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还是消费,通货膨胀下你是如何选择的

储蓄还是消费,通货膨胀下你是如何选择的

中国大多数人爱储蓄,西方大多数人则是提前消费,是哪些因素影响了中西方消费观念的差异?现今债务货币本位的金融制度下,通货膨胀其实是在惩罚勤劳的储蓄者而奖励贪婪的负债者,请问在这种大环境下,究竟哪种消费观念更理性?

其实我们不能把西方看成一个整体。西方国家里面,像德国、瑞士、奥地利,这些都是超级保守的国家。这些居住在阿尔卑斯山脉地势较高地区的高地日耳曼人,可能比中国人还要保守,连信用卡都很少用,更不会用手机支付,只认现金。不管是信用卡还是手机支付,他们认为都不靠谱。

相对于中国人来说,高地日耳曼人的理财观念也更保守,甚至可以说是超级保守。认为“钱”还是实实在在拿自己手上更好,特征就是高储蓄。

和以农业为主的农业文明的中国一样,高地日耳曼人的理念是强调储蓄和积累。比如在鸿学院读书会4月推荐的马克思·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作者就专门强调了为什么新教徒特别强调积累,因为资本如果没有积累,怎么能搞资本主义?怎么能搞工业化呢?


储蓄还是消费,通货膨胀下你是如何选择的

所以工业立国、实业立国、农业立国的这些国家,传统上都是偏保守的。因为他们认为资金只能积累,积累才能有资本主义,才能搞机器,才能搞工业化。要搞积累就只能通过储蓄,没有其他的办法。所以他们从骨子里就不信任“交易产生财富”那一套,认为那是歪理邪说。因此德国的股票市场、金融市场比英国要弱得多,主要原因就是德国人只认实业,不认金融交易,他们不认为金融能创造财富。而我认为德国人的这一基本判断是正确的。

当然其他欧洲国家的情况不太一样,最明显的另外一个极端就是海洋贸易立国的英国、美国,或者靠海洋贸易起家的国家。他们强调消费、强调资金周转。


储蓄还是消费,通货膨胀下你是如何选择的

美英两国以海洋贸易立国,强调资金周转速度,讲究快进快出,以此盈利。所以在他们看来,不管是投资还是消费,只要资金流动就是好的。

这就和真正搞实业的国家产生了分歧,可以说形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财富观”“消费观”。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讲中国重储蓄、西方重消费,其实要看是西方的哪些国家。

举个例子:

你有50万元现金。50万存1年定期,收益是7500元,存两年期,存款收益是2.1万,存三年期,收益是4.125万。当然,很多人不一定都选在银行存款,目前比较安全的货币类产品收益相比存银行的收益也不低。比如用得比较多的各种宝类,可以随时存入和提现,很是灵活,年化收益为2.4%左右,那么50现金1年的收益是1.2万。相比银行定期高出4500元。有人可能会说大额资金可以与银行协议利率,不过,50万不算什么大额存款。

要是在头几年买房的话,50万现在赚大发了。但是存银行的话,我们一般采用M2减GDP算法,在过去10年,09到18年间,实际货币贬值幅度大概在7%左右,换成通俗的话讲,也就是现在50万现金,只能买到10年前25万的物品,贬值幅度大概在50%。

如果你手中有50万现金,只存银行的话,由于银行最长存款周期是5年,如果存10年的话,相当于两个周期,总共收益为33.5万。这个收益跟货币贬值比起来,50万本金加33.5万利息共计83.5万,按照贬值幅度50%算,那么实际只相当于41.75万,还是有8.25万被增发货币稀释掉了。这样看,存银行显然是不能抗通胀的。

不过,由于未来经济增速放缓,未来货币贬值幅度也会趋缓。M2从过去十年年均10%以上,会下降到未来5到8年的6%-6.5%左右,对应的货币贬值幅度可能在6%左右,虽然说现金相比过去贬值幅度趋缓,但仍面临较大的贬值压力。从长期来看,为激活经济活力,存款收益还会跟随下行。


储蓄还是消费,通货膨胀下你是如何选择的

那么第二个问题提到,在通货膨胀的大环境中,哪种消费理念更加理性?

我认为,现在的货币宽松制度或者叫债务货币制度,带来了货币的乱世。导致世风日下。就像社会中生活中,在一个公司里,你会发现总是老实人吃亏,而那种刁钻古怪的人,泼辣彪悍的人,总是占上风。把老实人逼得维权都只得坐到汽车顶盖上,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法制也好,规矩也罢,已经没有办法制止这样的行为了。


储蓄还是消费,通货膨胀下你是如何选择的

所以我认为从货币角度来说,货币的乱世会导致社会中各种秩序陷入瘫痪。而在这种情况下,人应该怎么办?想象一下你看到世风日下、各种社会乱象之后,你是会去加入,变成一个利用人性弱点为自己谋取好处的人?还是一个坚守原则,坚守自我的本性,而不随波逐流的人?我认为这是一个人性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

综上所述,如果你有50万现金,肯定是不能放在手上,放在银行也不能抗通胀,唯有把钱投出去,至于如何投,首先是安全,其次是要考虑通胀因素。

其实别人所谓的投资或者理财手段都是他们自己的判断。你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情况作出自己的判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