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3歲的寶寶越來越愛哭,家長該如何吼住自己的情緒

侄女婚後一年得了個稱心如意的寶貝閨女,這孩子天庭飽滿、地閣方圓,膚如凝脂、明眉大眼,真是誰見誰愛、花見花開,可就是有一個不招人待見的地方,那就是愛哭,動不動就哭,哭起來沒完沒了。一家人為此甚是煩惱。

其實,孩子愛哭的問題大多家長都遇到過。我年輕時,曾有把幾個月的寶寶賭氣扔到炕腳的經歷,孩子哭鬧不止,本人又乏又累,一氣之下把他扔了出去,害得愛人和我大吵。

當時年輕,又不學習,缺乏育兒知識,哪知道寶寶哭鬧是為哪般啊?後來朋友相勸學起了育兒知識,對寶寶哭鬧有了認識。

當3歲的寶寶越來越愛哭,家長該如何吼住自己的情緒

一.孩子哭鬧,是在用他的語言表達他的需求

幾個月的寶寶,不會說話,並不代表他沒有情緒和需求。寶寶餓了、渴了、大小便了、身體疼痛了不舒服了或者安全感受到威脅了,他就用哭聲表達出來,哭是嬰兒與外界溝通的第一種方式。

作為家長我們該如何應對孩子的哭鬧呢?

當3歲的寶寶越來越愛哭,家長該如何吼住自己的情緒

二.接納孩子的情緒,細心觀察,正確回應

當寶寶以自己的方式向我們表達他的需求和情緒的時候,作為家長要善於觀察,耐心回應。

通過寶寶哭鬧的方式和程度,對寶寶的需求及時作出準確的判斷,餓了及時餵奶,渴了及時喂水,拉了尿了及時更換尿布,如果是寶寶感到寂寞了,就要哄哄他,當基本的生理需求得到滿足時,寶寶就會安靜,就會用他們甜美的笑容回報我們的付出。

家長應在情緒上做一些回應,適時地哄哄、抱抱、輕拍孩子的身體讓他感受到愛的信息,獲得安全感。陪寶寶笑或對寶寶說話,做出一些有意思的表情吸引寶寶,轉移寶寶的注意力。寶寶都是愛模仿的,慢慢的寶寶會用自己特有的表情代替哭鬧錶達自己的需求和情緒。

當寶寶有情緒而哭鬧時,家長和他共情,寶寶的情緒得到理解,心理得到安慰,安全需要也得到滿足,會促進身心的健康成長。

如果像筆者那樣,當寶寶哭鬧時,把寶寶扔出老遠,會讓寶寶感覺這個世界是不安全的,會感到很無助,時間一長就會變得悲觀消極,並且不再為達到某一目的而想方設法去表達自己的想法。長大後形成的性格就會是怯懦、遇事畏縮,缺乏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

當3歲的寶寶越來越愛哭,家長該如何吼住自己的情緒

三.家長的情緒對寶寶的影響

嬰兒的情緒社交發展是由內而外逐步展開的,他最先接觸到的就是父母、家庭成員,親子關係是他發展所有情緒與人際的起點。

父母家人或者照看者和寶寶在一起時,切忌把自己不愉快的情緒帶到寶寶面前,否則,寶寶會受到你的情緒影響,表現出煩躁不安。

親密的親子關係可以穩定嬰兒的情緒,讓他感到安全,對他學習信任他人有重要影響,更為將來的人際關係打下穩固的基礎。

科學家曾做過長期跟蹤實驗,結果顯示,在單調無聊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寶寶反應遲鈍,環境多姿多彩且有良好情緒的寶寶長大後反應靈敏,在教育中較前者也有很大的優勢。

實驗告訴我們,快樂的情緒體驗對寶寶智力的發展、語言能力的提高都有積極的影響。

總之,我們要允許和接納寶寶的哭泣,尤其是不開心的時候,允許他的情緒宣洩,並細心觀察,積極回應,用自己積極向上樂觀的心態影響寶寶,祝天下的寶寶都健康快樂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