镉大米重现:“毒大米”为何屡禁不绝?

静怡勤反复练


镉大米重现:“毒大米”为何屡禁不绝?

毒大米的出现,表面上涉及到种田人,其实,农民并不能全部买单,隐藏了许许多多的有些事情人们一时没有发现的问题,也就是说,毒大米的产生,并不是全是农民的错,与农药化肥有关,与环境污染有关,与饲料和添加成分有关。由于它们的存在,才造成农民生产的水稻就变成了“毒大米”。




A,毒大米的产生与农药化肥有关。有人会说,大米和水稻都是农民种植出来的,毒大米肯定是农民的错。若是没有出现农药和化肥,毒大米农民也就很难制造出来。举两个例子就明白了,石硫合剂是一种常用的农药,制造的原料是石灰和硫磺,都是矿物质,是两种相对纯的矿物质,但是内面含有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矿物质,其中就含有重金属镉。石硫合剂用在农田里太多了,就会造成农田土壤污染,种出毒大米来。如过磷酸钙、磷矿肥、钾矿肥等等,都含有大量的重金属镉,年复一年地,季复一季地用在农田里种植水稻,日积月累就造成土壤含镉超标,就会产生毒大米。


B,毒大米的产生与环境污染有关。农业上使用的农药化肥,随降水就汇入水系,污染水质;各地生活垃圾中有许许多多的包装材料等等含有重金属的物质分解后污染水质和土壤;各地的工业废弃物污染水质和土壤等等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的各种废弃物和废水,造成污染环境影响水质和土壤后,农民利用这些资源种植水稻时就产生了毒大米,如水稻灌溉了被污染的水和污染的土壤作有机肥等等。这些都是农民生产毒大米的重要成因。

C,毒大米的产生与养殖行业有关。现在养猪养鸡使用了许多的人不能食用的“毒”粮食,其中包含有重金属超标的粮食,还有添加的一些动物骨骼粉剂如鱼骨粉,就含有许许多多的重金属,另外还有日常使用的消毒剂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等等,家禽家畜食用后或使用后,都汇聚在粪便和污水里,是重要的从有机肥料中,农田得到高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源。因此,每次使用这些有机肥和污水,就会造成农田里重金属含量逐渐超标,是农民生产“毒大米”的重要原因。

总之,毒大米的产生,从表面看是农民种田的问题,实质上是与农药化肥的泛滥使用,环境严重的污染,养殖业的饲料和添加成分等等的影响而产生的。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鄂东三农,一起探讨三农问题!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鄂东三农


大家好,我是长江三农。都这个问题,肯定不是人为的,没有人故意在水稻田里撒重金属,花那个“冤枉钱”的。据媒体报道,及权威部门调查,大米镉超标可能是土壤本来就含有镉,另外,矿物质肥料成份不纯,里面含有重金属。

前些年南方大米中已经检测出镉超标,有关部门已经展开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可能农民在种植过程中, 大量使用磷肥的原因。磷肥是矿物质肥料,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里面的成分比较复杂,不光含有大量的磷,而且还含有重金属,年复一年的使用会沉积在水稻田里,被水稻吸收造成大米镉超标。另外呢,有些土壤里本来就含有大量的镉元素、大量重金属元素,不适合种植水稻,如果种植水稻,大米中肯定含有重金属。这不是禁止不禁止的问题,而是农民无能为力的事。关键是要倡导科学种植,尽量减少水稻种植过程中的,矿物质肥料的使用。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尽量避免大量使用磷肥。另外呢,要把好化肥生产检验检测这道“关”,不要让含有重金属元素的肥量进入市场流通,不要把含有重金属的肥料卖给农民。大米含有镉元素,还有可能是农药中含有重金属的原因,一般农药里都含有重金属,年复一年地使用农药、化肥,重金属就会在土壤中超标,被农作物吸收。

