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模風采」詹長生:創新循環農業 致富不忘助貧

「勞模風采」詹長生:創新循環農業 致富不忘助貧

詹長生是我縣萬秀園生態農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多年以來他堅持紮根農村、自主創業,一步一個腳印,憑藉勤勞、務實、創新、誠信的奮鬥精神,從一名普通的返鄉創業人員逐步成為安徽省苗木行業中的佼佼者,為我縣地方經濟發展和促進貧困勞動力就業增收作出了應有貢獻。

在我縣廣大農村的田間地頭,稻草、秸稈隨處可見。在我縣廣大農村地區,這些農林廢棄物此前一直都被當作燒糞材料處理,對空氣造成的汙染十分嚴重。在別人眼裡一文不值,而在詹長生眼裡,這可是不可多得的寶貝。2011年,詹長生偶然發現油茶苗在長途運輸過程中損壞較多,且苗存活率不高。經過不斷查閱諮詢和試驗研發,並利用母公司在苗木種植上多年以來積累的經驗和技術,根據植物生長環境的需求,按不同物料配比,創新生產出以農林廢棄物為原料的育苗營養缽。這種新型產品具有自儲保水功能,特別適合乾旱少水地區植樹造林,缽體降解後能夠自然生成有機肥,不會造成環境的二次汙染。

「勞模風采」詹長生:創新循環農業 致富不忘助貧
「勞模風采」詹長生:創新循環農業 致富不忘助貧

詹長生說:“它的好處是利於苗木根系生長,不盤根,根系發達,然後草林的存活率大大提高,另外它能夠在土中完全降解,不造成土地汙染,是一款非常環保的產品,現在這個產品除了我家裡自己用以外,系列產品還在向全國推廣投放,目前已銷往25個省市自治區。”

「勞模風采」詹長生:創新循環農業 致富不忘助貧
「勞模風采」詹長生:創新循環農業 致富不忘助貧

在此基礎上,公司通過進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引進技術人才等方式,在農業廢棄物綜合高效利用方面已走在行業前列。通過在萬秀園集團育苗基地的實踐,公司在基質肥生產、輕基質配方、秸稈發酵和容器育苗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已建立有機育苗基質肥、基質肥育苗容器、秸稈育苗缽等系列產品生產體系,每年可生產輕基質育苗容器2億個。目前產品在全省乃至全國範圍內具有很強市場號召力和影響力,深受用戶好評。

「勞模風采」詹長生:創新循環農業 致富不忘助貧

作為一個從太湖大山裡走出來的企業家,詹長生通過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將創新思維融入到傳統農業之中,經過數年的打拼,逐步改變了自己命運,但與此同時,他還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始終把貧困群眾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在他的堅持之下,萬秀園集團將花卉苗木及果蔬種植基地建設與當前的脫貧攻堅工作相結合,與我縣小池、大石等多個鄉鎮的九個村級農業專業合作社簽訂合作協議,通過技術指導、合作培育苗木花卉等方式帶動當地地方經濟發展,促進老百姓增收致富。自扶貧工作計劃實施開展以來,公司已與縣域8個村級集體經濟達成正式合作協議,共計新增產業扶貧基地2060畝,共實施技能培訓3400餘人次,每年解決當地名農民工勞動就業800人,其中貧困戶120餘人,每年支出農民工工資450餘萬元。2019年,公司通過發展花卉苗木產業共計帶動貧困戶2120戶脫貧增收,實現分紅180萬元。這讓很多原本生活困難的貧困戶的生活有了充足的保障。

憑藉踏實肯幹、熱心助人的精神,詹長生先後獲得安慶市勞動模範、縣農村科普帶頭人、農村致富帶頭人以及安徽省林木種苗先進工作者、農民創業帶頭人等光榮稱號。面對沉甸甸的榮譽,他始終保持謙遜務實之心,並希望今後在繼續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同時,繼續為家鄉的脫貧攻堅事業添磚加瓦。

詹長生說:“我十分熱愛花卉苗木產業,我想通過花卉苗木產業,為地方經濟建設做出貢獻,要讓更多的勞動者就業,讓農民增加收入,儘快過上小康生活;同時,我本人在今後也要發揚勞動者吃苦耐勞,勤勤懇懇的精神,深入實際,做大做強產業。”(吳光磊 蘇 勇)

來源:太湖先鋒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