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高产+日更=?选择相信还是怀疑,暴露了我们的认知高度


书评+高产+日更=?选择相信还是怀疑,暴露了我们的认知高度

作者:达令

最近,朋友圈里有人说:看了一篇头条号青云文章,发现自己根本看不懂。

她看的是一篇书评文章,发了链接在群里,一会儿之后,群友们排好队行,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看不懂+1。

这个群里的人,算是比较上进的一群,并没有把言论升级到对别人的怀疑上去,而是反思自己阅读的局限性太大。

无独有偶,昨天发现一条微头条,说的是发现一个号,几乎包揽了青云计划,差不多每天都更文,而且青云奖命中率很高,鲜有漏网之鱼。微头条的下面,留言全是酸味:写一篇青云文章,我得花一个周,光找素材就得花一天时间云云。言下之意,别人一天篇高质量文章就是洗稿。

因为这个微头条,我刻意去看了作者的文章,只有两个字“服气”。

同样是写书评文章,当别人还停留在浅显的表面分析的时候,作者往往能够另辟蹊径,从写作背景出发,或者从人物角度出发,用不一样的视野去诠释自己的理解。看完之后,让人恍然大悟,原来这本书应该这样去读。

面对质疑声,作者微头条回应关于“书评+高产+日更=……”时,总结了几点原因:专注于写文章本身而不是商业化操作,书评高产是因为多年阅读积累加上做笔记的习惯,因为长期阅读,读书速度比普通人更快,增加了知识输入的速度。

阅读,是我们认识世界,提升自己最快速、最便捷的通道。保持自我,是这个浮躁的社会最难能可贵的品质。用心做自己的人,总会在恰当的时间释放自己独特的光芒。

书评+高产+日更=?选择相信还是怀疑,暴露了我们的认知高度


书评+高产+日更=?选择相信还是怀疑,暴露了我们的认知高度

事件背后,潜藏着柏拉图的“洞穴”理论

柏拉图的“洞穴隐喻”中,给我们设想了一个洞,只有一个通道与外部相连,没有光源进入。有一组被锁住的囚徒,无法动弹,看不到别人也看不到自己,只能看到面前的墙壁。从他们身后用一把火照亮,中间用高墙相隔,高墙上的人影被照射在墙壁上,声音也通过回响传入他们耳朵里。被捆绑的人会把这些影子和回声当成全部事实。如果有人挣脱枷锁,面对真相他会无法是从,只愿意回到自己的认知范畴中。

这组隐喻用在阅读经验中也适用。我们长期禁锢在自己固有的阅读经验中,跟自己的认知相处了几十年,突然发现了不符合自己现实经验的事实,难免会产生怀疑和不相信的态度。

书评+高产+日更=?选择相信还是怀疑,暴露了我们的认知高度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一看到有人提出有个人,文章能够日更,并且还几乎每篇都能获得青云计划奖励,立刻产生怀疑:洗稿?论文库?

因为这跟大多数人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对于我们大部分写作者来说,搜集素材,整理脉络和逻辑,最终汇成文字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日更已经很难了,更何况还要保证质量。质量,意味着大量的输入,这是短时间内很难做到的。

然而也跟洞穴理论一样,我们无法接受另外一个维度的事实,是因为我们把自己禁锢了。

我们没有经历过别人每天大量阅读的积累,没有经历过别人长期保持的笔记习惯,注定了自己写作的方式不过是不断地去寻找素材,然后编织自己的文章。

有这样一种人,他们从小就已经开始大量的积累知识,建立起自己的语用素材和文库。当需要运用的时候,这就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那些曾经积累好的素材信手拈来,不论是观点还是论据,都能够轻而易举的获得。

省去查找素材的时间,日更就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多年的阅读经验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思考问题的角度更深入,文字也更精炼,质量也就有了保障。

书评+高产+日更=?选择相信还是怀疑,暴露了我们的认知高度

网友最爱调侃的一个段子,阅读的人和不阅读的人,在面对晚霞的时候的不同表达,代表了两个层次的思考。

A:“WC,水和天居然都是红色的。”

B:“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A:“什么孤鹜?听不懂。”

这像极了我们看到些文章时的感受:“这说的什么啊,我们看的是同一本书吗?为什么她的书评长这样?就这种看都看不懂的垃圾,还能得大奖?”

