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祭祀专用的乐舞艺术,秦汉时期为何普通民众也能肆意观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是《论语》之中的经典语句,它体现出古代的中国人们热情好客。我们都知道如果家里来了亲戚朋友,往往父母都会做一桌子好菜,大家聚在一起吃吃饭、聊聊天,这是家与家之间的交友方式。

然而,在国与国之间的外交上除了吃饭聊天,乐舞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在汉族的历史传承之中,乐舞文化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早在炎黄二帝时期乐舞文化就已经初具规模。在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之后,到了秦汉时期,借助天下一统、和平安然的社会环境,乐舞文化更是拥有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本是祭祀专用的乐舞艺术,秦汉时期为何普通民众也能肆意观看?

如果说远古时期的乐舞是乐舞文化的源头,那么秦汉时期的乐舞就是乐舞文化的里程碑。这一时期,乐舞文化在舞曲编排、舞蹈层次、曲艺伴奏等多个方面开创了新的格局,在乐曲文化的传承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乐舞发展的最高峰唐大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乐舞文化深受民众喜爱,凭借商业发展,乐舞在普通民众间广为流传

在我国古代在举办祭拜天地、节日游行等大型活动时都少不了歌舞。在多年的发展之中,天生喜爱热闹的中国人将诗歌、舞蹈、音乐等多种艺术文化结合成了乐舞这种新的艺术文化。乐舞文化集百家之所长,兼各族之精髓,凭借着动感的节奏和悠长的音律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不过由于乐舞的参与人数太多,进行一场乐舞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人们只有在一些大型活动之中才能观赏到乐舞。而且,那时的社会制度相当森严,许多政治地位低下的"下等人"根本没有机会观赏乐舞这种高雅的文化艺术。这些状况很大程度限制了乐舞文化的传播。

本是祭祀专用的乐舞艺术,秦汉时期为何普通民众也能肆意观看?

不过,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礼乐崩坏,乐舞的阶级色彩才得以淡化。而且,由于诸侯相互攻伐,让许多宫廷乐师流落民间,这些乐师为了生存开始联合起来,让一种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乐舞得以兴起。

因为商业乐舞可以带来利润,让许多商人开始对乐舞进行投资,这才让民间的乐舞表演逐渐增多。随着时间的发展,在战国后期乐舞已经彻底褪去神圣的外衣,成为了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但是,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混战时期,春秋时期各国虽然相互攻防,但并不以灭国为目的,不过到了战国中后期,战争的性质已经变成了以土地兼并为目的的侵略战争。

本是祭祀专用的乐舞艺术,秦汉时期为何普通民众也能肆意观看?

在战争的威胁下,社会秩序严重紊乱,乐舞文化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下,文化传播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不过,就像沙漠之中会有绿洲一样,混乱的地方也必定会有一方净土。秦国,就是乐舞文化的那一方净土。

二、秦汉大一统时代的来临,让乐舞文化再一次蓬勃发展

我们都知道商鞅变法让秦国一跃成为战国后期最为强大的国家,苏秦虽然用合纵之计联合齐、楚、燕、韩、赵、魏等六国一起攻打秦国,但是全都被秦国拦截在了函谷关,这让秦国的本土根本没有受到任何创伤,所受的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虽然秦国走上了军国主义的道路,但并没有一味的穷兵黩武,秦国的统治者也很重视弘扬礼义文化,这让乐舞文化在秦国得以繁衍生息。

伴随着秦王扫六合,让中国终于从诸侯割据的时代回归大一统。在经历过百家争鸣之后,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在这段时期内全面统一。在之后的几百年间虽然有着楚汉争霸、七王之乱、王莽新政等等混乱不堪的时期,但总的来说社会现状还是处于一种和平稳定的大趋势之中。

本是祭祀专用的乐舞艺术,秦汉时期为何普通民众也能肆意观看?

