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你明天还要来我家玩”——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缺席

江西吉安消防员难得送儿子去上学,兴致勃勃的他在与儿子分离时,儿子却说:“爸爸,你明天还要来我家玩哦!”

“明天还要来我家玩”听着有些心酸,在孩子的眼里,爸爸似乎是这个家的客人。

“去小学门口接已经上初中的孩子”,“好不容易有机会去接孩子,老师以为是孩子的叔叔”,“过年回家给孩子买的新衣服发现孩子已经穿不了那个码了”......网上有很多夸张化的段子讲父母与孩子相处少,看的时候挺搞笑的,笑过之后余味却是满满的心酸。

也许是因为工作的特殊,也许是因为生活压力,也许是因为各种各样的成年人烦恼,让大人没时间没精力去和孩子相处,飞速的时间让家长很容易就忽略了孩子。当发现孩子在自己没注意的时候长大了许多,留下的是满心的愧疚;当孩子对你的亲昵还不如对幼儿园老师时,是满心的酸水;当意外降临,孩子出事时,是满心的后悔。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家长都是爱自己的子女的,想要给他们最好的物质条件以及最温暖的陪伴,但是很少有家庭能够把这二者兼顾,在这个物欲纵横的时代,大部分家庭选择了基础的物质,忽略了陪伴。以前,“留守儿童”指的是那些父母外出打工,留在乡村的孩子;现在,“留守儿童”不仅仅指那些留守在乡村的孩子,城里的孩子也有许多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有些从事着肩负社会重担的工作,例如文章开篇提到的消防员;有的工作极其繁忙,可能孩子进入熟睡之后才会归家;有的虽然家在那,工作却在外地或者一年里有十个月在出差。

“爸爸你明天还要来我家玩”——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缺席

阿杰和苏苏都是基层公职人员,孩子五岁,但是孩子只有还处于哺乳期的那一年是跟在他们身边的,断了母乳后,孩子就随奶奶回县城生活。一开始孩子还没上幼儿园时,在县城里,周末夫妻两就回县城离看孩子,周天下午再回去工作。这两年,孩子跟着奶奶去市里上幼儿园,两地之间的距离变远了,再加上近两年基层工作多压力大,周末很少有机会能回去看孩子,甚至有时候的节假日也得加班,与孩子的交流只能是通过手机视频。

阿杰和苏苏是幸运的,老人身体健康、通情达理且已经退休,可以为他们带孩子。但是还有很多夫妻是没有这个幸运的,城里接送孩子上下学、负责孩子晚餐的机构越来越多,这是有了需求才有了市场,许多家庭把孩子交给这样的机构,等下了班再去机构接孩子回家。还有的是请了保姆和家教,保姆负责接送和照顾吃穿,家教负责孩子功课,父母回家孩子一般都睡了,自己的孩子所有情况都要从保姆、老师、家教那里打听。但除了这样的经济基础不错的父母,还有很多家庭经济条件根本不允许这样做,他们只能请年迈的或身体不好的老父母来帮忙,而这就很容易引起孩子被老人带的教育问题。

“爸爸你明天还要来我家玩”——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缺席

当然就算像阿杰和苏苏那样的有一个各方面条件都很好的老人帮忙带孩子,也只能解决表面的问题,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角色缺席的问题还是无法解决,孩子还是会与父母产生隔阂,或者孩子对父母角色认知不清。

事业家庭两难全,很多时候并不是父母不想陪伴孩子成长,而是无法陪伴。这之中造成的成长缺席是无法弥补的,只能在尽可能的时间中多陪伴他们,多与他们沟通互动,让他们感受到父母与他人的不同,让他们有来自父母的安全感。当你许久不与孩子接触时,孩子抵触你是正常的,你要做的是多与孩子互动,让孩子慢慢接纳你,不要摆着你家长的架子,那样孩子永远都不会接纳你。用心用行动去接近孩子,相信这中间的距离会在你的一次次暖心的接近中慢慢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