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弓足劲,干出“卫滨风采”!

2020年,卫滨区充分发扬战疫精神,上下同心、握指成拳,以“双争双提”主题实践活动为引领,多管齐下、统筹打好“抗疫情”和“稳经济”双线战疫,以必胜信心扛稳责任赢得大考,确保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进入全省城区第一方阵目标,为新乡市整体工作进入全省第一方阵汇聚卫滨力量、作出卫滨贡献。

出实招,按下企业发展“快进键”

强创新,助力逆势而上。紧抓发展机遇,加快转型升级,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集聚,提升专利等知识产权创造和应用能力,年度争取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强服务,扫清发展障碍。及时汇总企业难题,实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积极为企业纾困解难。筛选50户重点企业,实施首席税务服务官制度,为企业提供优惠政策辅导。强监测,促进健康发展。强化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经济运行调度,跟踪行业运行和发展情况,提高经济运行综合分析与监测预警能力。加快高端装备产业园区建设,夯实企业发展基础。开展以智能制造为引领的“三大改造”,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创建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培育工业行业互联网平台,力争总投资20.95亿元的15个新开工项目年底达产,平台实现投融资1.5亿元以上,5家以上研发平台晋位升级。

出新招,干出项目发展“卫滨速度”

新机制领跑加速度,全面实施项目建设“四大片区”“五大专班”等制度,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强化项目例会、督导检查、考核奖惩等推进机制,精准研判、加快建设进度。新措施加快投产达效,筛选41个重点项目,实施“首席服务官”制度,明确责任、倒排工期,形成大干快上局面,全面推动49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及早开工、24个在建项目尽快投产。强谋划积蓄发展后劲,加紧谋划引领性、带动性重大项目,围绕数字经济谋划总投资14.6亿元的人工智能、新基建项目36个;围绕省补短板领域谋划实施总投资7.4亿元的项目33个;围绕大运河文化谋划实施总投资63.1亿元的永济渠航运博物馆等重点项目11个;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谋划实施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3个,总投资30.7亿元。强储备积极争取支持,今年,全区储备拟争取新增中央投资项目15个,总投资8.55亿元;储备拟争取地方债券项目6个,总投资39.1亿元;录入“十四五”重大项目库项目129个,总投资895.6亿元。

出妙招,筑巢引凤厚植发展后劲

紧跟形势要求,优化近悦远来“软环境”,打造全市营商环境“卫滨样本”:完善制度,成立优化营商环境联席会议机构,完善营商环境相关制度机制,通过“开展评价-找出差距-实施奖惩-整改提升-继续评价”的工作闭环整改短板指标和薄弱环节。加快创新,打造营商环境改革新试点,建立营商环境长效考评制度,实行营商环境评价结果与财力补助、干部任用、文明单位(奖)“三挂钩”。跟踪问效,强化区政策解读领导小组政策研究解读及政策落实跟踪,做好减税降费、资金扶持,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服务落地,成立卫滨区要素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建立6个工作专班,强化项目落地推进服务,提升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要素保障能力。

出高招,内外兼修提升招商引资水平

对外:充分发挥八支招商小分队作用,围绕四大产业、四大发展平台,通过“不见面招商”、云招商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经济圈招商联系。对内:提质,抓住中铁装备、机器人、铜产品加工“三根链条”着力引进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链项目;优化,整合闲置楼宇资源,统筹谋划,“腾笼换鸟”,吸引新业态企业入驻,打造全市“三新”经济高地,全面提升服务业品质;开发,围绕铁西区域“一湖、两脉、三轴、四节点”空间布局,积极对接国内外知名房地产企业,加快工业设计中心大厦等项目推进实施;改造,提高旧城棚户区及城中村改造项目包装水平,加大与央企开发团队等的联系,推进实施颐高数字智慧城落地、千佰度BIOCK园区项目达产。

抓重点,开源节流强化财税工作

加大收入征管,提高征管效率,抓好综合治税,开展税收专项整治工作,确保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应收尽收。加快支出进度,加快预算执行,细化可执行项目,提高资金分配下达速度和拨付效率,重点保障“三大攻坚”和“工资、运转、民生”支出需求。提高风险意识,规范政府购买服务、PPP项目和政府投资基金运作,守牢不发生地方重大风险的底线。建立政府债务风险动态评估预警机制,提前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发挥财政职能,强化预算执行,简化流程,开辟“绿色通道”,减少中间环节和行政审批,打好脱贫攻坚战。深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突出绩效导向,着力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快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深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