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出版67年,译成250种语言,销量2亿的童书,治愈无数成人心灵

《小王子》是法国著名作家万托安·德·圣埃克苏佩创作的一部优秀儿童短篇小说。

书中讲述了飞行员“我”在沙漠中,结识了一个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

他向“我”讲述了漫游六个星球的所见所闻,和心中的疑惑。“我”无法回答。是狐狸让小王子懂得爱和付出的意义,以及用心去感受一切的意义和价值,治愈了他心灵的伤痛和孤独。

一本出版67年,译成250种语言,销量2亿的童书,治愈无数成人心灵

《小王子》让成年人看到自己的弱点,找回童真的自己。下面我们就和小王子来一次心灵净化之旅。

1

小王子所生活的小星球,只有三座不到膝盖高的火山,和一些单瓣花。一天,飘来一颗玫瑰花种子,发芽成长,开出了漂亮的玫瑰花。小王子欣喜地用心呵护。

一本出版67年,译成250种语言,销量2亿的童书,治愈无数成人心灵


一本出版67年,译成250种语言,销量2亿的童书,治愈无数成人心灵


可玫瑰花很骄傲,借着小王子的喜欢,故意折磨小王子。小王子伤心地离开星球,去其他星球漫游。

一本出版67年,译成250种语言,销量2亿的童书,治愈无数成人心灵

他走过贪权的国王、虚荣的人、惟利是图的商人、爱喝酒的人生活的星球后,来到第五个星球。这里只有一盏路灯,和一个掌灯人。

以前,掌灯人早上熄灭路灯,休息,晚上再点亮路灯。后来星球转得越来越快,一分钟白昼就交替一次,但早上熄灯晚上点灯的规则却不变。所以掌灯人只好不停地点灯和熄灯,累得好想睡觉。

一本出版67年,译成250种语言,销量2亿的童书,治愈无数成人心灵

掌灯人不知变通,遵守原来制定好的规则,像个陀螺一样,不停地工作,筋疲力尽,为了工作而工作。

《包法利夫人》中的包法利,按照母亲的意愿,学习医学。虽然听课像听天书,但他每门课都听,临床查房一次都不漏,日常作业再多他都完成,像驴推磨,只管瞎转,不知道磨得是什么东西。

做事无目的,不懂变通,依照别人定好的,机械地做。

我们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从不思考和追问其意义。到了上学年纪,就上学,到了结婚年龄,就结婚生子,过着一眼望到底的日子。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2

小王子来到一座高山,发现了原因。

小王子来到一座高山,很有礼貌地问“你好”,听到回答“你好……你好……”小王子又问“你是谁”,又听到回答“你是谁…..你是谁……”。小王子又说“我很孤单”,又得到了同样的回答。

一本出版67年,译成250种语言,销量2亿的童书,治愈无数成人心灵

小王子觉得这里的人太没有想象力,只会重复你对他说的话。

是的,我们缺乏想象力,只会人云亦云人,规规矩矩做事。

因为我们在童年时,想象力就被扼杀了。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无用,都被规定好了。

小王子来到第六个星球,遇到一位地理学家。他认为地理书是图书中最宝贵的,永远不会过时。所以只记录山脉,海洋这样很少变化的,对于那些容易消逝的,不记录。

一本出版67年,译成250种语言,销量2亿的童书,治愈无数成人心灵

地理学家从实用出发,有用的记录,无用的放弃记录。我们的想法和做法也是如此。一切从实用考虑,选择有用的东西,丢弃无用的,

3

其实,从这个角度看,是无用的,从另一个角度看,却是有用的。

庄子的好朋友惠子觉得大葫芦用来装水,承受不了水的压力,容易烂;把它切开,当瓢用,太大不好用,还无处存放。所以他认为大葫芦太没有用了,就打碎扔了。

庄子听了,给惠子讲了一个故事。

宋国有一个人,家里世代漂洗丝絮,有调制皴手药的秘方。有一个人以一百金买了秘方,献给在水上打仗的吴王。吴王派他统领部队,打败越军,获得封赏。

一个药方,有人只能获得百金,有人却获得封赏。其实就是看你怎么用它。

庄子懂得这个道理。在他眼里,大葫芦也有用,可以当小船用。

由此可见,一个东西有用无用,重要的是看我们怎么用,价值就会截然不同。

一本出版67年,译成250种语言,销量2亿的童书,治愈无数成人心灵

其实我们不只是对待物品,对待一切事情,都带上了有用无用的功利色彩。

比如交友,对有权有势的人,我们觉得他们能力大,也许我们有用着的时候,就想法交往;反之,对无权无势的人,我们觉得他们没有能力帮助我们,所以一点用处也没有,不屑与之来往。

《红楼梦》中的刘姥姥来打秋风时,对王熙凤来说是无用的,不料最后是她救了巧姐。

俗话说:“万物皆有用。”

同理,每个人都有用处。

4

小王子离开玫瑰花,才想到“可惜从前我什么都不懂!我应该看她的行动,而不是听她的言语!她为我散发芬芳,点亮我的生活。我不应该离开他的。”

一本出版67年,译成250种语言,销量2亿的童书,治愈无数成人心灵

看行动,就是看其实质。

任何东西,我们只要看到它的实质,就不难发现它的价值。

《小王子》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成人的弱点。当我们迷茫、痛苦时,不妨翻开它,让它警醒我们,做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