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過年了,要不要給孩子的老師送禮呢?

快過年了,要不要給孩子的老師送禮呢?


過年過節給老師送禮,

送不送是大家爭議的話題之一,

老師收不收也是他們之間爭議的話題之一。

快過年了,要不要給孩子的老師送禮呢?


快過年了,要不要給孩子的老師送禮呢?

先來看一段微信對話:“媽媽與老師”

快過年了,要不要給孩子的老師送禮呢?

快過年了,要不要給孩子的老師送禮呢?

背景:今天上午考了老師這門科目,這個孩子考了90多分,其中作文得了對TA來講很高的分數。之前兩天,老師反覆單獨輔導,又請這位媽媽一定盯緊背例句,才有了現在的成績。成績出來後,老師給TA媽媽發信表揚孩子,又聊了兩句,然後就有如圖的對話。

針對於此,

老師明確表態: 我很反感這樣的行為。

快過年了,要不要給孩子的老師送禮呢?


那麼就有疑問了:

老師真的不收禮嗎?

快過年了,要不要給孩子的老師送禮呢?



快過年了,要不要給孩子的老師送禮呢?

我們來看看各位老師和鄭淵潔的說法

鄉村小學老師有話說:

工作5年收過2份禮:一份是一鞋盒的地瓜!另外一份是一袋花生米!

強塞我手裡的,其實我根本不想要,一是規定禁止收禮,二是因為我不愛吃地瓜……

老人一份心意!不收他覺得我看不上,覺得他低微,怕我對孩子不好。其實我根本就不愛收,收了就是一份責任,牽扯不清。

至於錢,沒有人送過!!送了也不要,無功不受祿,萬一告我呢,人心難測啊!別給老師送禮了,真沒幾個人在乎。

中學老師有話說:

別人不清楚,但本人沒收過家長一毛錢。

有家長說,要給什麼魚蝦之類的也被我回絕。對我來說,收家長的東西,既不值幾個錢,又要去照顧他孩子,更加麻煩。到時候,連訓他孩子好像都沒底氣了。而且基本沒有家長,是心甘情願的,感謝老師而送禮,純粹買個心安,實際上送完以後,內心早把老師罵了個遍。

我沒興趣受這份罪,一概不收。這些年,僅僅只有自家班長送的自制相冊,和學生自己寫的賀卡,還有某些班級全班集體送的花。不收的好處在於,家長不會認為我見錢眼開,會更加尊重我。最重要的是,我不用照顧任何人,天皇老子的孩子我也照樣訓,其他人也沒什麼不服。對班級管理有極大的好處。

大學老師有話說:

大學給老師送禮的比較少,除了一些小紀念品,我沒有收過學生的什麼金錢方面的”禮”。

但是,從幼兒園到高中,送禮的情況還是比較普遍的。身邊的師兄師姐在孩子讀書期間,都多少會給老師送些禮。比如前兩天,碰到碩士同學,她說中秋節,給孩子的幼兒園老師充了200塊話費,這錢少不了,也買個安心。

從老師的角度來說,他們未必想收禮,但很多家長,不送心理上過不去,尤其是幼兒園到高中,畢竟老師多一點關懷,對孩子的影響很大。

我相信,對於大部分老師來說,他們更希望看到的是孩子的家長,全力配合自己的工作,孩子在學校表現優秀。如果能夠做到這樣,不送禮也沒事兒。當然,現在每家的孩子少,誰也不敢去賭,大家送,自然就跟著送了。

基礎教育行業工作者有話說:

在基礎教育行業工作十幾年,學生給老師送禮,是一件常見的事情。

大致分為禮節性和表示性的,例如賀卡類手工製品,會讓老師很感動,至少覺得自己的付出,有回報,自己的情感有溫暖。

其次就是功利性表示,大多和調座位、教師多指導等等之類,不普遍,主要是看校風是不是正,還有就是老師的個人喜好了。不能一竿子就打翻一船人,好像老師都是收紅包的。

第三,就是慶賀性。例如中高考後、競賽獲得名次的謝師宴。多半是情感的回饋的方式。普通,但是不普遍吧。根據新頒佈的教育法,教師收學生或家長禮物,是有違師德的,可以向當地教育局基教科舉報。這個,我也不知道,說什麼了。

童話大王鄭淵潔認為:

我是拒絕送禮的。首先這不合法;其次,這是通過不平等的方式,幫孩子獲得特殊的待遇,會讓孩子看不起;最後,因為金錢而驅動的教育缺乏生命力。

快過年了,要不要給孩子的老師送禮呢?

