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趣事

我生長在農村,父母是土生土長的農民,父母善良勤勞,儘管每天都是早出晚歸的勞動,日子還是過的緊巴巴的。我有個哥哥比我年長2歲,不愛吱聲,老實巴交的性格。我是父母和親戚口中的厲害丫頭,從小不吃虧,用奶奶的話說我是針扎火燎的厲害,不是省油的燈,我還蠻喜歡我的性格“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嘛。

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我深刻的記得8歲的時候爸爸媽媽去農田幹活,太陽落山了,爸媽還沒回來,我用大鍋蒸好米飯,開始了第一次做菜———炒土豆絲,土豆絲切的很粗,我放了好多豆油,爆了蔥花,炒了有大概2到3分鐘的樣子,屋裡飄著菜香味,我興奮的擺好碗筷等著爸媽回來吃飯,我依稀記得爸媽把飯送入口中笑容由甜美到僵硬,最後為難的說句,菜盛早了,我嚐了嚐根本沒熟。我哭了,哭的很傷心,心想白瞎這麼多油了。

上小學的路很遠,去的路程就有3里路,一個來回要走上6里路。上學的路上會路過村屯還有很長一段林蔭小路,那個時候也沒有販賣小孩的人販子,我們都是自己上學,上一年級是8歲,背個大書包,和一群小夥伴們蹦蹦跳跳的,開心極了。

上小學的時候我學習不是拔尖的,但性格大大咧咧,愛說愛笑,人緣混的不錯,大家都愛隨我玩,哪人多哪就會有我的影子;反倒是哥哥比我大一屆,性格內向總挨欺負,讓我操碎了心,不是自己站在教室的窗戶前,就是被幾個調皮同班的男生言語奚落著,有次我看到了飛奔過去,衝著奚落哥哥的小男生就推,對方沒站穩,差點沒跌倒,對方剛要說什麼,我一頓狂喊來了幾個我的同學,對方一小撮人嘟囔著好男不和女鬥走開了。我見不得哥哥在外受欺負,但是在家裡我也是沒少欺負他,因為我們只差一歲,天天生活在一起,哪能沒有摩擦,哥哥幹活慢,我幹活快,家裡的活雖然總是分工幹,但是我每次看他落下我又忍不住去幫忙,幹完活後又覺得自己吃虧了,我就會推哥哥,兩個人總是打起來,媽媽每次都氣的掐完哥哥,又掐我,之後我們又少不了一起跪磚頭,一跪就是半個小時,跪磚頭時我們還是不消停,接著又打起來,在追加半個小時,最後腿都跪的直不起來。

小時候不喜歡夏天的下雨天,路上太泥濘了深一腳,淺一腳的,也沒有雨衣和傘,我們就只能蒙個朔料袋,別小瞧這個袋子,這個袋子很大的,戴上可以遮到腰間的位置,估計城裡的80後是想象不出來的,我們戴的雨袋是化肥袋子的裡襯。小時候的冬天我是又愛又恨,冬天特別冷,我的手腳一到冬天就會生凍瘡,爛的一塊一塊的。我家就住在山旁邊,冬天雪下特別厚,待雪凍住後,我們這些小夥伴就會不約而同的跑到山坡上挖很多雪洞,在雪洞裡爬來爬去。打雪仗,雪爬犁,抽冰嘎那都是我們經常玩遊戲。

小時候還有趣事,當然最甜還是小時候吃的羅羅和酸得好,雖然一週只能吃一次,那味道現在還記憶猶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