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科幻做成科学,让梦想变成现实

把科幻做成科学,让梦想变成现实
把科幻做成科学,让梦想变成现实

“走近‘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系列报道

编者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风华。

在时代的大潮中,何样的梦想在熠熠闪光?

在激扬的岁月里,怎样的奋斗在勃勃不息?

在祖国各地,他们像一朵朵蓓蕾,含苞、绽放,渐次开出绚丽花朵。

在各行各业,他们像一株株幼苗,成长、成才,逐渐变为参天大树。

而这一路的意气风发、拼搏汗水,是比“结果”更加珍贵的“过程”。

2020年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也迎来了第24届。

让我们一同走近这些不同届别的“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读一读他们不凡的青春故事——

科学岛上来了哈佛“八剑客”

第22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本刊记者|张斯絮

把科幻做成科学,让梦想变成现实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青年海归转化医学创新团队

八位哈佛博士后抱团归国,这在“海归”已成潮流的今天依然罕见。他们的选择并非“北上广”,而是地处相对偏僻的安徽省合肥市“科学岛”——2018年的五四青年奖章评选,被媒体誉为“八剑下哈佛”的“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青年海归转化医学创新团队”荣膺集体奖章。

要做转化医学,每每遇到新药研发,必定要用到一套能精准评判药物性能的评价体系,而过去这种体系只有美国日本具备。把药物送去国外检测,不仅周期长,花费也相当之高,于是团队负责人刘青松决意率领团队填补国内的空白:从最初三个月做不出一个细胞,到逐步掌握了其中的核心技术越做越快,再到对原始技术进一步创新,如今他们已经构建了全世界最大的激酶靶向药物全细胞评价体系,规模相当于美日体系的2倍。

伶仃洋上无叹息的“孤岛奇兵”

第22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本刊记者|韩冬伊

“新世界七大奇迹”“抵抗8级地震”“抵抗16级台风”“建设期间,诞生400多项新专利”⋯⋯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的“头衔”和“标签”多得惊人。这项“超级工程”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通道项目,集桥、岛、隧为一体,设计使用寿命120年。

而这座大桥最为人称道之处,即是深潜海底的沉管隧道——这条潜藏在伶仃洋面下的“神奇水路”,不是玲珑的龙宫阡陌,而是一条双向六车道的现代化公路。这是世界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也是我国首条外海深埋式沉管隧道。

牛头岛,伶仃洋上一个人迹罕至、礁石林立的孤岛,这里曾既无岛民、也乏见植被。距陆地一个多小时水程,与港珠澳大桥施工主线也并不十分邻近,得天独厚的位置使得这座孤岛成为中交四航局岛隧项目组预制工厂的选址之所。

在这里,他们选址建厂、设计研究、生产攻关,为世界级跨海通道提供优质产品。也许我们可以从一连串数字中窥得在这座孤岛上诞生的种种“工程奇迹”—— 八万吨重的巨型沉管、180米长的标准管节、43米的海底埋深、120年的使用寿命、2000多个日夜驻守孤岛⋯⋯

从“无”到“有”的工程实施过程,此中挑战无法一语道尽。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在建设期间,共有60多项技术创新和400多项的专利——这数百项荣耀的背后,也是数百次艰辛险阻。

和FAST一起守望星空

第23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本刊记者|彭姝疑

把科幻做成科学,让梦想变成现实

FAST工程调试团队。供图:袁维盛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被誉为“中国天眼”,FAST工程调试团队获得了第23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代表团队领奖的袁维盛胸前别着专属FAST的徽章,是由南仁东老师亲自设计的,其中FAST四个字母逐渐缩小,如同wifi信号的形状,象征着来自浩瀚宇宙的无线电波正通过FAST的感知,进入人们的视线中。该团队常年扎根于贵州山区,做星空的守望者,他们正在用自己的“007”工作制,创造更多属于中国天文人的奇迹。

“会飞的船”与“会游的飞机”?鲲龙都能!

第23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本刊记者|徐吉鹏

把科幻做成科学,让梦想变成现实

研制团队部分成员与大型水陆两栖大飞机AG600留影。供图:郭爽

去年10月20日,一架大型水陆两栖大飞机“鲲龙”AG600翩然离开水面,宛如一条腾飞的巨龙,直上云霄。“鲲能化羽垂天,抟风九万;龙可振鳞横海,击水三千。” 鲲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古老图腾,穿越数千年时光,而今终于化身为造福国人的科技利器,实现了“会飞的船”与“会游的飞机”的完美结合。

让这一梦想真正变成现实的,是创建于2009年的航空工业通飞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研制团队。这支由865人组成的队伍,平均年龄不足35岁,他们用9年磨一剑,从零开始,通力合作,攻坚克难,终于全面提升了我国水面飞行器的设计、制造和适航能力,推动了水面飞行器水动力设计技术的发展,为新型水面飞行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接受本刊独家专访时,航空工业通飞公司团委副书记戴海滨表示,“在五四百年之际,荣获第23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是对团队的莫大肯定与鼓舞。今后,团队将继续迎难而上,矢志不渝,航空报国。”

“月宫一号”团队:把“科幻做成科学”

第23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本刊记者|张斯絮

把科幻做成科学,让梦想变成现实

“月宫一号”团队工作照。供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宣传部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一支由骨干教师和硕博研究生组成的青年科研团队,正在努力把“科幻做成科学”——他们成功研制出了我国第一个、世界上第三个空间基地生物再生生命保障地基综合实验装置“月宫一号”。去年完成的“月宫365”实验更是创造了世界上时间最长、闭合度最高的密闭生存实验纪录,将我国生物再生生命保障技术的发展推向世界领先的舞台。

“月宫一号”团队博士、“月宫365”实验志愿者、舰长刘慧作为团队代表领取第23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后说道:“有梦想、有热情、有豪情、有勇气、有干劲、有担当是我们团队一直坚持的‘六有’精神,也是我们对于五四精神的解读和付诸。作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科研工作者,我们要把五四精神践行到科学研究中去、渗透到求知务实中去、传播到向上向善中去。”

监制:皮钧

终审:蔺玉红

审校:陈敏 刘晓

责编:tamak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