而且,这段时间还让因战争而减少的人口有所恢复,汉朝的总人口更是达到了两千万左右,这让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民众的生活逐渐富裕起来。

人民的物质生活稳定之后,便有了对精神文化方面的追求,这给乐舞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契机。早在先秦时期许多老秦人就十分喜爱乐舞文化,据史学家考证,秦朝时上至秦始皇,下至市井百姓都对乐舞文化有一种深深的执着。在开发兵马俑时,考古学家甚至发现有单独的一个坑是就是被用来存放歌舞俑的,这足以体现秦朝人对乐舞文化的喜爱。

受众群体的扩大与社会形势的改变,让乐舞的种类与形式变得多种多样。秦朝初年的乐舞表演,科技的举手投足之间都展现出一种粗犷奔放、健朗壮硕艺术特点。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汉朝浑厚、高亢、雄壮逐渐成为了乐舞的主要特点,让乐舞文化少了一丝野性,多了一缕苍凉。这种改变让配合乐舞演出的乐器也发生了变化,鼓、铎、钟、钲等打击类乐器构成了以打击乐为主的伴奏体系。

本是祭祀专用的乐舞艺术,秦汉时期为何普通民众也能肆意观看?

这种以打击为主的秦汉乐舞文化正是文明天下的唐乐舞的基础,也正因为它的广为流传,才让唐乐舞能够走出中国,面向世界。

三、秦汉乐舞之中的大美气象,奠定了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秦汉乐舞虽然有很高的历史地位,但是如果拿它和唐乐舞做一个比较的话,唐乐舞会更胜一筹,这种理解在本质上没有什么错误,但秦汉乐舞有一个自己独有的属性便是它的"大美"气象。

大美气象是秦汉乐舞文化最突出的特征,这是一种审美文化,昭示着秦汉人民渴望开疆拓土、探索进取征服世界的伟大信念和高远情怀。"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体现的是我国古代强大的军事力量,而大美气象显现出的是秦汉时期我国劳动人民那种高大、宏大、博大、壮大的文化自信。

本是祭祀专用的乐舞艺术,秦汉时期为何普通民众也能肆意观看?

正是这种文化自信,才让秦汉时期的诗词歌赋,比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所体现的格局都要大,"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兮"、"大风起兮云飞扬"等等脍炙人口的秦汉诗词,所给人的感觉无一不是"宏大壮美"。

同时,这种大美气象所凝聚的是秦汉时期人们特有的审美文化理想。而作为大美文化承载者的秦汉乐舞文化,所代表的并不仅仅是乐舞这一种表演形式,而是集百家之所长,将民族自信心深刻灌进每一个普通民众之中。也正是这种大美气象,才让秦汉乐舞文化在影响力远不如唐乐舞的情况下,有着足以和唐乐舞相媲美的历史地位。

四、由于汉朝之后战争不断,乐舞文化在秦汉之后进入了冬眠期

大一统时代所带来的和平在让国家的经济文化得以腾飞的同时,也让汉朝内门阀林立,豪强贵族数不胜数。诚然,因为这些豪强注重礼仪文化,对秦汉乐舞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让秦汉乐舞文化退出历史舞台的也是这一批豪强贵族。

任何一个国家最惧怕的就是战争,汉朝也不例外。在史学界有一个说法是汉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军事力量十分强大时灭亡的国家,但它的灭亡也是因为战争。不过与其他朝代不同,汉朝的灭亡不是因为外族入侵,而是因为国内的战乱。从黄巾之乱一直到三国鼎立,汉朝的军队战斗力都是首屈一指。可以说,汉朝在军事方面根本无可挑剔。

但是,由于贵族群体实在庞大,在这一群体之中,总有人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就造成了在东汉末年皇帝对军队的掌控力大大下降。三国乱世降临之后,汉朝的皇帝就是一个摆设,国家的权利掌握在这些贵族门阀的手中,这让大一统时代彻底结束,中国陷入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混乱时代。

伴随着大一统时代的结束,活跃在中国土地上几百年的秦汉乐舞文化已然日薄西山、江河日下。虽然多年之后乐舞文化再一次活跃了起来,甚至走出国门传向世界,但是,那时的乐舞文化与秦汉时期的乐舞文化相比已然是物是人非。

本是祭祀专用的乐舞艺术,秦汉时期为何普通民众也能肆意观看?

纵观乐舞文化的发展史,可谓是多灾多难,虽然它深受民众的喜爱,但是一场又一场的战乱让它的传播速度十分缓慢。面对战争它只得退下自己神圣的外衣,来到民间借助商业传播。在无比混乱的春秋战国,乐舞文化选择了秦国。

这个选择让它在秦汉时期迸发了前所未有的激情,更是拥有了"大美"这一特质,成为了秦汉时期最为繁荣的文化之一。到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从长远角度出发,战争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实在是百害而无一利,只有和平发展才是长久之道。细细研究这一段历史,我们依然可以从字里行间看见战争对一个文化的摧残。

参考文献:《过秦论》、《后汉书》、《三国志》、《论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