大米中的镉超标,责任不在哪一方面。对于土壤中重金属超标,尽量不要种植粮食作物,改种植经济作物,比如种植棉花、蚕桑、树木等。另外,在种植上引导农民科学种植,测土配方施肥打药,水稻种植一般以氮钾肥为主,磷肥对水稻生长作用不大,而且水稻田会磷氮超标,爆发苔藓、水绵,影响水稻分蘖,呼吸紊乱,光照不足,水稻不封行。通常情况下,水稻种植磷肥可以不使用,即使土壤缺磷肥,也只需要10年追施一次,没必要年年使用磷肥。农民在购买农药的时候要仔细阅读说明书,看看农药成份,是否含有重金属元素,不要购买含有重金属的农药使用。在使用农药上,要按当地植保网点农技人员指导意见进行使用,科学防治病虫害。对含有重金属的土壤,要进行改良,进行“休耕轮作”,自然降解,或者去掉土壤表层,重新换上无污染的土壤。要培育地力。今年农业农村部下发了《2020年农业农村绿色发展要点》,相信农业污染问题会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大力实施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实现畜牧大县全覆盖,推动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百分之百。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建立监管体系、监测体系、追溯体系,实施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建立农兽药残留标准,整建制推进标准化生产。解决农业土壤污染问题,必须依靠监管体系,监测体系、追溯系统。从源头上禁止重金属超标的农药化肥生产、销售,尽快制订农药化肥国家新标准。积极引导农民科学种植,各地植保网点要发挥引领作用,到田间地头,面对面、点对点、村对村的指导农民科学使用化肥农药。采取绿色种植,科学管理。大米检测出镉元素,我们也不必过分解读,这与农民没多大关系,问题出在哪里,还是农药化肥国家标准没有更新,相对滞后,生产企业查处力度不够,监管不到位,应该引起重视。


长江三农


大家好!我是湘西九哥,针对题主的问题,说说个人的看法:


2019年4月,一次偶然,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相关部门因为抽查企业米线质量,却发现重金属超标,经过一番追根溯源,找到这批99.42吨问题大米购自湖南省益阳,2020年4月21日,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相关部门,对这些问题大米,进行了公开销毁。一时激起千层浪,引发网友广泛关注,为让大家有个清晰的脉络,我来试着为大家捋捋几个关键问题。


一、镉大米事件是怎样引起广泛关注的?

关于近期镉大米事件导火索,有三个时间段引起广泛关注:

第一个时间段:2019年4月至2019年7月,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抽查企业生产的米线发现重金属超标,追根溯源,涉及大米生产企业7家,均来自湖南益阳。


第二个时间段:2020年4月21日,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对99.42吨问题大米公开销毁,扎眼举动,被公众知晓,并引发热议。


第三个时间段:2020年4月24日,益阳市回应称,已对涉事的7家企业立案调查。

二、镉大米到底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镉是个什么东西?通俗地讲,就是有害重金属,镉大米,就是镉含量超标的大米。人长期食用含镉的食物,会引起痛痛病,即骨癌病。病症表现为腰、手、脚等关节疼痛,病症持续几年后,后期骨骼软化萎缩,四肢弯曲,脊柱变形,骨质松软,严重患者,甚至在咳嗽时都可能发生骨折的现象。

三、镉大米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综合众多的原因分析,下面两种结论较为靠谱:

1、毒大米的出现,表面上涉及到种田人,其实,人为故意在水稻田里撒重金属镉的可能,几乎为零,因为不存在任何利益驱使。


2、大米种植区域,镉污染严重所致,通过土壤、水源、农药化肥、空气流动等方式进入生态系统循环,最终进入食品中。

四、如何防止镉大米“屡出江湖”?

1、镉大米事件,仔细究其原因,涉及的方面,其实是比较多的,它既是系列环境保护问题,更是食品安全监管问题。问题既然发生了,那么,就必须面对问题,给公众一个明明白白的交代,让消费者放心。


2、为降低食品中某些元素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在无法立即消除大米中镉含量较高倾向的情况下,专家建议增加食谱的多样化,减少对单一来源大米的依赖,从而达到冲淡有害元素对身体的伤害。


3、总结经验,对部分区域土壤中重金属超标的情况,在没有改良好土质的情况下,应作好相应规划,引导农民不要种植粮食作物,改种其他经济作物。


4、引导农民科学种植,在使用农药化肥方面,一般以低毒或无毒的氮钾肥为主,少施或不施农产品对人体影响较大的农药化肥等生产物资。


5、整合目前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采用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手段相结合的策略,培育"少打农药、少施化肥,节水抗旱,优质高产,保护环境"的绿色水稻新品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