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山西首富身家百亿,如今却成老赖?"从中我明白了三个道理

2003年,年仅22岁儿子李兆会临危受命接手海鑫集团,成为海鑫集团董事长,当时身家为40亿;2008年,27岁的李兆会以125亿身家成为最年轻的山西首富;2014年,李兆会的豪言("公司是我父亲的,不能让它败在我手里")败破,海鑫钢铁破产;2017年,公司资不抵债,李兆会被限制出境;2018年,李兆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成为老赖。

一、 花钱无节制,挥金如土,豪掷千金娶女星,为他财富的缩水和事业的衰败埋下了隐患。

2006年元旦前夕,李兆会先后安排海鑫副处以上干部家属140余人先后分两批进行到海南的为期六日五夜的观光旅游,旅游期间,公司承担全部费用。这种罕见的大手笔,李兆会被称为当年度最壕的老板!

2010年1月25日,李兆会迎娶影视明星车晓,婚礼场面极尽奢华。迎亲的婚车就多达200辆(每辆造价都超过200万元),头车更是价值800多万元的劳斯莱斯;大摆婚宴600多桌,给公司的每个员工都发500元的红包;当天除了公司近1万名员工到场祝贺外,还有京晋等地三千余名政商各界人士前来捧场;北京聘请婚庆公司将整个现场布置的比春节还热闹,婚礼场面甚是排场和浩大,婚礼总造价500万元。

李兆会迎娶车晓

这场声势浩大的婚礼只维持了一年多,两人就离婚了。传闻李兆会还为这段短暂的婚姻支付了3亿元的天价"分手费"。

人家花钱就这么任性,你不服?人家可以拿钱砸服你!

再有钱的人也吃不住你可劲地"造"。要面子,图排场,花钱如流水,这样长久下去最终会入不敷出。

拳王泰森,他打一场拳击比赛就能赚取3000多万美金,曾经身价4亿美元,但由于其挥霍无度等原因使其在10年间败光了其所有的家产。

即使你有再多的钱,如果你一直无节制地大把大把的花钱而不考虑长远的话,你总有"坐吃山空"的一天。

二、 不务"正业",醉心"资本运作",导致公司资金链断裂,公司停产倒闭。

与父亲(李海仓)潜心发展实业经济不同,国外留学归来的李兆会热衷于投资,从2004年开始,他便玩起了"资本运作"。

资本运作来钱很快,仅3年时间,他就通过投资民生银行、兴业证券等,先后获利42多亿,前几单丰硕的成果使得李兆会更加醉心于"资本运作"。

从2004到2014年的前后十年间,海鑫钢铁成了李兆会游戏资本市场的提款机,他不断从海鑫钢铁抽血输向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作。

沉迷资本市场的他从此再无心恋战钢铁实业,此后一系列的大手笔如购买中国铝业、太钢不锈等上市公司股权,但均反响平平。

后因资金链断裂、债务危机、拖欠工人工资、炼铁炉陆续停产等系列危机,海鑫钢铁在2014年3月19日全面停产。

李兆会沉思图

海鑫钢铁为李兆会的立身之本,他在接手海鑫钢铁后却本末倒置,舍本求末,一直从海鑫钢铁中抽"血"去炒股,一心醉心于资本运作,虽然有所获利,但却阻碍了本身实体业的发展,导致其在后来的竞争中频频失利,为海鑫钢铁的倒闭破产敲响了警钟。

对于一个正常运行的企业而言,资本运作固然重要,但踏踏实实做实业更重要。

一味地弃实求虚,资本运作迟早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所做的实业也会因被忽略而停止不前甚至关停倒闭。

三、 仓促接班,经验缺乏,公司疏于打理,管理出现"真空",造成群龙无首,公司运转不畅、负债累累,最终轰然倒塌。

2003年1月,海鑫钢铁原董事长李海仓被枪杀,当时他22岁的儿子李兆会正在国外大学读书,尚未毕业。

在“老掌门”爷爷李作喜的力主下,李兆会只能中断学业,在内无心腹、外无援助的情况下,仓促接班海鑫钢铁。

李兆会为了有效控制权力,在接手海鑫钢铁的2年间,先后将公司有才能总经理和副董事长排挤出海鑫权力层,完成了自己对海鑫钢铁的绝对控制。

李兆会本身对公司管理缺乏经验,在公司他重用的人又缺乏才干,在公司经营效益不佳后他重用的人又先后陆续离开公司,而李兆会自身又醉心于"资本运作",对公司的事不闻不问,致使公司的管理出现"真空",任由其无序发展,亏损严重、负债累累,最终踏上破产倒闭的不归路。

经营一个实体企业自身缺醉心于"炒股","资本运作"。对接手的实体企业基本不闻不问,不管不顾,只是一味地从中"抽血"去股市里资本运作,任其自生自灭,这样的实体企业必然只能是死路一条!

一个人有时候即使你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你都未必能做的很好,而更何况你对一个庞大的实体企业置之不理,任其自由发展,其后果可想而知!

"创业难,守业更难"。父辈们辛辛苦苦打的江山,儿孙们肆意挥霍败光的不在少数。

人们拥有财富时要意识到财富的来之不易,我要珍惜它,要呵护它,浇灌它。

财富浇灌图

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它,任意挥霍,随性而为,一味地走捷径,赚快钱,败光万贯家财是迟早的事;

拥有财富就要好好珍惜它,要对其进行合理的理财和科学的规划,使你的财富能稳步增长,使得你的财富能得以延续和传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