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全市之力聚万众之心 株洲奋力冲刺“双过半”

红网时刻记者 聂千川 株洲报道

人间最美四月天,不负春光和时行。行走在株洲市的城乡,金黄的油菜花成片开放,田间山野、项目工地、生产车间正律动着春天的脉搏。自株洲市“奋战一百天冲刺双过半”号角吹响以来,全市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干则必胜的大决心,举全市之力服务项目建设,聚万众之心支持企业发展,坚决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奋力冲刺“双过半”。

举全市之力聚万众之心 株洲奋力冲刺“双过半”

株洲市委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暨产业项目建设年“看学议”活动评议会。

复工复产“出实招”撬动新动能

防控疫情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但是经济发展始终是中心工作。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既要一手抓防疫,又要一手抓经济,只有“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保障疫情防控工作和经济发展工作疾蹄步稳,有条不紊推进。

2月11日,省委书记杜家毫专门就如何进一步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后的疫情防控工作召开座谈会,要求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机关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向复工企业派驻防疫联络员(组)。

株洲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市主任毛腾飞多次在市委常委会、疫情调度会上指出,要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推动更多项目开工,加快提升企业复工率和达产率。

株洲市温暖企业行动领导小组发文,出台10条措施,从物资保障、金融服务、法律援助等方面支持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复工复产,做到防疫情、促发展“两手抓”“两不误”。

3月25日至26日,毛腾飞调研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发展情况;4月9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阳卫国调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建设;4月3日上午,株洲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玉芳走访调研生物医药产业链;3月24日,

同时,株洲市第一时间组建了市派驻企业疫情防控工作联络员管理办公室,从市、县两级机关单位共派出2202名驻企联络员,为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

举全市之力聚万众之心 株洲奋力冲刺“双过半”

芦淞区委副书记、区长杨晓江亮相多个直播间,推介芦淞服饰,为商户打call。

受疫情影响,芦淞服饰实体门店线下销售集体遇冷,市场群38家专业市场延期一个多月复市。如何把疫情造成的损失夺回来?转战线上,社群销售提供了可能。从4月10日开始,芦淞区政府联合株洲纺织工业联合会及抖音,主办为期7天的“超级芦淞服饰节”,主题为“芦淞服饰,伴您前行”。共有38家专业市场及部分服饰生产销售企业,数百家企业参与。受疫情影响,芦淞服饰线下实体门店销售业绩不理想。对此,芦淞区积极支持引导市场群从业人员借助线上平台,开启销售新局面。芦淞区委副书记、区长杨晓江亮相多个直播间,推介芦淞服饰,为商户打call。据抖音发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17日,“超级芦淞服饰节”累计带货交易量约17万单,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参与到直播间的用户700余万人次,抖音站内相关短视频播放量9000余万条次。

截至4月14日,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已全部复工,达产率恢复至疫前水平的90%以上。在龙头企业复工复产的引领下,链上企业积极复工复产,全市中小工业企业复工率在95%以上。

举全市之力聚万众之心 株洲奋力冲刺“双过半”

株洲万达广场项目开工仪式现场。

“一活动一行动”提振发展新活力

项目建设是发展的“生命线”。株洲围绕项目建设深入开展“一活动一行动”(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温暖企业行动),助推株洲高质量发展。

其中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的主要目标是“5511”,即全面对接省“五个100”,深入推进项目攻坚、规划引领、园区升级、设施配套、环境优化“五大行动”,实施市“五个一批”项目超过1000个,确保全市重点项目年度投资超过1000亿元。温暖企业行动的目标为帮助企业共克时艰,推动企业降本增效,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一活动一行动”掀起株洲项目建设新高潮。全市各级部门积极开拓需求升级带来的新市场,实施提振消费行动,把被抑制冻结的消费释放出来,把新催生的消费模式培育壮大起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推动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

3月3日,株洲市举办2020年“产业项目建设年”第一次集中开工活动,在坚决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通过精心组织、科学施工,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效,全力夺取一季度项目建设“开门红”,确保“两不误”“两促进”。

此次共有57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均为新建项目,总投资366.3亿元,年计划投资100.81亿元,其中产业项目有42个,总投资171.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1.36亿元。

其中株洲万达广场城市综合体项目是株洲经开区、云龙示范区与金新城置业集团、大连万达商业集团共同合作打造的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项目位于株洲经开区云龙大道与藏龙路交汇处西北角,东至云龙大道、南至藏龙路、西至盘龙南路、北至潭海路项目地块,总投资近50亿元,其中商业广场约13亿。用地262.5亩,其中商业用地约55.46亩。项目涵盖第四代智慧型万达广场、湖湘文化建筑风格特色商业街、金新城4.0版本精品住宅、SOHO公寓等多种业态。

举全市之力聚万众之心 株洲奋力冲刺“双过半”

攸县举行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8个项目总投资33.4亿元。

全方位发力 打开招商引资新局面

项目发展的梧桐树种好了,就看如何引来金凤凰筑巢。株洲在招商引资上打出了自己的“组合拳”。

“项目从哪里来?要从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中找项目,以猛虎扑食、虎口夺食的气势,加快引进一批支撑型、引领性的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努力形成内资外资加快涌入、国企民企加快入驻的良好势头。”株洲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毛腾飞明确提出,要从梳理产业链中找项目,对全市重点发展的产业进行全面梳理,及时了解国家产业布局和投资方向,准确掌握每一个产业的上下游是什么、分布在哪里、核心技术在哪里,从中找到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有的放矢地引进项目。

今年株洲围绕招商实行实施“338工程”,即全年策划开发重点招商引资项目300个,全年签约引进项目300个,实际内、外资到位资金800亿元以上。

为了完成上述目标,株洲积极发挥领导在招商引资中人脉广、资源多、沟通协调能力强、对接平台大的作用,通过领导率先垂范、带头招商、主动招商营造浓厚的招商氛围。实行产业链链长负责制,瞄准一批“强链补链延链”项目,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今年继续实行市级领导、县市区和市直部门主要领导招商机制,将招商任务分解到各级领导和市直部门。

4月8日,株洲“幸福松西子现代农业产业项目”达成意向签约,项目以特色农业种植为主,规划用地4000亩,分三期投资,一期将投资二亿元人民币。今年3月底,株洲市渌口区领导罗绍昀、朱江、唐定文主动出击,多次与企业负责人深入洽谈,推介渌口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优惠政策等,承诺将努力为企业发展创造一流条件、提供一流服务、打造一流环境。不到半个月,项目敲定落户株洲。

同时株洲以现有的产业基金为媒介,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产业投资领域,实施战略资本高位嫁接,发挥社会资本的撬动作用,凸显“资本+产业+资本”的闭环效应。积极探索股权招商模式,鼓励以股权收购、兼并、重组等方式引进战略投资者,助力产业做大做强。利用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精准推送招商信息,探索智能化招商,开展“线上招商” “项目推介直播”“线上对接”等多元线上招商活动。

对引进的每个重点项目,制定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定期对节点任务完成滞后项目进行剖析,拟出项目问题清单,实行问题处理交办制、台账制、销号制、通报制。“以项目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对推进项目实绩突出的干部给机遇、给平台、给位子,对虚以应付的“打板子”“挪位子”“摘帽子”。

开局就是冲刺,起步就是决战。株洲全市上下正拿出最大的决心、投入最大的精力、集中最优的资源,打一场产业争先、项目争投、干部争干的硬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