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抵制,“OPEC+”会议未达成减产协议

墨西哥抵制,“OPEC+”会议未达成减产协议

   “欧佩克+”会议未达成减产协议

  根据沙特当地多家媒体的报道,当地时间4月9日,“欧佩克+”视频会议经过7个多小时的磋商,已达成初步减产意向。减产协议有效期为两年,后续减产计划将逐步实施。首阶段自2020年5月1日起,减产1000万桶/日,为期两个月;自2020年7月起减产800万桶/日至12月;自2021年1月起减产600万桶/日至2022年4月。

  不过,声明没有提及非欧佩克+国家的减产情况,欧佩克+下一次会议将于2020年6月10日举行。而更令市场揪心的是,因墨西哥抵制,欧佩克+目前未能达成最终协议,周五将继续谈判。欧佩克代表也表示,OPEC+不会在没有墨西哥的情况下削减石油产量。墨西哥能源部长称,墨西哥准备好减产仅10万桶/天。而沙特俄罗斯对五月开始减产1000万桶已达成一致。

  俄罗斯总统新闻办公室随后也发表声明证实,普京、特朗普和萨尔曼已经讨论了石油市场情况,他们希望协调一致稳定石油市场,并将价格波动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不过此次“欧佩克+”会议充满变数,正式会议上并未达成最终协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援引两位消息人士的话称,欧佩克成员国之一墨西哥开始不同意签署新减产协议,甚至还退出会议谈判。

  “欧佩克+”代表在会议结束后表示,希望说服墨西哥在10日重返减产协议谈判。如果没有墨西哥参与,“欧佩克+”将不会减产,还称不会在10日举行新的会议,当天只有G20能源部长会议。

  哈萨克斯坦能源部新闻办公室在一份声明中也证实,“欧佩克+”未能在9日会谈结束前达成一致,但哈萨克斯坦希望未来能达成一致。“各方经过了11个小时的谈判,仍未能达成任何协议。哈萨克斯坦希望未来能就减产达成共识,这将对石油行业产生积极影响。”

  欧佩克代表称,根据新版欧佩克+石油减产协议,伊拉克将减产石油106万桶/日。在5-6月份欧佩克+的1000万桶/日减产幅度里,欧佩克产油国将承担60%,欧佩克的盟友们将承担其余的减产目标。

  在欧佩克+会议后,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现在几乎没有空间来储存开采的石油,我与沙特和俄罗斯领导人之间的通话情况非常不错。沙俄两国可能会在4月9日或4月10日宣布其决定。特朗普称明天会看到能源和航空的大消息。

  此前据国际能源署预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目前国际原油市场每天供应过剩量约在2500万桶。能源分析机构Rystad Energy预计,今年4月,全球原油供应过剩量达2180万桶/日,预计5月供应过剩量仍有1950万桶/日。

  据央视财经报道,有分析师指出,尽管在供需上,1000万桶每天的减产会在短期内帮助平衡供应过量的现状,但对于市场来说,这仍然是让人失望的,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需求疲软,使得供求基本面完全失衡。

  数天前,国际能源署负责人法提赫·比罗尔也曾在一次采访中指出,即使减产1000万桶,在第二季度,我们很可能会看到每天库存增加超过1500万桶。但他同时强调,即使达到了宣布的每天减产1000万桶的水平,这也只是一个好的开端,并有助于给我们争取一些时间。

  超低油价长远对产油国均不利

  目前,市场将关注点聚焦于周五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成员国能源部长会议,以观是否能在全球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振油价。

  代表们称,除欧佩克+减产外,该联盟还将寻求推动二十国集团减产最多500万桶/日。尚不清楚欧佩克+的减产是否要视G20减产与否而定。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即便各方期望达成减产提振油价,但仍然面临不确定因素。

  对于沙特等产油国而言,财政平衡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天风证券研报指出,沙特政府通过SAMA持有的外储已经持续多年消耗,家底已经不厚。如果油价维持在30美金水平,沙特政府的外储子弹将在2020年底基本耗光,将不得不面对政府需要大幅增加举债,甚至国家财政破产的威胁。

  低油价着实让一些产油国和生产商难熬,油价暴跌让美国石油行业遭受了巨大的损失。4月1日,美国页岩油企业怀廷石油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成为3月国际油价暴跌以来首家破产的美国大型页岩油厂商。

  分析普遍认为,由于页岩油成本较高,低油价将导致更多页岩油企业破产。根据研究公司Rystad Energy的数据,只有16家美国页岩油公司在生产成本低于每桶35美元的情况下还继续维持油田运营,而仅有5家公司勉强还能在油价31美元时赚钱。并且,油价低位运行将导致美国能源企业高收益债券年度违约率提升。

