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有一點鋒芒,碰到這四種情況時,就不能一味地忍讓

與人打交道時,忍讓和寬恕是一種美德。但是,我們必須把握一定的限度,在不必要的小事上可以不必斤斤計較,但在原則問題上決不能讓步。

一個人如果不敢堅持原則,為了一時的心安而犧牲根本的東西,就會失去做人的尊嚴和價值。在人們眼中,這樣的人只能是無能的懦夫,只能扮演“受氣袋”的角色。

做人要有一點鋒芒,碰到這四種情況時,就不能一味地忍讓

對惡棍來說,忍讓寬容的言行是噪音,因為他們看不慣良好的教養。有的人得寸進尺,打你三下還不收手,那就是惡棍。這時你應該咬他一口了。

在哲學上,度常被認為是質與量的統一。也就是說,在度的中間,包含了具有量和質的結合;在度的中間,事物的性質在一定範圍之內發生變化,不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而一旦超出了這個度,事物的本質就會出現新的特徵,就像水在100℃之內仍然是水一樣,但一旦煮沸,就會變成氣體。

在採取耐心的策略時,也要有一個度,善良沒錯,過度善良便是錯誤。例如,在下列情況之下,你不能一味地忍讓。

做人要有一點鋒芒,碰到這四種情況時,就不能一味地忍讓

一、下不為例,事不過三

所謂“事不過三”是指人們對同一事物的忍讓和容忍,這種忍讓可以一次、兩次,但決不能一再退讓。忍到一定程度上,必須有所表示,讓對方真正意識到自己的讓步不是害怕和無能,而只是一種寬宏大量。

在日常生活之中,經常有一些人,他們為所欲為,得寸進尺。他們把同事和其他人的寬容視為一種好欺負,可以佔便宜。因此,他們一而再,再而三地步步緊逼。

對待這種人,經過幾次忍讓後,如果看清了其真面目,就不應該再忍讓下去。可以給對方一點顏色看看,勇敢地以恰當的方式捍衛自己的權利。這樣,對方就可以意識到他的不是。當然,這種曉之以厲害的方式方法很多,但目的都是一個,讓對方知道自己的真實態度。

做人要有一點鋒芒,碰到這四種情況時,就不能一味地忍讓

二、當對方得寸進尺時,不可再忍

有些人在侵犯了你的利益和權威後,由於你開始採取容忍的態度,這使之得逞。然而,當這種人得逞後,在利慾的刺激下,使他原來的行為變成了另一件不可接受的事情。

此時,你作為當事人,不能保持一種寬容的態度,必須隨著事物性質的變化而考慮予以反攻和抵抗。

在日常生活中,這種情況經常發生。究其原因,一部分人往往得到了不該得到的利益,使其行為在一種惡性膨脹的邪念的驅動下,由一般越軌行為發展為犯罪。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我們不能就此一味地忍讓。

做人要有一點鋒芒,碰到這四種情況時,就不能一味地忍讓

三、當你處於“絕境”的邊緣時,不可再忍

這種難以忍受的情況通常發生在一些公共場所。有些人認為別人不瞭解自己,之後也很難再見面,所以他們處於一種匿名者的狀態中。

這種狀態往往使人在一定程度之上擺脫了過去所承擔的一些義務和責任,也在一定程度之上放鬆了良心對自己的約束,從而導致做出一些不道德和過激的行為。

很有意思的是,在這種公開場合,有些人還常常抱著一種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儘量少惹麻煩的心態,對一些過激的、咄咄逼人的行為總是一味忍讓。這樣很容易就造成一方咄咄逼人,而另一方卻又息事寧人,創造出一種有利於某些人侵犯心理的不斷膨脹。

然而,正是在這種情況之下,由於一些人的魯莽和任性,也很容易迫使人陷入“絕境”,使他們產生一種忍無可忍的心理。有原則的人知道,要保持自己的骨氣,平時可以把劍插進鞘之中,但需要自衛時,他們會毫不猶豫地拔出來。既然躲不開,還不如趁早解決好。

做人要有一點鋒芒,碰到這四種情況時,就不能一味地忍讓

四、人要適當地有點鋒芒

一個人的行為容易被習慣控制,只要一次屈服,就會一次又一次屈服。在人眼前展現勇氣是一種不可或缺的處世之智,不要成為受氣包。

俗話說:“吃柿子揀軟的捏。”人們常常撒火生氣都會找那些軟弱善良的人。因為大家都知道這不會招致什麼令人擔憂的後果。

在我們四周的環境中,到處都有這樣的受氣者。他們看起來軟弱可欺,最終也必然為人所欺。一個人的表面軟弱,實際上是鼓勵和縱容他人侵犯你的慾望。

我們需要知道保持勇氣的重要性,而不是過分抬高別人。沒有人能超越人性的侷限,領導只是職位高於別人些,權威只是地位帶來的一種表面力量而已。

為了保護自己必要的權利,人都應該有點鋒芒。雖然不需要像刺蝟一樣全副武裝起來,但至少應該讓那些兇猛的動物感到無從下口。

做人要有一點鋒芒,碰到這四種情況時,就不能一味地忍讓

俗話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不是所有的善都被人所感知,所以做人要有一點鋒芒,別讓寬容變為放縱。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漁樵耕讀看生活

追夢路上,讓靈魂發光,寫接地氣有溫度的文字,願給更多的人帶來正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