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涉黄?小红书的“左右为难”

再涉黄?小红书的“左右为难”

来源:中访网关注

在所谓的“涉黄”中,小红书也是受害者,但也暴露出了小红书的内容隐患。无论内容生态建设,还是盈利模式的建立上,小红书都面临着“左右为难”。

小红书两次涉黄事件始末

近日,小红书被媒体报道再次涉黄引关注。对此小红书回应:平台核查出其中有一例有低俗内容导流行为的账号,此前已封禁;其他相关用户的笔记内容、互动评论等信息均不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也未发现涉黄;针对举报中提及用户在第三方平台涉黄行为,小红书平台已将信息提交相关管理部门。

根据回应内容来看,作为运营方的企业本身没有任何涉黄的意愿和行为,但平台在运营方负有审核责任的情况下出现了不合规内容却是不争的事实。而所谓其用户在第三方平台涉黄,则说明违法人员通过小红书平台导流到第三方平台后发布“涉黄信息”,小红书平台本身也并非毫无干系。

值得注意的是,小红书去年曾因为内容严重违规被下架。

2019年7月29日,小红书App突遭下架,在华为、魅族等各大安卓应用商店中无法下载。事发后,网上传言小红书被下架原因:涉黄。7月31日,小红书因涉黄被下架一度冲上了热搜。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黄伟律师认为:小红书App遭集体下架,涉及的主要问题很可能是虚假笔记信息,特别是一些涉及医疗美容等人体健康的虚假信息泛滥,还有平台上部分用户带有暗示内容的涉黄涉毒信息。这些信息虽然都是由平台的使用者上传,但是小红书并没有投入相匹配的资源在其范围内进行治理和核查。

8月1日凌晨,小红书就下架一事发布官方声明:针对APP被各大应用商店下架,将自查自纠,对站内内容全面排查、整改。

小红书内容生态的“两难”

据媒体统计,小红书收到不少于19次行政处罚,其中大多是因涉及虚假宣传。除了著名的“涉黄”事件,小红书多次被媒体曝出存在虚假笔记、烟草广告、售卖违禁药等乱象。去年12月23日,央视《朝闻天下》点名批评小红书等电商平台上有刷评论、刷点赞等违规行为,并因此孕育而生了一系列的黑色产业链。

为此,小红书从平台规则、用户监督、技术手段等方面升级了其内容治理。但是这些举措并没有根除内容违规,却反而“误伤”了友军。

2019年,小红书在舆论风口中推出《品牌合作人平台升级说明》,解约、取消品牌合作人资格、扣掉积分,一批粉丝量和笔记量不足要求的KOL被迫下线。据不完全统计,原本过万的KOL经平台清理后已锐减至5000。今年9月,针对平台虚假推广愈发严重,小红书又推出啄木鸟计划,因误杀操作遭到平台内容创作者的声讨。

作为社区平台,小红书内容来源于UGC。在网络“人口红利”完全消退的今天,每一个内容生产者都面临着“流量焦虑”,因为所谓的“涉黄”问题固然极少数,但是不少内容生产者为了流量“打擦边球”在所难免,而所刷量问题更是所有电商平台都无法根治的行为。

因此,在内容生态建设方面,一方面小红书需要鼓励海量的用户产生UGC内容,另一方面这带来了内容监管难题。严厉监管会误伤友军、打击创作者热情,放松监管则放大了违规风险,且无论多严的监管都有一定概率产生漏网之鱼。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也为小红书埋下了内容合规的隐患,在小红书以后的发展中或时不时爆发。

盈利问题难解

在国内,顶级的网络社区,前有天涯、西祠,现有小红书、虎扑、知乎,过去或者现在都曾广受欢迎,但截止目前没有任何一家实现过持续性盈利。

小红书曾探索过自建电商、线上线下一体全渠道联动等变现方式,但到目前为止都没有获得成功,其线下门店不得不关门收场。

究其原因,是其电商与营销、内容与广告之间天然具有“矛盾”。小红书的创始人和高管团队也曾多次对外表示小红书是“社区”,是“游乐场”,“不是电商”。一旦社区介入过多广告信息或售卖功能,就会伤害其“种草”属性,进而影响其内容的公信力。但是,不发广告、电商,小红书的盈利又无从谈起,这是其又一个两难选择。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今年双11启动前夕,小红书悄悄启动了一个内测,站内的笔记可以添加淘宝商品链接了。小红书面向自身投资人阿里系开放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全面向淘宝开放链接商品的入口,小红书很可能会沦为淘系生态的其中一个组成部分——通过抽成佣金的方式变成一个超大型的淘宝客,1亿月活用户最终的成交将被吸入淘宝。这种方式或可快速带来收益,但无异于饮鸩止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