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佛印與蘇軾的故事哪些是真的?

企業文化交流


宋代名士蘇軾與得道高僧佛印是好朋友。兩人經常一起參禪,打坐,吟詩作畫。

有一天,兩個人又一起打坐。蘇軾笑咪咪對佛印說;你看看我現在這個樣子像什麼?佛印爽快的說;我看你像一座佛像。蘇軾聽後開心的大笑,隨後說那你知道我看你像什麼嗎?佛印問你看我像什麼?蘇軾回答說我看你坐在地下好像一灘屎。佛印聽後哈哈大笑起來,並不在意什麼。

蘇軾的妹妹得知這件事後笑著對蘇軾說,人心裡想什麼眼裡就會見到什麼。蘇軾聽後很是信服急忙點頭妹妹說得甚是有理。正如互聯網高速發達的現代,對網絡的爭議也是見心見性。對微信用戶間對發不發朋友圈的看法,也是仁者見仁見智,其實這所有的看法都出於你的心,這與發與不發沒多大關係。凡事拋開事物的表象看事物的內在,能夠時常觀心內省的人很可貴。

我們生活在一個競爭激烈,為生活 ,為責任 ,為夢想,每個人都在各自的軌道上,似陀螺一樣旋轉著。以至於我們沒有時間停下我們奔跑疲憊的腳步,安靜下來,重新迴歸到光陰的源頭。靜下心來觀觀自己的內心。同時也給自己的心靈洗洗澡,更要問問自己的心真正需要些什麼。滋養我們的心總比花高價買一些效果並沒有多大效果的化妝品更划算些。用真 善 美來孕育自己高傲的風骨,獨立行走在這紛亂的世界中,有別與這個世界的汙濁,清清爽爽的度光陰。

蘇軾與佛印的故事雖然已經久遠,但是這故事帶給我們的啟迪卻是永遠的。擁有一顆陽光般純淨的內心,永遠會是我們今世的一筆寶貴無形的財富,這財富是任何人奪不去的。它會伴隨我們人生的使末,不曾背叛不曾離去。


飛哥說史


蘇東坡與佛印和尚的故事很多,剛才看大家的幾個回答很接近,我這裡說幾個出自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的故事,應該正史一點,就不是民間傳說了。

裡面的兩個故事其實都蠻有哲理的。

一,求人不如求己。蘇東坡和佛印去一座寺院遊玩。在前殿,他們看見兩個面貌猙獰可怕的巨大金剛像——一般認為能伏怪降魔,放在門口當然是把守大門的。

蘇東坡問:“這兩尊佛,哪一個重要?”

佛印回答:“當然是拳頭大的那個。”

到了內殿,他倆看見觀音像,手持一串念珠。

蘇東坡問:“觀音自己是佛,還數手裡那些念珠何用?”

佛印回答:“呃,她也是像普通人一樣禱告求佛呀。”

蘇東坡又問:“她向誰禱告?”

“向她自己禱告。”

東坡又問:“這是何故?她是觀音菩薩,為什麼向自己禱告?”

佛印說:“你知道,求人難,求人不如求己呀!”

所以,大家要知道,這個觀音菩薩 求人不如求己的故事,應該是出自蘇東坡與佛印的對話。

接下來的一段,是用來說明蘇東坡先生的慈悲胸懷的。

他倆又看見佛桌上有一本禱告用的佛經。蘇東坡看見有一條禱告文句:“咒咀諸毒藥,願借觀音力。存心害人者,自己遭毒斃。”

蘇東坡說:“這荒唐!佛心慈悲,怎肯移害某甲之心去害某乙,若真如此,佛便不慈悲了。”

他請準改正此一禱告文句,提筆刪改如下:“咒咀諸毒藥,願借觀音力。害人與對方,兩家都無事。”

二,僧對鳥。

“鳥”這個字有一個意思,在中國俚語中頗為不雅。蘇東坡想用此一字開佛印的玩笑。蘇東坡說:“古代詩人常將‘僧’與‘鳥’在詩中相對。舉例說吧:‘時聞啄木鳥,疑是叩門僧。’還有:‘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我佩服古人以‘僧’對‘鳥’的聰明。”