  提振油价成为了产油国当前最为急迫的诉求。近期,由中国石油企业协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带一路能源贸易与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编撰的《中国油气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报告蓝皮书(2019-2020)》预测,从长远来看,超低油价对包括美国在内的产油国均不利,价格战难以持续,未来维也纳联盟重回谈判桌、油价修补暴跌缺口重拾升势仍可期待。

  但产油国之间的分歧也亟待解决。在本次“欧佩克+”视频会议召开前,沙特和俄罗斯已暗示,他们是否同意大幅度减产,要看美国及其他非OPEC+国家是否也加入行动。


墨西哥抵制,“OPEC+”会议未达成减产协议

  美国是否加入减产?

  在此次会议召开之前,全球产油大国的关系扑朔迷离。即便在会议召开期间,墨西哥一度拒绝减产协议,直到最后才投出了赞成票。

  此前,沙特曾表示包括美国、加拿大和巴西等G20组织的大型产油国都加入减产协议,沙特才会同意合作;俄罗斯表示,已准备好与美国和OPEC一起大幅减产1000万桶/日,俄罗斯还称,如果美国愿意减产,俄也愿意削减10%产量。

  如果沙特和俄罗斯说服美国,达成的减产协议将是历史上覆盖范围最广、最有影响力的“OPEC++”减产协议。

  尽管美国国内有非常严格的反垄断法、反托拉斯法,联邦政府无权要求生产商进行减产,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无法对国内产量进行管理。

  实际上,美国州政府下的监管机构有发放勘探许可证、召开听证会、建议生产商减产的权力,以德州铁路委员会为例,该组织就拥有对企业进行配额制生产管理的权力。

  可能的结果,一是美国以模糊的口径表态减产,比如以页岩油平均资本支出下降多少、或者比预期产量减少多少来作为减产依据。

  二是部分州参与减产,类似于去年加拿大阿尔伯塔省油砂生产商减产的方式,比较可能的州是德克萨斯州和北达科达州。  

  然而,美国总统特朗普对美国是否减产态度暧昧,没有要求国内生产商减产的意愿,强调“相信市场调节,减产将会自动发生”,不愿作出具体承诺。美国能源部本周也称,美国原油产量已经在政府没有采取行动的情况下下降。

  有分析认为,特朗普及美国能源部对各州的石油公司管理能力有限,难以强制要求美国油企减产,这也是其不愿作出承诺的原因。

  市场情绪或难以扭转

  即便美国最终同意减产,市场上达成了一份超乎以往的减产协议,也并不意味着原油市场的现状会在短期内得以扭转。

  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多数国家采取严格的封国封城举措,当前全球有超过30亿人隔离在家,多家航空公司削减70%以上运力,欧洲90%以上的飞机已停飞。

  有机构预计4月份全球石油需求大幅下降2000万桶/日左右,全年石油需求大幅下滑,同比负增长300-350万桶/日左右。

  短期内,新冠疫情下的石油需求大幅萎缩仍是现阶段石油市场的核心矛盾。

  同时,全球石油库存快速攀升,库容即将耗尽。国际能源署(IEA)表示,供应减少1000万桶/日不足以抵消石油需求的大幅下降,预计二季度全球石油库存仍将增加1500万桶/日。

  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原油价格或许能够在短时间内走出低谷,但从中长期走势看,依然取决于疫情对需求带来的影响。

墨西哥抵制,“OPEC+”会议未达成减产协议

  达成减产协议谁是关键?

  从OPEC成员国到俄罗斯、美国加拿大等主要产油国都希望确定减产协议,但是怎么减?怎么合作?过去几天,各方依旧在扯皮。

  那么,本次会议要各方达成1000万桶的日减产量甚至更多,哪方才是关键?