鄭淵潔的觀點很有道理,

但我們是否能夠,

像鄭淵潔一樣坦然接受別人都去送,

而自己卻巋然不動?

多數人做不到,因為大家都深知一個道理:

老師未必知道誰送了,但一定知道誰沒送。

送禮,我們都是被逼的!


快過年了,要不要給孩子的老師送禮呢?


有些人可能會說,大家都不送,老師怎麼可能收。

不過,這話還可以反著說,不收怎麼會送呢!

似乎只要卡住一頭,問題就能得到解決。

但事實上,作為家長,

我們一不會去冒這個險,

二也知道以一己之力無法扭轉這個趨勢。

這不馬上過年了,很多家長又操心上了:

給老師送什麼禮物合適?怎麼給老師送禮?

快過年了,要不要給孩子的老師送禮呢?


這裡集網友之智,

總結了3種最常見的家長送禮方式:

方式1. 直接給老師手機充值,充值完成後給對方去個短信!

(不管男女老師都非常喜歡,而且簡單可行)

方式2. 讓孩子自己做賀卡,讓孩子遞交給老師!

(記得賀卡里放點購物券什麼的!重要!)

方式3. 送一些常規的禮物,牛奶、酒、煙、茶葉、演出票等什麼的。

(操作難度大一點的話,還得要登門拜訪)

如果和老師關係特別密切,要去登門拜訪,一定要挑好時間,先跟老師約好時間、地點,千萬不要直接送禮送到到學校去了!(重要)

網友很厲害,還總結了8個送禮原則:

原則1. 送禮這事不要讓孩子知道。最高明的送禮的家長,不會讓孩子知道家長在為他們送禮。

原則2. 不要送太為明顯貴重或奢華的禮物,會顯得太為功利,多半會被老師拒絕,而且對自己也是個負擔。

原則3. 除非明確獲知,老師的活動喜好和收藏愛好,不要送太不切實際的禮物,如華而不實的擺件,或者高檔的專業活動用具等,要兼顧實用性與高檔性。

原則4. 禮品比較罕見或新穎的話,還有必要向對方說明具體用途、用法,好讓對方對你送的禮物更加了解。

原則5. 送禮時,為了說明自己重視對方的態度,可以說,"這是我特意挑選的","相信你一定會喜歡它",以突出你的禮物以及心意。

原則6. 不要直接去問老師喜歡什麼禮物,這樣多半會遭到拒絕,誠意也會受到懷疑。

原則7. 不要去打聽其它人送什麼禮物,更不要攀比,無論禮物本身是否名貴,更令老師看重的是,這份問候的心意。

原則8. 禮物的價格,並不是主要的決定因素,有些包含專門定製或手工工藝禮物,才特別令老師感動。

雖然如此,但是這裡並不主張送禮。

家長們先不要想太多,

有思想負擔,糾結來糾結去,

影響自己的情緒,進而影響孩子。

老師教書育人,家長們想要對此表示感謝,

也是人之常情。

快過年了,要不要給孩子的老師送禮呢?

但是,家長可以換一種方式,送張賀卡,

如果老師有時間的話,可以邀請一起吃飯、一起參加課外活動、一起郊遊,一起玩就輕鬆多了!


文:陳紅飛

編輯:吳筱嵐

圖片來源於網絡

快過年了,要不要給孩子的老師送禮呢?

快過年了,要不要給孩子的老師送禮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