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底层成长起来的伟大画家卡拉瓦乔

导语:卡拉瓦乔是17世纪意大利著名的巴洛克派画家,对欧洲绘画艺术和巴洛克派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卡拉瓦乔的作品当中,可以看见17世纪的绘画发展的痕迹,

既有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挣脱宗教的桎梏,回归希腊罗马时期的关注人文精神的绘画风格,也有对传统人物肖像绘画的美化,执着于静态写实的传统的抛弃,此外,卡拉瓦乔更是独创了暗色调的绘画风格,对传统光影寻求突破。

"巴洛克"意思就是"不圆的珍珠",被视为打破传统,追求独特的代表,这似乎也能很好的概括卡拉瓦乔的作品风格,他当时受年轻人的追捧,但却一直被正统的绘画批评家视为背离传统,作品格调不高,下笔粗鲁,色调阴暗,题材又多是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难登大雅之堂,当时虽然摆脱了中世纪时期宗教对绘画的严格把控,但凭欧洲绘画的传统,宗教题材的画占主要地位,卡拉瓦乔来自底层,本来没有宗教信仰,但受主流市场的影响,依旧去尝试宗教画,结果是他笔下的神没有了神的光环,变成了世俗的人,这看起来本是一次失败的尝试,但却引发了他对宗教,对神的批判性思考。

从社会底层成长起来的伟大画家卡拉瓦乔

卡拉瓦乔

一、题材上的创新

1、传统绘画的宗教画,肖像画为大宗

宗教画是取材自宗教的故事,教义和传说且服务于宗教宣传的绘画,欧洲的历史发展一直深受宗教的影响,所以宗教宣传在欧洲是非常重要的,统治者也会积极支持宗教的宣传活动,最典型的宗教宣传方式是建立教堂,在教堂内放置神像雕塑,宗教画,欧洲画家从画匠发展过来,逐渐有了自主性,但依旧是靠接绘画的订单为生,教堂方面,王工贵族是主要客户,所以宗教画和肖像画也就成为绘画的主要题材,很少超出这两类范围去选择,只是在将同一题材的宗教画或者肖像画经过不同的风格的诠释。

2、画家的生活环境使其着眼底层

卡拉瓦乔出生于离米兰三十多公里的小镇,卡拉瓦乔的父亲是镇上的装潢师,后来卡拉瓦乔一家为了躲避瘟疫,搬到卡拉瓦乔镇,但不久,卡拉瓦乔的父亲因病去世,家中失去了经济来源,

在1584年,卡拉瓦乔进入画室当学徒,最初只是为了学习一项手艺养活自己,但很快他在绘画上的天赋和悟性展露了出来,他频繁的往返于米兰和卡拉瓦乔小镇,向大师的作品学习,当时流行的伦巴第艺术风格倡导简单,关注自然主义细节也给了他些许的启示。

从社会底层成长起来的伟大画家卡拉瓦乔

卡拉瓦乔作品《水果篮》

在1592年,卡拉瓦乔到达罗马,希望在绘画上取得更大的成就,但身无分文,居无定所,生活得很狼狈,但也就是这一时期,他流落在社会底层,观察到社会底层人民被欺压,剥削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彼此之间也互相欺诈,感情麻木,底层民众的生活群像生生留在卡拉瓦乔的脑海里,日后将成为他画里的主角,但目前一无所有的卡拉瓦乔只有选择给当时一个画家当枪手,这一时期他的作品以细腻真实见长,主要作品有《捧水果男孩》,《年轻的酒神巴克斯在病中》。

从社会底层成长起来的伟大画家卡拉瓦乔

《捧水果男孩》

到了1594年,他决心不再隐于人后,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他也开始尝试画底层民众的生活为主的画,比如《纸牌作弊老手》画的是一个男孩落入字牌骗子的圈套,《占卜者》画的是女占卜师摸着士兵的手给其占卜,世纪上是在欺骗他,《乐师》,《鲁特琴师》画的是乐师在演奏。

二、技法上对光影描绘的突破

1、强烈的明暗对比

早期绘画对光的描写缺乏真实感,虽然很早就已经发明了对比法和透视法使画中的物体更加立体,但对于自然光的存在带给物体表面的阴影感的描绘相当模糊,光源没有特定的方向,光似乎都是在室内人工制造的,为的是使人物或者物体更加清晰,这就使早期绘画虽然形象真实,但整体就似乎缺乏具体的场景感。达芬奇最先对自然光影产生研究,但还不够成熟,而卡拉瓦乔最大的绘画技法的突破,就是其定义光源和对光的行进方向的处理,正确的画出了投影,使画面的景深和明暗效果符合人们的视觉观感。

