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鎮(一):楊柳河畔觀音閣丨成都古鎮

1.蜀中古鎮


彭鎮的走紅,得益於馬市壩街那座有著百年曆史的觀音閣茶館。


彭鎮(一):楊柳河畔觀音閣丨成都古鎮

觀音閣茶館,彭鎮

觀音閣的淵源很久,據傳始建於明代末期,又或許稍晚。在一個多世紀以前,彭鎮曾遭遇一場火災,大火使整座小鎮幾乎化為灰燼,唯獨馬市壩街的這幢老屋倖存下來。鎮上的百姓相信,這是觀世音菩薩的庇佑,於是它有了新的名字:觀音閣。

彭鎮的年歲又要比觀音閣久些,早在明代永樂年間此地便設場,喚作彭家場,又作永豐場,當時是成都西面的一座水陸碼頭。兩百年後,永豐場毀於明末戰火,直到雍正、乾隆年間,當地人口增長,場鎮才得以恢復,後來丹稜望族彭氏遷入永豐,永豐鄉又改回彭家場。這一支彭氏中,彭端淑、彭肇洙、彭遵泗三兄弟皆在雍乾年間高中進士,名震蜀中。彭氏三兄弟中,又以彭端淑成就最高,《為學》即由其所作。



2.楊柳河畔


由打雙流機場,向西行幾公里,便到彭鎮。在彭鎮的遊歷,從一條沿河的公路——黃溫路開始。

黃溫路極窄,僅能容兩車並行,路的東面一排深翠的古樹直立,貌若參天,樹的背後是一些低矮的民居,黑瓦粉牆,屋簷寬大,已上了年頭。路的西面,一條並不算寬的河流緩緩而過,水位不深,水色卻深,如一江黛綠摻入墨汁,重過了水泥築的堤壩,這便是楊柳河。


彭鎮(一):楊柳河畔觀音閣丨成都古鎮

黃溫路

彭鎮(一):楊柳河畔觀音閣丨成都古鎮

楊柳河在彭鎮


楊柳河自北面的溫江玉石堤來,被同為岷江支流的金馬河與江安河所夾,無論流域、水勢,亦或是聲名,楊柳河都遠不及這兩條河流,它只是自顧向南流去,縱貫雙流後,由桃莢渡入新津花源,而後匯入岷江,全長不過百餘華里。

楊柳河雖窄淺,然而在水運衰落以前,它是溫江、雙流與新津三縣之間貨物往來的重要通道。一百年前新津人吳克讓所著《新津縣鄉土志》中記載,“河面不寬而終年不竭,油、麻、葉煙,舟楫往來相望。”背靠楊柳河的彭家場,自然得到極大便利,舟楫往來、貨物集散間,漸漸成就了渡口的繁華。一百年後,繁華盡落。


彭鎮(一):楊柳河畔觀音閣丨成都古鎮

彭鎮(一):楊柳河畔觀音閣丨成都古鎮

彭鎮(一):楊柳河畔觀音閣丨成都古鎮

新津花源段的楊柳河

彭鎮(一):楊柳河畔觀音閣丨成都古鎮

白雲寺

楊柳河流經新津縣花源,從前此地有白雲渡,現存白雲寺。


彭鎮(一):楊柳河畔觀音閣丨成都古鎮

楊柳河在彭鎮,鎮上的人正在河邊洗蔥

河流的兩岸,東岸植梧桐與法桐,這季節正是衰敗的時候,一片枯黃,另一面的楓楊,已然發出新綠,枝椏搖曳將要垂到河面,冬天就要過去。


彭鎮(一):楊柳河畔觀音閣丨成都古鎮

河流的兩岸,東岸植梧桐與法桐,這季節正是衰敗的時候,一片枯黃,另一面的楓楊,已然發出新綠,枝椏搖曳將要垂到河面,冬天就要過去。


不遠處,一座石橋橫跨柳河,橋身中央刻著它的名字:人民橋。兩邊橋頭的石柱上,各刻有一句口號,分別是“備戰、備荒、為人民”“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1971年,人民橋取代被洪水沖毀的第一橋而建。清代乾隆年間,第一橋由時任知縣徐樾所建,其時楊柳河屢屢氾濫,徐樾又命人沉一石牛於河中震水。彭端淑撰寫《第一橋記》記錄此事,並題寫“第一春波”,第一春波亦是雙流古八景之一,正所謂“山光草色翠嵐託,第一橋頭春波多”。上世紀中期,第一橋被洪水沖毀,這才在距原址三十米處又建人民橋。

彭鎮(一):楊柳河畔觀音閣丨成都古鎮

彭鎮(一):楊柳河畔觀音閣丨成都古鎮

人民橋

彭鎮(一):楊柳河畔觀音閣丨成都古鎮


3.觀音閣茶館


人民橋的東頭,便是那座觀音閣茶館。

未到茶館,一旁的小院卻使人駐足,一樹梨花璨白似雪,嫩黃的花蕊、新綠的花托極素雅,樹下是排列緊緻的黑瓦,瓦簷下是雕花的木窗、朱漆的窄門,斗笠豎在窗前,院裡雖無人,仍十分有序。這讓我想到作家阿城在《古董》一文中回憶少年時去琉璃廠,“青磚墁地,掃得非常乾燥。從窗戶看得見後院,日斑散綴,花木清疏。冬天,店裡的爐子上永遠用鐵壺熱著開水,呼出一種不間斷的微弱嘯音。”


