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知识点:1K413011 地铁车站结构与施工方法(上)

1K413000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1K413010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结构与特点

1K413011 地铁车站结构与施工方法

一、地铁车站形式与结构组成

一建知识点:1K413011 地铁车站结构与施工方法(上)

(一)地铁车站形式分类

一建知识点:1K413011 地铁车站结构与施工方法(上)

(二)构造组成

(1)地铁车站通常由车站主体(站台、站厅、设备用房、生活用房),出入口及通道,附属构筑物(通风道、风亭冷却塔)等三大部分组成。

(三)出入口设置

(1)车站每个站厅公共区安全出口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应设置不少于两个直通地面的安全出口。

(2)单层侧式站台车站,每侧站台安全出口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两个直通地面的安全出口。

(4)安全出口应分散设置,当同方向设置时,两个安全出口通道口部之间净距不应小于10m。

二、施工方法(工艺)与选择条件

补充:明挖车站概述

围护结构(止水帷幕)、支撑(对撑、角撑、冠梁、围檩、立柱)、降水、被动土加固


标准段、端头井


明挖法是指在地铁施工时挖开地面,由上向下开挖土石方至设计标高后,自基底由下向上进行结构施工,当完成地下主体结构后回填基坑及恢复地面的施工方法。


盖挖法是由地面向下开挖至一定深度后,将顶部封闭,其余的下部工程在封闭的顶盖下进行施工的一种方法。

在地铁施工中,若场地开阔、建筑物稀少、交通及环境允许时,应优先采用施工速度快且造价较低的明挖法施工。

但是在城市繁忙地带修建地铁时,明挖法往往占用道路,影响交通,因此在交通不能中断而且必须确保一定交通流量的情况下,可选用盖挖法施工。

(一)明挖法施工

补充:车站明挖法步序图

第一步:围挡、交通导行、管线切改、围护结构、降水、被动土加固

第二步:依次开挖至支撑底部、施工支撑、继续开挖,直至坑底20-30cm,人工开挖至坑底

第三步:垫层、防水、防水保护层、底板及部分侧墙

第四步:拆除第三道支撑、边墙防水、边墙、中柱、中板、站厅层边墙处预留施工缝

一建知识点:1K413011 地铁车站结构与施工方法(上)


第五步:拆除第二道支撑、边墙防水、边墙、中柱、顶板,完成主体结构

一建知识点:1K413011 地铁车站结构与施工方法(上)


第六步:拆除第一道支撑及部分围护结构、管线回移、回填覆土、恢复交通、停止降水封堵降水井,进行内部结构施工。

一建知识点:1K413011 地铁车站结构与施工方法(上)


(1)明挖法按开挖方式分为放坡明挖和不放坡明挖两种。放坡明挖法主要适用于埋深较浅、地下水位较低的城郊地段,边坡通常进行坡面防护、锚喷支护或土钉墙支护。

不放坡明挖是指在围护结构内开挖,主要适用于场地狭窄及地下水丰富的软弱围岩地区。

(2)明挖法是修建地铁车站的常用施工方法,具有施工作业面多、速度快、工期短、易保证工程质量、工程造价低等优点,缺点是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在地面交通和环境条件允许的地方,应尽可能采用

(3)围护结构及其支撑体系关系到明挖法实施的成败。常见的基坑内支撑结构形式有:现浇混凝土支撑、钢管支撑和H形钢支撑等。

根据支撑方向的不同,可将支撑分为对撑、角撑和斜撑等,在特殊情况下,也有设置成环形梁的。

典型的地铁车站基坑支撑布置如 所示。当内支撑跨度较大时,需在坑内设临时立柱,当临时立柱构造和位置恰当时,以后就将其变为结构的永久立柱,图1K413011-2是钢支撑和立柱常见连接节点构造。

一建知识点:1K413011 地铁车站结构与施工方法(上)

一建知识点:1K413011 地铁车站结构与施工方法(上)

(4)明挖法施工工序如下:围护结构施工→降水(或基坑底土体加固)→第一层开挖→设置第层支撑→第n层开挖→设置第n层支撑→最底层开挖→底板混凝土浇筑→自下而上逐步拆支撑(局部支撑可能保留在结构完成后拆除)→随支撑拆除逐步完成结构侧墙和中板→顶板混凝土浇筑。

一建知识点:1K413011 地铁车站结构与施工方法(上)


(5)明挖法施工时,土方应分层、分段、分块开挖,开挖后要及时施加支撑

常用的钢管支撑一端为活络头,采用千斤顶在该侧施加预应力。支撑施加预应力时应考虑操作时的应力损失,故施加的预应力值应比设计轴力增加10%并对预应力值做好记录。在支撑预支力加设前后的各12h内应加密监测频率发现预应力损失或围护结构变形速率无明显收敛时应复加预应力至设计值。

一建知识点:1K413011 地铁车站结构与施工方法(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