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种植红薯想高产,掌握这两点,产量可以翻倍!

红薯是大家比较的喜欢吃的食物,口味酥甜又营养,在红薯种植过程中获得高产,除了在品种的选择,施足基肥,进行翻耕,起垄种植外,对于现在已经进入中后期的红薯,怎么才能获取更高的产量呢,下面都和咱们农民与扶贫户的朋友来说说,在红薯中后期掌握这两点管理方法,让红薯产量翻倍。

农民种植红薯想高产,掌握这两点,产量可以翻倍!

一,施肥元素组合

农作物的生长主要依靠氮、磷、钾三种元素,红薯是一种喜钾作物,红薯生长进入中后期,又是块根膨大时期,在这个时候,营养的充足与组合十分关键。

氮元素是促进植物茎叶生长提供的元素,氮元素可以提供前中的糖分积累与提高红薯的产量,同时使红薯茎叶出现旺长,对营养造成消耗,中后期反而影响产量。磷元素虽然在红薯生长过程中需要量较小,但是能够促进红薯的块根干物质积累而提高产量。钾元素是红薯生长需要量最大的元素,在红薯生长中参与干物质分配,让茎叶干物质向根块输送,从而使根块产量增大。

近期雨水偏多,根据地块肥力及时追肥,采用磷钾元素组合,补充磷钾肥,促进茎叶干物质输送根块,增加干物质积累而增大产量,同时结合叶面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补足磷钾需要量。

二,科学控旺

对于水肥肥沃的地块,为了使红薯茎叶生过于旺盛,消耗土壤营养,根块细小,在红薯封垄时开始,根据茎叶生长与土壤肥力及雨水多少情况,适时适度进行科学化学控旺与人工提蔓控旺。

农民种植红薯想高产,掌握这两点,产量可以翻倍!

化学控制采用烯效唑、矮壮素控制茎叶生长,达到控上促下的效果,促进根块部膨大而增加产量。根据品种,在茎蔓生长至长度大约50公分时进行一次化学控旺,药剂浓度不宜偏大,不可超过实际药物说明使用量,下午4点喷药最好。当茎蔓生长至长度1米时,根据分支数量与雨水量的情况进行二次控旺,如果分支分叉数量较多,雨水偏多再次控旺,第二次药剂浓度比第一次的浓度要小些,在收获前半月就不要使用化学控旺了。

近期雨水量偏多,土壤表面比较湿润,红薯茎叶节处,得到水分,萌发细根,加上雨后土壤松软,萌发细根很容易伸入土壤,形成一棵分株,然后根部膨大结薯,争夺主茎营养,使产量与品质下降。

所以在红薯中后期,遇到雨水量偏多时,及时的进行人工提蔓,将红薯的茎蔓用手提起,茎叶节处细根被拔出,移到另一处,使茎叶节发出的根系不能伸入土壤而干枯。

提蔓可以大致保持茎蔓的原有状态,使红薯的光合作用不受影响,对根块的生长不受影响。同时在提蔓时,在确保农药残留的安全下,可以将多余的蔓头掐掉当作蔬菜销售,增加一份收入。

农民种植红薯想高产,掌握这两点,产量可以翻倍!

以上所述,在红薯生长期没有进行这两点管理的农户与扶贫户,对比使用过这两点技术的农户与扶贫户,收获鲜薯的产量能够减少近一半,在红薯种植时掌握中后期的施肥元素组合与科学控旺,使红薯的产量得到很大的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