佛印說:“這就是我為何以‘僧’的身份與汝相對而坐的理由了。”二人遂相視而笑。


在蘇東坡與佛印的故事裡,佛印鬥智總是勝過了蘇東坡,其實有點可疑,因為蘇東坡這麼聰明,除非這些故事是佛印他自己編的。


話說,佛印出家和蘇東坡有關聯,因為佛印家裡很富有,他也沒有打算出家為僧的。在宋朝皇帝對佛教徒賜予接見的時候,蘇東坡把佛印推薦上去,而佛印在皇帝面前就說自己對佛教有多麼多麼虔誠的信仰。皇帝看好佛印,就說佛印若肯出家為僧,就賜他一個度牒。佛印當時進退兩難,只好答應出家。其實,他的生活與和尚出家苦修的生活相去甚遠,比如在黃州,他乘騾出行,後面有一隊僕從侍候。


翻倍小螞蟻


蘇軾不僅是“千古第一才子”,他的機智與灑脫也是無人能及的。蘇東坡雅量高致、涉獵廣泛,各行各業、各個地方的朋友他都有,可謂是走到哪裡紅遍哪裡。

蘇東坡就有一個很要好的佛教朋友,得道高僧,在中學課本里面我們學過,他的名字叫——佛印。

蘇東坡和佛印的關係可謂非同一般,從他們的鬥智玩笑就可以看得出來,這是一對無話不說、心存坦蕩的夥伴。

1、“禿驢何在?東坡吃草。”

蘇東坡去找佛印,進門就大喊:“禿驢(佛印)何在?”結果佛印的一個小和尚直接把蘇東坡虐了,他回答:“(在)東坡吃草。”

2、“水流東坡詩!狗啃河上骨!”

蘇東坡、佛印遊瘦西湖,佛印將寫有蘇東坡詩的扇子扔入湖中,並吟道:“水流東坡詩(屍)!”

蘇東坡略微一愣,馬上指著岸邊一條正在啃骨頭的狗回擊道:“狗啃河上(和尚)骨!”

3、“心中有佛,所見皆佛。”

蘇東坡調侃佛印:你看我像什麼?

佛印老實,回答說:你像一尊佛。

蘇東坡早就想好了答案,又問佛印:你知道在我眼裡,你像什麼嗎?

蘇東坡緊接著說:像一堆牛糞(佛印很胖)。

佛印笑而不答。蘇東坡回家向妹妹蘇小妹炫耀,結果反被妹妹笑話了,蘇小妹說:“心中有佛,所見皆佛,人家看到的都是佛,而你看到的卻是牛糞,到底誰贏了?”蘇東坡頓時尷尬萬分。

4、“向陽門第春常在,積善人家慶有餘。”

佛印在家吃魚,蘇東坡突然到訪,佛印急忙將魚藏到罄裡,蘇東坡聞到魚香,也不明說,直接問佛印“向陽門第春常在”的下一句是什麼?

佛印回答“積善人家慶有餘”。蘇東坡這才說:既然“積善人家慶(罄)有餘(魚)”為什麼不拿出來共享呢?說得佛印羞愧滿面。

5、吃“半魯”

蘇東坡請佛印吃魚,卻說成吃“半魯”(魯上半部為魚),弄得佛印半天沒反應過來;

第二天,佛印也說請蘇東坡吃“半魯”,結果讓蘇東坡在院子裡曬了半天太陽,他說的“半魯”原來是“魯”字的下半部。

6、“蘇”字得魚

這回是蘇東坡吃魚,佛印到訪,蘇東坡將魚藏在書架上。佛印問蘇東坡“蘇”字該怎麼寫?蘇東坡按實說。

佛印問能否將草頭下面的魚移動位置呢?蘇東坡說不能。佛印便說那為什麼你要將魚放到書架上呢?蘇東坡只有將魚拿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