彭鎮(一):楊柳河畔觀音閣丨成都古鎮


彭鎮(一):楊柳河畔觀音閣丨成都古鎮


彭鎮(一):楊柳河畔觀音閣丨成都古鎮

人民橋東頭的一座小院


觀音閣裡的灶上,正用鐵壺熱著開水,水沸騰的嘯音卻被人聲蓋過。這是一間穿鬥式的屋子,架構簡單,東面伸出一堵封火牆。老宅的木板門頂上印著十三個大字:敬祝偉大領袖毛主席萬壽無疆。茶館內部的佈局也簡易,一角是泥巴壘的灶臺,上面擱著幾把水壺,溫著熱水,在煤與火的雙重鍛鍊下,鐵壺已與漆黑的環境融為一體,只有把手映著薄弱的光亮;一角是閒置的木質櫃檯,擺著些暖壺與瓷器,暖壺被細緻地包在竹篾中。除了這兩個角落,餘下的大片空間,都置滿木桌竹椅,留待茶客,承託房檁的幾根木柱,又將這大片空間劃成幾塊。

彭鎮(一):楊柳河畔觀音閣丨成都古鎮

彭鎮(一):楊柳河畔觀音閣丨成都古鎮

彭鎮(一):楊柳河畔觀音閣丨成都古鎮

觀音閣茶館

觀音閣裡沒有窗戶,只有南面本應是簷牆的地方,空了一塊進光面出來,中間置著一顆碩大的木製五角星,十根木條散在周圍,作光芒狀。改造它的人可謂煞費苦心,在晴天的時候,太陽剛好轉到南方,陽光從這裡射進來,真有一種光芒萬丈的豪邁。然而這些微之光,仍不能照亮觀音閣,任外面陽光多烈,茶館中還是極陰涼、極黯淡,處處都是黑黢黢的模樣,伸手難見五指。


彭鎮(一):楊柳河畔觀音閣丨成都古鎮


彭鎮(一):楊柳河畔觀音閣丨成都古鎮

彭鎮(一):楊柳河畔觀音閣丨成都古鎮

彭鎮(一):楊柳河畔觀音閣丨成都古鎮

彭鎮(一):楊柳河畔觀音閣丨成都古鎮

彭鎮(一):楊柳河畔觀音閣丨成都古鎮

真正使觀音閣出名的,是那幾牆毛主席像與毛主席語錄,四面牆由屋頂到牆腳,無一不有,“社會主義”、“階級鬥爭”、“萬歲”之詞不可勝舉,殷紅的大字在黢黑的牆上分外扎眼。然而茶館中的這些場景,似乎並不是原生的。十幾年前,《成都,我愛你》劇組到彭鎮取景,為了演繹文革時期一對茶藝人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劇組便在觀音閣中佈景,從那時起,原本生意慘淡的觀音閣茶館,漸漸有了起色。再後來,全民攝影潮到來,社交媒體普及,觀音閣終於走紅。


彭鎮(一):楊柳河畔觀音閣丨成都古鎮


彭鎮(一):楊柳河畔觀音閣丨成都古鎮


同鄉的熟客,茶館仍只是收取一元茶錢,外人喝茶,則收費十元。觀音閣似乎正在成為下一個楊家溪,面對長槍短炮,大爺們早已輕車熟路,他們知道在哪束光下坐,如何端葉子菸,還不時與攝影師交換意見,他們已從由人擺佈變為指導來人。如今到觀音閣茶館中拍寫真的妙齡女郎,也不在少數。

彭鎮(一):楊柳河畔觀音閣丨成都古鎮

馬市壩街上,與觀音閣相對的,是一家傘鋪。先前在楊柳河岸邊走的時候,明月村裡的屋牆上出現過幾處廣告,是用白粉筆寫的“修傘、刻麻將”,和這家傘鋪門板上的字一對,如出一轍!一問,果然便是。大姐將傘骨搭在條凳上,正在箍傘頭,她做的是沿街遮陽擋物的大傘,只用竹竿、油布和幾根鐵絲。大姐做傘,極費時費力,一把傘每每總要三天,而至多能賣到二百多元,稍小些的就更加便宜。我有些狐疑,她卻笑得開心:“我們平常也開茶館,生意還是多好的,就是疫情影響,今年上半年不好開了,因為來這條街上喝茶的基本上都是外地的,現在不讓開。”說著,她向屋裡指了指,竹椅靠著牆摞成了一堆。

彭鎮(一):楊柳河畔觀音閣丨成都古鎮


馬市壩街很短,老街部分尚不足百米。永豐街、春波路、雞市街亦是很有味道的地方,我會在下一篇中介紹自己在當地的見聞,請您關注。


彭鎮(一):楊柳河畔觀音閣丨成都古鎮


彭鎮(一):楊柳河畔觀音閣丨成都古鎮


彭鎮(一):楊柳河畔觀音閣丨成都古鎮


彭鎮(一):楊柳河畔觀音閣丨成都古鎮


彭鎮(一):楊柳河畔觀音閣丨成都古鎮

彭鎮,歲月綿長。

未完待續,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