崇尚大白话没有错,但是生活中总是需要一些深刻的东西,延展生命的外延。永远活在自己的认知里,那我们跟柏拉图洞穴中背着枷锁一辈子对着已读墙的囚徒有什么差别?

刘白羽说:“我常常站在书架前,这时我觉得我面前展开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茫的宇宙。”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延展人生的宽度。

书评+高产+日更=?选择相信还是怀疑,暴露了我们的认知高度


书评+高产+日更=?选择相信还是怀疑,暴露了我们的认知高度

读书须如蜜蜂采蜜,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更好的蜜

《庆余年》中,有一个角色,出现的并不多,但是却被作者说成是他最喜爱的一位——淑贵妃。

她一本正经地说:“我,爱读书。”

有人说,这个女人是读书读傻了。其实,淑贵妃不爱宫斗爱读书,在暗流涌动的后宫,正好给自己寻觅了一个安身之所。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获得内心的宁静,这就是岁月静好最好的诠释。

当然,我们读书可能有更多的目的。鲁迅先生说,读书不应该局限于某一个作者,而应该像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

于丹说:“今天是一个图书爆炸的时代,但是我们读书的心越来越不静了,我们读书的行为可以说有点急功近利了。人的阅读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有用的阅读,一种是无用的,一种是为知识的阅读,另外一种是为生命的阅读。有用的阅读提供了我们一些生存的底线,这固然重要,但是并不是阅读的全部。”

书评+高产+日更=?选择相信还是怀疑,暴露了我们的认知高度

很认同一种观点,带着目的去读书。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你想要的什么样的智慧,就选择什么样的书籍。

我们读一本书是想要放松,还是想要从中获取知识,这是首先需要确定的一点。如果是为了乐趣而读书,那么可以利用自己碎片化的时间去读,选择一些感兴趣的书籍,偶尔翻翻,权当放松。

如果是为了获取知识读书,那就该做好准备,写个读书计划,确定主题做好主题阅读书单,选取一个不被打扰的时间,认真地开启自己的阅读时光。

主动做主题阅读的好处,就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帮我们快速地理解某一个领域的知识。主题阅读是拓宽知识领域最好的方法,每一次主题阅读,都是一次蜜蜂采蜜,采集自己需要的知识点,最后才能酿成最甜的蜜来。

书评+高产+日更=?选择相信还是怀疑,暴露了我们的认知高度


输入并不代表就能有高质量的输出。厚积薄发中间,还隔着一座高山——思考。想要把采集到的的花粉酿成蜜,中间就要有自己的加工成分,这次加工就是知识的内化,也就是自己对于知识的经验化处理。

作家王蒙说过:“与读书万卷,倒背如流的专家相比,我只能算是不学无术。读书不是我的长项,聊以自慰的是我读书能消化,读书能调动自己的人生经验,我常说读书的快乐在于从中发现人生,而人生的快乐之一是从中发现了书卷。读书与人生是互相发现,互相证明,互相补充。”

读过的文字只是别人的体验,只有融合了自己的人生经验,加入自己的思考,从书卷中发现新知,把知识内化,在与别人的交流输出中赋予文字新的意义,这才算是一次完整的阅读体验。

这个内化的过程,就是思考。缺少思考和知识维度的衍生,我们很难读懂别人经过思考之后写出的深刻。这也是为什么有些文章被人高度赞扬,我们却只能干巴巴地说自己读不懂。

书评+高产+日更=?选择相信还是怀疑,暴露了我们的认知高度


书评+高产+日更=?选择相信还是怀疑,暴露了我们的认知高度

深耕细作,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心若浮沉,浅笑安然。”