从社会底层成长起来的伟大画家卡拉瓦乔

《占卜者》

再加上这一时期卡拉瓦乔所画的题材又多以日常生活为主,似乎延续几千年的欧洲绘画风格突然由云间跌入现实生活,或者是由布置精细的室内走向真实粗野的室外,带给当时的民众很奇异的观感,卡拉瓦乔和他独树一帜的绘画风格开始受到同时代年轻画家的追捧和模仿,再他的影响下,以重视自然光,阴影效果,真实性为特点的巴洛克风格开始逐渐走向大众。

从社会底层成长起来的伟大画家卡拉瓦乔

《纸牌作弊老手》

2、暗色调下戏剧化的冲突反映人物的内心

卡拉瓦乔的作品强调人,当然不止是形体外表的相像,他还希望能描摹出人物的神态和心理变化,为了达到此目的,他一改绘画上多刻画人物的静止状态的传统,将单人或者多人的社会群像定在一个动态瞬间,多是人物的相互之间起了冲突将要有所动作,或者是一个动作定格在高潮,并且卡拉瓦乔为了吸引观者把注意力集中于人物冲突时的面部神情和主要的动作,他把画面的整体色调调暗,只留下一束光源照射到画面的高潮部分,这里就是画面的中心。

中心是明亮的,画面中其他部分则笼罩在层层阴影之中,简直如同在一个戏剧舞台上,大幕拉开的一瞬间,聚光灯打在舞台中心,位于中心的人物脸上的表情生动形象,肢体动作有律动感,为即将发生的大事件做铺垫,这也就是绘画有了戏剧感。

从社会底层成长起来的伟大画家卡拉瓦乔

《圣马太蒙召》

比如《圣马太蒙召》,画面中唯一的光源从窗户内射如,顺着主角耶稣的手指的方向,照射到众人脸上,尤其是人群中的马太众人同一盯着这一道光源,眼神惊讶,似乎把这道光源作为神的指示,故事的后续是耶稣随后对着马太说选他成为自己的跟随者,马太也就变成了圣马太,卡拉瓦乔让画面定格在众人表达惊讶时期,展现了人物内心,以及暗示故事发展。

三、表现形式上对宗教的批判性思考

1、以极致写实的形式破坏神的关环

卡拉瓦乔在逐渐成名以后,受到了批评家的关注,但由于卡拉瓦乔早期作品的宗教题材不多,集中于底层人民,很难得到正统的批评家的认同,于是卡拉瓦乔开始尝试宗教题材,但他的尝试带着自己一贯的风格,不顾及传统绘画中的神的光辉形象,早期的绘画为宗教服务,把神的形象,从衣着,体貌到神态,无不精雕细琢,刻画的端庄优雅,衣着华丽,面容慈祥,也不管是在怎样的场景中,哪怕是在战争中,神都是不染纤尘,头顶仿佛有一圈光环。

从社会底层成长起来的伟大画家卡拉瓦乔

传统宗教画

卡拉瓦乔绘画中的神的形象全部带着一种平民的朴素气息,如《逃往埃及途中》,故事是圣母玛丽亚和约瑟带着刚出生的基督,为躲避犹太希律王的追杀逃往埃及,此画展现的是这一群人在逃亡路上的情景,圣母玛丽亚完全是一个沧桑的农妇形象,约瑟则是一个衣着破烂的农夫,连婴儿基督都有一种苍老气息。又比如《使徒马太和天使》,马太就是一个秃头农民,衣着肮脏,天使就是个普通男孩形象。

从社会底层成长起来的伟大画家卡拉瓦乔

《使徒马太和天使》

从这些作品中看得出卡拉瓦乔着力于把神当成人物来表现,甚至是当成底层人物,根据具体情景描绘其形象,粗野而有生命力。他自己倒是说过:"应该把流浪汉,农民,渔夫的形象引入教堂。"可以看出他试图撕掉宗教对神的美化,原本说要救济人民,神却总是高高在上,卡拉瓦乔试图探索一种新的人与神的关系。

2、神与人的融合

卡拉瓦乔虽然执着于将神世俗化,但也不代表他对宗教题材的内涵和主旨就无法驾驭,事实上,他一直尝试以人的本体去讲诉神的故事。比如在他画的《基督下葬》,来源于《圣经》中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以后,圣母玛丽亚、约翰、两个女信徒和尼哥底母为其下葬。画面如果不经提醒,乍一看容易被认为是一场平民的葬礼,玛丽亚是一副苍老疲惫的老妪形象,两个女信徒也只是一副农妇的打扮。

