訊等入股時簽訂的對賭協議,王健林須在2023年之前實現萬達商管上市。

由於A股房企上市之路基本被卡死,因此,剝離地產業務成為商管上市的不二選擇。

財報顯示,萬達商管於2018年將旗下22家公司以股權轉讓的方式出售,同時註銷了兩家公司。進入2019年上半年,萬達商管通過轉讓股權的方式出售了旗下13個子公司。2019年底,萬達商管完成了房地產業務剝離,全部交由新成立的萬達地產集團負責,自身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商業運營管理企業。

2018年底,萬達商管淨利潤為317.95億元,上年同期則為219.91億元。

昔日首富跌落神壇?王健林正面臨一堆“麻煩”

但2019年的成績,卻並不理想。

2020年4月14日,萬達商管發佈了2019年三季度合併及母公司財務報表。

數據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萬達商管營業收入為490.98億元,同比下降31.83%;營業利潤為243.62億元,同比下降28.28%;淨利潤為185.28億元,同比下降26.51%;歸母所有者其他綜合收益稅後淨額為負8.05億元,上期同期為5.53億元;每股收益為3.89元,同比下降40.24%。

進入2020年,受到疫情衝擊,萬達的商管業務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1月28日,萬達集團宣佈對全國323個購物中心免租,時間為1月25日至2月29日。這將給IPO路上的萬達商管造成約10%的年度營業額損失,按照2019年前三季度營收折算,這一免租政策,大概會讓萬達損失租金在40億元左右。

4月14日,萬達商管公告稱,公司擬發行2020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發行上限50億元,期限為3年期,該券擬用於置換4月19日到期的60億規模“17大連萬達MTN002”。

這50億中票,是萬達商管近3年來首次發行境內債券來置換債務,也一定程度說明萬達商管的業績承壓。

除披露融資計劃外,萬達商管在募集說明書中披露多個2019年經營數據。

昔日首富跌落神壇?王健林正面臨一堆“麻煩”

最近三年以來,萬達商管經營活動現金流總體仍呈下降趨勢。2016至2018年及2019年前三季度,萬達商管合併報表口徑經營活動產生的淨現金流量分別為379.76億元、255.84億元、293.00億元和93.53億元,波動較大。

而截至2019年12月末,萬達商管在建及擬建萬達廣場共有19個,分佈於北京、上海、天津、哈爾濱、桂林等地,預計總投資額合計164.91億元,截至2019年12月末已投資59.81億元,未來投資支出預計仍需105.1億元,存在一定未來投資支出的風險。

而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和2021年,萬達商管到期的公開債務分別為378.07億元和367.53億元,債務到期較為集中。

關於本次疫情的影響,萬達商管在募集說明書中表示:“作為國內最大的線下零售實體企業之一,受本次疫情衝擊影響較大。若疫情持續時間進一步延長,可能對發行人的經營和財務情況造成一定影響。”

03

“最慘首富”!王健林再難重回寶座?

2019年,新財富500富人榜發佈,王健林的財富值從2018年的1783億元,跌至2019年的1499億元,1年間財富蒸發284億,成為榜單史上“最慘”首富。

昔日首富跌落神壇?王健林正面臨一堆“麻煩”

隨著疫情的衝擊,王健林旗下產業多遭受波及,2020年資產縮水幾乎已成定局。

近10年來,新財富500富人榜中,王健林一直是常客,除了2018年、2019年跌出了前三外,其餘年份均在三甲之列。

而近幾年與之爭奪首富寶座的,正是其合作伙伴也是競爭對手的馬雲、馬化騰。

相比2020年王健林的窘迫,2020年開年,馬雲的阿里、馬化騰的騰訊,就顯得遊刃有餘得多。

2月14日凌晨,阿里巴巴發佈了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2020財年第三季度財報,在分析師電話會議上,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表示,旗下在線辦公應用釘釘在疫情爆發期間出現了爆發性的增長。

由於用戶需求增長過快,釘釘在3日通過阿里雲緊急擴容1萬臺服務器後,4日再度擴容1萬臺雲服務器,以應對群直播和語音視頻會議的流量洪峰。

疫情時期,全國上千萬企業、近兩億人開啟居家辦公模式,在線辦公需求持續爆發,釘釘一舉成為最大受益者之一。根據媒體報道,2月5日,釘釘首次超過微信,躍居蘋果AppStore排行榜第一。

而馬化騰的騰訊,也毫不示弱。

疫情期間,除了線上辦公軟件是剛需,遊戲產業也獲得爆發式增長。騰訊前不久發佈的2019年度遊戲營收情況顯示,在整個2019年,騰訊遊戲的總營收達到了1147億元,同比增長了10%,在第四季度,也就是國內疫情爆發的初期,騰訊網絡遊戲收入更創下了史無前例的302.86億元,同比增長也高達25%。

4月7日,據CCTV財經頻道報道,進入今年第一季度,騰訊《王者榮耀》遊戲新增用戶數較2019年同期增長22%。其中,3月份新增用戶較去年同期增長64%。騰訊互娛娛樂市場總監劉星倫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新年的“五嶽”皮膚尤為受歡迎。

昔日首富跌落神壇?王健林正面臨一堆“麻煩”

業內人士表示,玩家的增長帶動了遊戲皮膚、裝備等產品的銷量。由此可以推斷,騰訊今年一季度的遊戲營收數據,可能又要創新高了。

一邊是飽受疫情衝擊的昔日“王首富”,一邊是“二馬”積極拓展的線上業務,相較之下,王健林似乎離首富越來遠了...…

不管如何,疫情衝擊的餘波還在持續,而擺在萬達和王健林面前的困境還有很多。畢竟要在2023年前完成上市,完成跟馬化騰等股東簽訂的對賭協議,時間已經非常緊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