——三毛《雨季不再来》

三毛的《雨季不再来》记录了她17岁到22岁的成长过程经历了辍学、自闭、叛逆的青春,到游学各国渐渐独立,简单纯粹的文字让人相信了努力做好自己,最终一切都会好起来。

就好像一开始所说的青云作者,她信手拈来的文章就能够打败别人苦心经营的结果,赢得奖金,这跟她自己的经历是完全挂钩的。

她解释说,自己从来不会费心思去写吸粉微头条,也没有各个领域杂乱地去更文章,只是保持自己的初心,因为热爱而写作。

从小习惯了阅读,做笔记,然后写书评文章。凭借着自己对文字的热爱,细心去写自己读过的文字,思考的所得,因为这份气定神闲的安然,没有对名利过分热情的追逐,因此最后获得了该有的成绩。

这个快速发展的年代,唯有有深度的知识永远不会褪色。追求流量的不过过眼云烟,追求自己内心所要的成长才能与更好的自己邂逅。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的坦然是成长最好的状态

书评+高产+日更=?选择相信还是怀疑,暴露了我们的认知高度

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被誉为与时代脱节的时候,或许我们都误解了读书这件事情。

张爱玲喜欢读书,《红楼梦》和《金瓶梅》给了她源源不断的写作灵感,写出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即便是她清高的躲在自己的世界里,依然不妨碍读者们对她的喜爱,甚至连那点清高也成了遗世独立,别具一格的行为被推崇。

奇葩说辩手詹青云,从大山里飞出来,在浩瀚书海中找到自己的海洋,扩大自己的格局,当她口吐莲花自信满满站在台前的时候,我们终于相信了知识改变命运并非神话。

《跃迁》中有这样一个观点:没有一个人是仅凭努力、天赋、机遇而获得巨大成功的,跃迁式的成功都是利用了更底层规律,激发了个体的跨越式成长。

站在什么样的山头看什么样的风景,如果执迷于自己的所见的风景,永远也不会理解别人看世界的高度。学会用破局思维,打破自己的认知壁垒,才能实现知识和层级的飞跃。

书评+高产+日更=?选择相信还是怀疑,暴露了我们的认知高度


联机学习,改变认知的九种思维方式

为什么我们总是很难接受别人不同于我们的思想?对于那些看不懂的东西,是直接无视,还是充满攻击?

《终身成长》里提到两种思维模式,固定思维和成长型思维。固定思维的人更容易产生敌对情绪,而成长型思维的人更善于学习和不断优化学习方式,接受新知。

看到别人文章写得又好又快,固定思维的人会带去自己的体验,怀疑别人的创作模式,下意识地否定对方;成长型思维的人会带着疑惑,去分析对方的文章结构,底层思维,从而让经验为自己所用。

后一种人善于运用联机学习思维,阅读是最基础的联机学习,向同行中的佼佼者学习也是另一种联机学习,都是向优秀的前辈学习经验。

书评+高产+日更=?选择相信还是怀疑,暴露了我们的认知高度


最后,送给大家古典老师提出的九个建议,帮助我们更好的看待世界,实现自我成长:

1. 见得人好,经常随喜赞叹。

2. 找到自己领域的知识源头,并分享。

3. 不随便崇拜谁。

4. 不再认为自己不喜欢、看不懂的东西就是傻的。

5. 小心那些“一切都能解释得通”的上帝视角感理论。

6. 对水平没你高的人要宽容,因为你也没有掌握真理。

7. 留出10%~30%的时间,给自己不懂也不太会接触的领域。

8. 站在更高角度,发现和专注于自己的独特之处。

9. 专注于自己的人生大问题。

打破自己的认知壁垒,跳出思维的“洞穴”困境,认清自己的短板,通过阅读搭上联机学习的快车,是普通人终身学习最好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