从社会底层成长起来的伟大画家卡拉瓦乔

《基督下葬》

但细看之下,画面构图,光影又传达出一种深沉的肃穆与悲怆,依旧是暗色调的画面,唯一的一束光源照亮岩洞的大石板,基督的尸体笼罩着朦胧的亮光,象征着基督为世界牺牲的悲壮,虽死犹生,基督神态安详,又带有坚毅,虽然形象只是一个淳朴的平民男子,但透着神的高尚的气质。本来是一个救世主的葬礼,却用最底层的平民来表现,卡拉瓦乔似乎将神与人构建了一种隐秘的连接。

四、思想上崇尚现实主义

1、卡拉瓦乔叛逃人世的劣迹人生

卡拉瓦乔是颇受争议的一个画家,他在艺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但在为人处世上劣迹斑斑,他因违规违法,破坏治安进过多次警局,甚至他的治安记录和审讯记录多到能成为一种记录他生活轨迹的资料,据记载,从他十三岁时,就因为刺伤警察,被通缉,从米兰逃到罗马,在罗马有了名气,挣了点钱以后,他每天最大的爱好就是在街边酒馆喝酒,喝醉了寻衅滋事,寻花问柳,看谁不顺眼就直接上去揍。

但有一回他揍过头了,直接把人揍死了,又一次受到通缉,这一次他先是逃到马耳他岛,得到了那里的统领的庇护,但没几天,他又与当地的骑士起了纠纷,把骑士打成重伤,自己也被关进监狱,他又想越狱,越狱成功后逃到西西里岛,写信给曾经帮助过他的红衣主教,希望在其帮助下得到特赦,但却在从西西里岛返回那不勒斯的途中暴病而亡,结束了他大起大落的一生。

从社会底层成长起来的伟大画家卡拉瓦乔

《受难的圣彼得》

2、对高尚的不屑与怀疑

从卡拉瓦乔嚣张叛逆的生平可以看出,他本质上就是个俗人,放荡,粗暴,野蛮,从小混迹于社会的底层,看到了真实的人世的丑陋,人们为了生存互相算计,所以这使他的本质上对高尚不屑一顾,追求极致的写实,形成了独特的现实主义风格,但另一方面,他的写实又不像米勒,能相对平静地描绘普通人的生活,卡拉瓦乔总是把注意力放在现实中相对丑恶的一部分,比如他的风俗画或者宗教画的题材有一大部分关于人与人之间的欺骗,暴力和陷害,画面中总是充斥着喷薄而出的血液,斩首等暴力元素,配上他独特的暗色调,人性的阴暗面陡然放大了,整体画面如同充斥着画家对世界的厌恶和嘲讽。

从社会底层成长起来的伟大画家卡拉瓦乔

《砍下霍洛芬斯头颅的犹滴》

当他带着这种心理走向强调教化的宗教画时,他的情绪是极其复杂的,他对宗教满嘴仁义道德的说辞最初是很不屑的,但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尝试,他采取的方法就是抹掉宗教信仰的光环,甚至隐去神的身份,采用最擅长的以画笔"叙事"的方式,强调事件本身,而这种尝试慢慢使其宗教画有了独特的韵味,他的画出了社会的肮脏邪恶之外,终于多了一点点的高尚精神,那么他画了那么多宗教画以后,有没有一点受到宗教的教化,变得仁义礼智信一点?估计是没有,从他继续放荡不羁爱闯祸的后半段人生中可以看出。

从社会底层成长起来的伟大画家卡拉瓦乔

《提着歌利亚头颅的大卫》

结语:卡拉瓦乔作为一个画家,在艺术史上有着石破天惊的影响,首创暗色调主义,推动了巴洛克风格的发展,执着于真实的记录,拒绝美化,使绘画更加关注现实生活,他的宗教画风格独特,创新了宗教题材的表现方式,他在绘画上无疑是一个天才,但在为人上,是一个暴徒,以粗俗的本质接近高尚的艺术,碰撞出了某一种火花,但最终,艺术没有让他转变多少,他毁灭于自己的天性。在他去世前一年的一副作品《提着歌利亚头颅的大卫》中,他把那颗头颅化成了自己,不知道算不算是对自己的结局的一种预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