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為什麼自刎烏江,不肯過去?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這算是後人對項羽極高的評價。但也有人說他"婦人之仁,匹夫之勇"。能成大事者不拘小節,項羽就是太在意別人的看法,才導致一次次痛失良機,斷送好局,終落個功敗垂成,自刎烏江。

項羽年少時,遇秦始皇東遊,於人群中觀之,說:此人可取而代之也!

劉邦少時也曾遊咸陽,觀秦始皇,感嘆說:大丈夫當如此也!

觀其言,可知兩人自幼便胸懷壯志,氣度非凡,卻也稍有甲乙之分。

楚懷王與諸侯有約:先破咸陽入關中者王之。

劉邦聽從張良之計,趁項羽北擊章邯之時,引兵西進,竟然一路高奏凱歌,直入咸陽。並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一時秦人大悅。

項羽為什麼自刎烏江,不肯過去?

項羽大破秦軍之後,率諸侯西進,至函谷關,而關門緊閉,又聽說劉邦已定關中。項羽大怒。遂破函谷關,接著又要進攻劉邦。劉邦還軍霸上,趕緊自帶百餘人至鴻門,謝項王。范增設下鴻門宴,欲趁機除掉劉邦。而項羽不聽,劉邦得以脫身。

項羽遂率兵西入咸陽,殺已經投降的秦王子嬰,屠燒秦宮室,大火三月不滅。

有人勸項羽定都咸陽,項羽卻因懷念故鄉而欲東歸。還說,富貴不歸故鄉,如同穿著錦繡衣裳而在夜間行走,哪裡會有人知道呢!項羽之重感情由此可見一斑。

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而立劉邦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劉邦入川時,一路燒燬棧道。一是怕諸侯兵的襲擊,一是讓項羽認為他沒有想回來的意思。不久,卻又趁項羽忙於諸侯之亂,無暇西顧,而引兵東進,還定三秦。

此後便開始了歷時四年的楚漢戰爭,其間互有勝敗。

漢三年,漢王請和,割滎陽以西為漢。

項羽為什麼自刎烏江,不肯過去?

項羽欲聽之,而亞父范增卻說,漢兵新敗,應乘勝取之。項王乃急圍滎陽。

漢王深恨范增,乃用陳平離間之計。

項羽的使者來到漢軍中,見桌上已經擺好了豐盛的美食,正要吃。漢軍中負責接待的人員一看到使者,裝作很驚愕的樣子,慌忙說:我以為是亞父的使者要來,沒想到來的卻是項王的使者。隨後讓人撤去美食,換以粗茶淡飯待之。使者回項王,項羽因此懷疑范增與漢軍有私交,便藉故疏遠他。范增知道了又怒又氣,與項羽說:天下大事已定,大王好自為之,願賜骸骨還故鄉。項王未作挽留,范增不久在歸途中疽發背而死。

楚漢相持不下,一時難分勝負。項羽對劉邦說,不如我倆單挑,以決雌雄,免得在這裡勞民傷財。劉邦笑著說,我寧願鬥智,不鬥力。又歷數項羽十罪。項羽大怒,便引弓射中劉邦。劉邦受傷退走。

漢王派使者請和。時韓信、彭越屢屢率兵襲擊楚軍,絕楚軍糧道。楚軍兵力疲憊,少食缺糧。項王乃與漢王約,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者為漢,鴻溝以東者為楚。項羽解兵東歸。

項羽為什麼自刎烏江,不肯過去?

漢王正欲西去,張良、陳平說:漢有天下大半,諸侯歸附。而楚軍兵疲糧盡,此天亡楚之時,正應乘機取之,不然就會養虎為患。漢王聽之,乃引兵追項羽。

至陽夏南,漢王與淮陰侯韓信、建成侯彭越約定共擊楚軍。至固陵,而韓信、彭越軍未發。項羽引兵擊之,漢軍大敗。

漢王乃用張良之計,劃封地與韓信、彭越。於是韓信、彭越共同出兵,破楚軍,追項王至垓下。

項王引軍紮營於垓下,時已兵盡糧絕,又被漢軍及諸侯兵團團包圍。

張良讓楚軍俘虜暗教漢軍唱楚歌,至夜間則歌聲大作。

項羽聞漢軍四面皆楚歌,大驚,問:"漢軍已經盡得楚地了嗎?為什麼楚人那麼多呢!"

項羽披衣而起,於帳中飲酒。見身邊美人虞姬,思帳外愛馬烏騅。不免悲歌慷慨,唱道:"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歌數遍,而虞姬含淚和之:"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乃拔項王劍自刎。

項王不免涕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項羽為什麼自刎烏江,不肯過去?

於是項王率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餘人,趁夜突圍。漢王令灌嬰以五千騎追之。

項王渡過淮河,能戰者只剩一百餘人。至陰陵,迷了路,問一田間老漢,老漢騙他說:向左。左側是一片沼澤,於是陷入其中,漢軍追至。

項王又引兵向東,至東城,只餘二十八騎。而漢騎追者數千人。

項王自度不能得脫,就對隨從騎兵們說:"我自二十四歲起兵,至今已經八年了,身經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可今天竟然被困於此,這是天要亡我,不是我不會打仗的原因啊。今天當決一死戰,你們且看。我必能三戰三勝之,斬敵將首級,拔敵軍軍旗,為你們突圍,讓你們知道是天要亡我,不是我不善於打仗啊。"

於是將騎兵分為四隊,分別對著四個方向。漢軍圍之數重。項羽對步下說:"我為你取敵一將。"項王大聲呼叫著急馳而下,所向披靡,遂斬漢軍一將。漢軍復圍之。項王縱馬衝殺,又斬漢軍一都尉,殺數十百人。又將騎兵聚到一處,只少兩騎。於是對他們說:"怎麼樣?"騎兵皆服,說:"正如大王所言!"

項羽為什麼自刎烏江,不肯過去?

於是項羽率殘兵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正將船停在岸邊等待著他們,對項王說:"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可以稱王。願大王趕緊渡江東去。現在只有我這裡有船,就算漢軍來了,也沒法過江。"

項羽笑著說:"天將亡我,我渡過去又能怎麼樣呢!而且當年我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現在卻無一人東還,就算江東父老憐惜我還尊我為王,我又有何面目再見他們呢?就算他們不說,難道我自己問心無愧嗎?"

於是就對亭長說:"我知道你是長者。我騎此馬五年了,所當無敵,能一日行千里,不忍心殺之,就將它贈給你吧。"

於是讓隨從皆下馬步行,與敵人短兵相接。

項羽又殺漢軍數百人,自己亦身受十餘處傷。

環顧四周,看見了漢騎司馬呂馬童,就對他說:"這不是老朋友嗎?"馬童見了,就指著項羽對將軍王翳說:"這個人就是項羽。"

項羽說:"我聽說漢王欲用千金、萬戶侯來買我的人頭,不如就成全了你吧。"於是自刎而死。

烏江亭長載烏騅馬渡江,依依不忍離去。行至江中,見項羽已死,烏騅馬回頭長嘯,溺水而亡。

後李清照有詩嘆曰:"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