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險銀保渠道大反彈:3月新單規模保費環比增長115%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4月16日獲悉的同業交流數據顯示,3月,人身險公司銀保渠道新單規模保費收入1137億元,環比增長115%,業務節奏迅速恢復。其中,單月期交規模保費收入佔比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此外,個險渠道等亦在快馬加鞭增員提質。受疫情影響,業內人士建議,保險公司應該設置協同類績效指標,比如線上客戶線下轉化率等,引導渠道間客戶資源共享與業務協作。

期交規模保費佔比下降

1-3月,人身險公司銀保渠道單月新單規模保費收入分別為2721億元、528億元、1137億元。其中,受疫情影響,2月單月環比下降81%;而3月單月環比增長115%,正在迅速恢復。

同期,人身險公司銀保渠道期交規模保費收入分別為445億元、89億元、256億元。其中,2月,單月環比下降81%;而3月單月環比增長188%,趨勢如上。

究其原因,業內人士認為,主要是隨著疫情得到妥善控制,消費者信心恢復,保障和儲蓄意識提高,保險公司業務開拓加強等。

值得一提的是,1-2月,人身險公司銀保渠道單月期交規模保費收入在新單規模保費收入中佔比都明顯高於去年同期,但3月佔比的22.52%卻遠低於去年同期的32.98%。這意味著,單月躉交規模保費收入快速增長。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人身險公司銀保渠道轉型的進展,但也解決了當下的現金流問題。

雖然人身險公司銀保渠道3月開始反彈,但一季度整體表現並不理想。業內人士認為,這需要一個過程。疫情過後,保險公司前期積累的業務得到釋放,以及新需求激發出的增量業務,從而努力抵消疫情期間的負面效應,達成全年業務目標。

國泰君安非銀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劉欣琦認為,保險行業將迎來負債端的超預期,原因在於各家公司在人力增長和復工後業務推動上超市場預期。

天風證券研報表示,保險股估值修復的短期驅動力在於保費的同比改善,4月保費預計將迎來同比改善,得益於線下展業的恢復、保障需求的提升以及各家公司較為積極的業務推動策略。

應設置協同類績效指標

除銀保渠道外,人身險公司在個險渠道亦馬力十足。4月15日,中國平安“國聘行動”專場上線,面向全社會求職者開放約2萬個崗位需求。此外,中國平安正在面向全國招聘數十萬保險代理人。

新華保險副總裁李源在2019年業績發佈會上也表示,新華保險在50萬人力的基礎上,規模還會往前走,但也會做好“三高隊伍”的建設,即高產能、高留存、高素質。

對此,普華永道中國金融行業管理諮詢合夥人周瑾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疫情期間,高產能代理人在活動率和產能方面與低產能代理人存在著顯著的區別。未來立體的營銷前端組織中,代理人的定位將不僅是面向交易,其作為客戶價值挖掘、 客戶關係維護、全產品鏈條諮詢建議及資產配置顧問等角色將更突出。

周瑾認為,數字化時代的保險營銷,將捨棄人海戰術,向專業營銷團隊和輕資產的高效模式轉型。過去各渠道的考核以單一渠道新單業務價值和規模保費等業績類指標為主,為促進渠道間融合,應設置協同類績效指標,如轉介紹數量、線上客戶線下轉化率、存量客戶二次開發情況等,引導渠道間客戶資源共享與業務協作。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我國共有保險專業代理法人機構1779家,保險兼業代理機構3.2萬家、網點22萬個,個人保險代理人900萬人。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