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強教授炮轟:中小學教育扼殺了中國男孩的勇氣和自信!

關於中小學教育的弊端,鄭強教授在一次講座中明確地說了出來——中小學教育扼殺了中國男孩的勇氣和自信!

前不久,鄭強教授在中央電視臺節目《開講啦》現場,回答一名北大學生的提問——男足為什麼不能像女足一樣厲害——這個問題的時候,又重複了自己的觀點——中小學教育扼殺了男孩子的勇氣和自信。


鄭強教授炮轟:中小學教育扼殺了中國男孩的勇氣和自信!

作為一個高中班主任,覺得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有道理的。只以我帶過的學生為例,舉幾個事實,大家分析是不是如此。

1.我到目前為止,一共帶過6屆學生,當了10年的班主任,每一屆的班幹部都是自我推薦出來的,有勇氣站出來的基本都是女生,班幹部組成絕對的陰盛陽衰。不止我一個班如此,年級其他的班也基本如此,班裡都是女生挑大樑。有什麼活動,也都是女生組織,男生屬於絕對被領導的階層,而且特別的服從女生的領導!

2.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和老師的交流,都是女生佔絕大多數,男生不是都懂了,而是不敢和老師去交流,甚至和同學的這種交流都存在障礙。每次考試,我帶的班都是女生平均分比男生平均分高,而且不是一兩分的差距,有時能高出一大截,前十名裡最多三個男生。女生比男生成績高,這個現象在小學正常,因為知識簡單,女生仔細;但在高中,重點中學的高二高三,這個就不正常了。

3.一些有危險性的,對抗性比較強的活動很多男生不敢去嘗試。在體育選課裡,男生選乒乓球,羽毛球的多;而對抗性強的足球和籃球相對人數較少。但是校園女子足球隊徵召隊員的時候,報名者甚多。不敢從事有危險的運動可能和家長從小的意識灌輸有關。

家長總是說,你還小,不能玩這種危險的活動,或者說,太危險了,我們去玩別的吧。當孩子接收到父母的信息之後,他們也就停止了去嘗試。可能,父母的這種話會暫時保護到孩子,但是,也阻礙了孩子能力的發展,更重要的是讓孩子變得越來越沒有膽量和勇氣。到了初高中這種自我保護的意識已經習慣成自然,這種對身體的過度保護而帶來的性格上膽怯的缺陷,其實比一些不嚴重的外傷更具有損傷性,而且這種性格上的傷害將是終身的,外傷會很快痊癒,性格軟弱卻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變的。

鄭強教授炮轟:中小學教育扼殺了中國男孩的勇氣和自信!

現在的學校教育更欣賞的是循規蹈矩的學生,是聽話的學生,一門心思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最受老師和家長的讚賞。

現在男孩在學校別說調皮一點,就是跑步時說一句:前面怎麼跑這麼慢?就要被班主任停操一週,影響班級評分。要死死地扼壓,不允許活潑、不允許天性、不允許任何“出格”,不允許製造任何“麻煩”……,永遠固定在課桌前,學、學、學!不停地學,體育課停上!給老師長分、長分、長臉、長臉……男孩子的稜角都被磨平了!缺乏男孩子該有的膽量和勇氣!

中國的基礎教育做的是世界上最好的,這舉世公認;但為什麼中國學生到了研究生以後,能力比歐美學生要差許多,為什麼中國的諾貝爾獎人數,尤其是理化獲獎人數比鄰國的日本還要差上許多。可能正是因為缺少了探索和實踐的精神吧!

鄭強教授炮轟:中小學教育扼殺了中國男孩的勇氣和自信!

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有六大解放:(一)、解放兒童的頭腦,使之能思;(二)、解放兒童的雙手,使之能幹;(三)、解放兒童的眼睛,使之能看;(四)、解放兒童的嘴,使之能講;(五)、解放兒童的空間,使之能接觸大自然和社會;(六)、解放兒童的時間。

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應該有一種旁觀者的意識,讓孩子有自己做事情的機會,玩什麼,怎麼玩成人不要過多地參與其中,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從而增強孩子的信心,培養孩子的能力,孩子在玩的過程中,知道如何避免可能出現的危險,享受各種遊戲帶來的快樂。成人應當鬆開對孩子的束縛,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去體驗去闖蕩,以增加他們對自己的自信心。

鄭強教授炮轟:中小學教育扼殺了中國男孩的勇氣和自信!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也不應該把他前面的障礙和荊棘清除,讓孩子有機會去探索和實踐對他未來的發展是更有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