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三伏天坐月子,這9件事情新手媽媽們要牢記

今年的7月12日,是農曆“入伏”

的日子。一年中最最難捱的日子馬上到來,不下雨高溫暴曬,下雨了空氣又潮溼又悶熱……

一些新手媽媽如果趕上三伏天坐月子,有些傳統的媽媽和婆婆守著不讓吹空調、不讓開窗、不讓刷牙、不讓洗澡洗頭,這可是苦了新手媽媽們!

夏季三伏天坐月子,這9件事情新手媽媽們要牢記


伏天坐月子千萬不能“捂”

先來看幾則觸目驚心的新聞吧:

三伏天坐月子,產婦在月子中暑致病致死的悲劇幾乎每年都在上演!


夏季三伏天坐月子,這9件事情新手媽媽們要牢記


夏季三伏天坐月子,這9件事情新手媽媽們要牢記


夏季三伏天坐月子,這9件事情新手媽媽們要牢記

不能洗澡?不能洗頭?不能吹空調?不能開窗?不能吃水果?……這些傳統觀念裡的“不能”,對於暑熱難耐的夏日,簡直堪比滿清十大酷刑啊。

坐月子的目的是在這段剛生產完特殊的時期內,做適度的休養與恢復、恰當的食補與食療,使得子宮大小、身材比例、身體氣血等都得到恢復。這段時間調理得好,也能夠改善自己的體質。

光是燥熱的伏天已經夠難受了,在一些長輩們的“教導”下還要不洗頭、不洗澡、不刷牙……整天油頭滿面,心裡更是煩躁,趕上三伏天坐月子怎麼辦?

其實媽媽們不用擔心,只要與父母輩們進行很好地溝通,把各項事情安排妥當,還是可以很好地坐月子的。

伏天如何合理坐月子?

1、合理膳食

媽媽們在日常生活中,像魚蝦、瘦肉、牛奶、豆漿等食物都富含優良蛋白質,多吃這些食物有利於維持體內蛋白質的平衡,有助於促進乳汁分泌以及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

2、適當運動

產後可以適當下床活動,有利於子宮的恢復及惡露的排除,可促進腸蠕動、防止腸粘連,加強胃腸道功能,增進食慾減少便秘,還可預防褥瘡及靜脈血栓形成,促進膀胱排尿功能的恢復,減少感染。不過不要進行過多地活動,也不要久站、久坐,不可過度疲勞,要保持身體的放鬆。

3、空調的正確打開方式

天氣太熱,不吹空調,媽媽們很容易出現中暑現象。氣溫較高時,是可以開空調的,但是得注意不要直接讓空調對著自己或者寶寶吹。空調將溫度調到26~28℃為佳,風速儘量調小。新媽媽最好穿長袖長褲襪子,以防著涼。

4、洗澡洗頭

如果頭髮很髒了也不敢洗,頭部汙垢堆積會引發皮膚炎症。洗澡時要淋浴,一定要用溫水,時間最好在5分鐘-10分鐘,洗後要立即擦乾。但是如果媽媽是剖腹產的話,一定得等到刀口癒合拆線之後才能淋浴,之前可以稍微用溫水擦洗一下身子。

夏季三伏天坐月子,這9件事情新手媽媽們要牢記

5、可以吃水果

有些老人認為坐月子不能吃水果,否則容易傷牙、傷脾胃,這是大錯特錯的。如果媽媽們胃腸沒有不適的話,可以吃一些蘋果、香蕉、木瓜、奇異果等水果,水果中的營養還可有效防止產婦便秘和中暑。但要注意不要吃特別寒性的水果。

6、保護牙齒

月子裡應特別注意保護牙齒,因為在孕期和分娩過程中體內的鈣質流失比較嚴重,因此餐後要漱口,睡前要刷牙。

7、勤換內衣

三伏天坐月子,由於天氣熱,細菌滋生嚴重,所以產婦的個人衛生尤其重要,要勤洗澡、勤換內衣,注意乳房的護理,保證皮膚清潔乾燥。

8、適當泡腳

月子期間可以適當泡泡腳,有助於身體的清潔和血液循環,去除寒溼,對睡眠有幫助,但是泡腳要避免接觸冷水,泡腳時長15-30分鐘為宜,時間不宜過長,洗完後儘快用毛巾擦乾再穿上乾淨的襪子。

9、主動進行產後恢復

產後恢復的第1階段是最關鍵的,時間為產後的第一個月,也就是月子期。

從長遠來說,月子期要做的並不僅僅只是避免受到傷害,而且應該去主動進行恢復。因為懷寶寶的過程中,媽媽們身體的內臟由於擠壓早就變動了位置,如果不及時使用收腹帶等幫助恢復的話,很容易造成內臟下垂、盆骨鬆弛,要及早進行護理,以免產後留下遺憾。

夏季三伏天坐月子,這9件事情新手媽媽們要牢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