  在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看来,虽然美国可能会有自己的立场,但还是沙特的态度比较重要,因为沙特在整个OPEC里面,沙特的引领作用还是比较强的。疫情已经导致全球大面积停工、停产,石油的供给和需求已经完严重错位,那么这个时候如果不采取现实理智的态度,对产油国未来的发展应该是特别不利的。

  而另一个关键方俄罗斯,会前已经放出消息称,愿意最多减产200万桶一天,但外界普遍认为,要俄罗斯合作,可能还需要美国释放善意,取消部分对俄制裁。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姜毅认为,这一次俄罗斯之所以下定决心要打这场“石油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过去几年美国不参加减产协议,不断挤压传统能源出口国市场份额的不满。俄罗斯想利用这一次机会,强迫美国加入到减产的计划中去,不管减产多少,但是美国首先在这方面要有一个态度。至于说要求取消制裁,应该属于节外生枝了,从目前双方交流的情况来看,并没有讨论到这个问题,俄罗斯恐怕现在也不想节外生枝,把问题进一步复杂化。

  原油市场等待疫情好转信号

  多位分析师指出,目前协议的削减幅度可能太少,并且为时已晚,无法抵抗世界范围内油耗的急剧下降。受此消息影响,此前一度猛涨的美股油气股又纷纷回落,一度站上高点的原油也扭转盘中大幅上涨走势,尾盘跳水重挫。

  欧佩克+文件显示,预计2020年全球原油需求萎缩680万桶/日,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原油需求下降1200万桶/日,此外原油储存能力也将在短时间内达到极限。

  高盛(Goldman Sachs)分析师在周四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每日1000万桶的总体削减量是不够的,仍需要在自愿减产的基础上,采取必要的限价措施。高盛还预计,4月初时,全球石油需求将比之前下降2600万桶,这将是全球消费的25%。

  钟健指出,高盛的这个预测并不是夸大其词,从现有的数据中已经看到,美国长久不衰的汽油消费,已从3月上旬的950余万桶/日急速下降至月底时的660万桶,下降幅度已超过了30%。

  金联创原油高级分析师奚佳蕊告诉第一财经,减产协议未达预期,让市场的心态产生落差,导致原油价格出现了一定的下滑。“但不管怎么样,这毕竟是减产,所以后续对油价肯定是会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现在的关键还是全球疫情在主导市场心态。”

  奚佳蕊分析认为,特朗普此前表示,未来两周美国疫情将会达到最严峻的阶段,这个阶段之后,如果疫情出现好转,叠加今日的减产协议效果,油价应该会回升到30美元左右。

  美国参与将推动减产效果

  在此次会议中,伊拉克石油部长提出,应当公正平等地分配减产份额。在2019年的原油减产过程中,俄罗斯一度因为减产配额的计算问题而与其他OPEC产油国产生过分歧,因此在本轮原油减产过程中,后续减产的落实情况也需要关注。

  而美国方面,尽管美国能源部长布鲁耶特预计美国产油商也将减产,但是由于美国政府没有管控原油产量的机制,所以美方并未提出减产协议,这或许将成为影响减产计划的一个不确定因素。这一次沙特与俄罗斯间之所以下定决心要打这场“石油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过去几年的OPEC减产过程中,由于美国不参加减产协议、不断侵占传统能源出口国市场份额的不满。俄罗斯此前试图想利用这一次价格战来打压美国页岩油,并迫使美国加入到减产体系中,但目前来看这一目标似乎未能全部达成。

  金联创有限公司副总裁、石油首席研究员钟健表示,在面临20余美元的极端低价时期,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已到生死存亡的最后一刻,因此美国的参与是关键。

  “当油价急摔在20美元的极端低价时,我们才发现,经营风险最脆弱的竟是美国的中小型页岩油生产商。与沙特、俄罗斯有国家背景的石油公司相比,在市场大动荡之时,这些私有资本的中小生产商的抗打击力、抗风险力竟然如此低下。”钟健说道,尤其是这些中小页岩油生产商普遍进入了今后4年的还债高峰期,低价亏损违约这将有可能引发美国的金融危机。

  目前,尽管美国政府没有管控原油产量,但严峻的现实以及疫情的影响,已经逼迫页岩油生产商自发行动起来。美国能源信息(EIA)最新公布的《短期能源展望》预计,美国2020年的原油产量将降至1180万桶/日,较2019年减少约50万桶/日。若预测最终成真,这将是美国2016年以来原油产量的首次减少。与此同时,需求减少将导致美国石油库存在几周内将达到历史新高。

  奚佳蕊认为,美国达成减产协议的意愿和成功性都很大,从上周的美国原油数据来看,美国的原油已经开始出现减产的情况,再加上之前美国的页岩油商出现破产,低油价对美国页岩油产业伤害非常大。

  今天(4月10日,周五)还会继续谈判开会,美国、加拿大等国可能会加入,在此基础上,美国、加拿大的减产份额,对油市的提振作用肯定要比昨天OPEC+会议的效果更好。”奚佳蕊预测美国的减产规模可能会达到100万桶/日左右。

  本次原油减产的最终细节预计将在周五的G20会议之后宣布。

  声明:易昇证券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学习交流探讨用,非投资建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