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秒记住一个常识:世界历史上最长距离的行军是哪一次?

世界历史上最长距离的行军是哪一次?->十字军东征

30秒记住一个常识:世界历史上最长距离的行军是哪一次?

拓展

十字军东征(拉丁文:Cruciata,1096年-1291年)是一系列在罗马天主教教皇的准许下进行的有名的宗教性军事行动,由西欧的封建领主和骑士对地中海东岸的国家以清除异端的名义发动的所谓"正义"战争。当时原属于罗马天主教圣地的耶路撒冷落入伊斯兰教手中,罗马天主教为了"收复失地",便进行多次东征行动。但实际上东征不仅仅限于针对伊斯兰,如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就是针对信奉东正教的拜占庭帝国。 十字军在他们占领的地区建立起了几十个十字军国家,最大的是耶路撒冷王国,此外还有安条克公国,的黎波里国等。

第一次十字军战争是200年间,十字军东方战争中唯一对穆斯林取得胜果的战事,夺占耶路撒冷圣城,夺回主的圣墓,在当时的西方基督教世界引发了空前轰动,也是乌尔班二世至死未曾想象过的完美大捷。自然,它受到了整个基督教世界累世的传诵,众多随军教士及后世的教会编年史家都在竭力记述此役,赞美基督大能,如神迹般传诵。同时,这场战争及其后拉丁东方的建立,更是影响了整个东地中海格局,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受到各方的强烈关切。拜占庭、亚美尼亚、突厥人、阿拉伯人,各种宗教背景、不同地位出身的史家都在著述陈辞,详述此事,以资借鉴反思。(阿尔伯特,耶路撒冷史)

到近代,天主教已承认十字军东征造成了基督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仇恨和敌对。

十字军东征(The Crusades,拉丁文:Cruciata,1096年-1291年)是一系列在罗马天主教教皇的准许下,由西欧的封建领主和骑士对地中海东岸的国家发动的宗教性战争。由于罗马天主教圣城耶路撒冷落入伊斯兰教徒手中,十字军东征大多数是针对伊斯兰教国家的,主要目的是从伊斯兰教手中夺回耶路撒冷。东征期间,教会授予每一个战士十字架,参战者服装均饰以红十字为标志,组成的军队称为十字军。

在11到13世纪的十字军运动历时将近200年,共进行了9次东征,动员总人数达200多万人,虽然以捍卫宗教、解放圣地为口号,但实际上是以政治、宗教、社会与经济目的为主,发动的侵略劫掠战争,参加东征的各个集团都有自己的目的,诸多缺少土地的封建主和骑士想以富庶的东方作为掠夺土和财富的对象;意大利的商人想控制地中海东部的商业而获得巨大利益;而罗马教皇想合并东正教,扩大天主教的势力范围;生活困苦与天灾与赋税压迫的许多农奴与流民受到教会和封建主的号召,引诱他们向东方去寻找出路与乐土。正如《欧洲的诞生》指出,十字军“提供了一个无可抗拒的机会去赢取名声、搜集战利品、谋取新产业或统治整个国家——或者只是以光荣的冒险去逃避平凡的生活。”十字军东征一般被认为是天主教的暴行。尽管如此,十字军东征使西欧直接接触到了当时更为先进的拜占庭文明和伊斯兰文明。这种接触,为欧洲的文艺复兴开辟了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