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馬貿易的不公平,讓西番對明朝失望至極,私茶才有了可乘之機

茶馬貿易的不公平,讓西番對明朝失望至極,私茶才有了可乘之機

西番即“西羌”,是明朝時期對藏族居住地區的簡稱,包括今青海、西藏及甘肅、青海、四川交界等廣大的地區。而所謂的“私茶”就是一些私販明知違反政府對茶政的要求,依然以身犯險私下交易並從中獲取利益的貿易活動。

在我們的普遍認知中,茶葉是一種非常普通的商品,輕易便可獲取,但為什麼在西番地區會出現私下販賣的現象呢?究其原因是在封建統治時期,茶葉所代表的不僅僅是茶葉本身這種單純的商品,其背後還牽扯著一系列有關經濟與政治的問題。

茶馬貿易的不公平,讓西番對明朝失望至極,私茶才有了可乘之機

一、明代西番地區私茶興盛的歷史背景

明朝建立之後,前元蒙古政權雖退居漠北,但仍然保持著相當大的實力,對明朝政權的穩固產生著巨大的威脅。事實上終明一代,如何解決殘元蒙古勢力都是備受朝廷關注與重視的政治難題。由於西番地區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其和前元政權之間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緊密聯繫,為了防止雲南、西番、塞北三大地區聯結一體,對明朝整個西部、北部地區造成嚴重的邊防軍事制約,如何處理漢藏之間的關係,制定怎樣的對藏政策變成了明初朝廷亟需解決的問題。

“民資五穀以為食,所以下食者鹽,而消食者茶也”對於以肉食為主的少數民族,茶葉是其生活的必需品,但西番地區的茶葉一直都依賴於中原地區的供給,漢藏之間最頻繁的商業交流就是茶馬貿易。針對西番人這種

“不得茶,則因以病”的特點,明朝實施了一項重要舉措就是“限制邊茶以制之”,即“以茶馭番”。

通過官營茶馬貿易控制茶葉的生產與流通,從而達到防邊、治邊的目的。然而明初官方經營茶馬貿易的同時,私茶的販賣便應運而生。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髮展以及明朝中後期對於私販茶葉管理制度的鬆弛,官營的茶馬貿易逐漸被日益壯大的私茶貿易所取代。

茶馬貿易的不公平,讓西番對明朝失望至極,私茶才有了可乘之機

二、西番地區私茶興盛的原因

1. 金牌信符制度的弊端

明初,由於封建主義中央集權的加強,朝廷對藏政策上實施金牌信符制度,要求藏族各部必須按金牌規定的數額向朝廷納馬易茶,但這一制度本質上卻是一種變相的封建賦役義務,且具有強制性。金牌信符制度在明朝早期得以順利實行,各藏族部落能夠按時上繳馬匹換取茶葉,從而遏制了茶馬走私的發展,加強了漢藏之間的經濟聯繫,提高了朝廷在番族中的政治地位。

但是由於私茶價格要遠低於官茶價格,在取得經營走私茶葉的漢族商人的支持後,藏族各部開始抵制這種不平等的貿易交流,轉而大規模的發展私營的茶馬交易,金牌信符制度因此受到了重創。

金牌信符制度是朝廷強加在藏族人民頭上的賦稅制度,明顯帶有明朝迫

使番族承擔國家賦稅的色彩,也是為了彰顯朝廷的赫赫皇威。但這對於西番地區各少數民族自身的經濟發展是極為不公平的。從社會經濟發展的角度而言,國家政權可以通過暴力手段短時間內控制社會經濟的發展。

但這種壟斷是違背商品流通規律的,也註定了金牌信符制度的瓦解,隨著商品經濟以其自有的規律向前發展,封建政權所強加在商品經濟身上的桎梏必定斷裂,茶馬交易註定會向真正的商品經濟發展方向所靠攏,也預示著私茶的興盛的不可避免的。

茶馬貿易的不公平,讓西番對明朝失望至極,私茶才有了可乘之機

金牌信符

2. 明朝政府吏治腐敗對私茶貿易的影響

封建社會發展到明朝,封建君主專制得到空前的高度強化,而社會發展的趨勢也導致了政治腐敗的必然性。國家想要通過政治力量控制經濟發展,只會促使政治與經濟之間的對抗。明朝中後期,高壓的封建君主專制統治逐漸鬆動,種種封建制度的弊端不斷暴露,官營茶馬貿易交流也在這種社會大背景下的不斷衰落,同時促進了私茶的發展。

“茶法馬政之馳壞,非法之過,乃人之罪也”,隨著明朝商品經濟的發展繁榮,社會逐利之風盛行,茶葉走私這種利潤巨大的商業活動吸引了大量的奸商與冒險者的參與,甚至連負責茶馬交易的朝廷官員也置國家法度利益於不顧,一方面給販賣私茶的各大商戶大開方便之門,一方面也私自和藏族部落進行茶馬交易,從中謀取鉅額財富。

官倒猖獗,上下其手,通同作弊,致使官營茶馬貿易名存實亡,明朝通過控制茶葉對西番進行的制約也不復存在,私茶販賣得以興盛。

茶馬貿易的不公平,讓西番對明朝失望至極,私茶才有了可乘之機

3. 茶法鬆弛對私茶貿易的影響

宣德朝之後,朝廷對社會各個方面的把控都有所鬆懈,不再實行高壓殘暴的政策,甚至對於走私販賣茶葉的商人也不再判其死罪,

而是改為充軍。這種政策的改變不僅與政治軍事的統治有關,也是為了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封建專制的社會制度此時也已經不能夠順應時代自然發展的趨勢。

儘管明初商品經濟的發展受到國家政治力量的強力制約,建立了完善的茶法壟斷體制,但隨著明朝國力的衰退,君主專制制度已經無法掌控商品經濟發展的方向。而強加在商品經濟發展上的政治力量的減弱,也打破了國家政治對經濟的控制與壟斷,自由貿易開始發展壯大。

茶法制度在這種社會大背景下也顯得非常突兀,逐漸由禁止走向了開放。明代茶法的鬆弛,為私茶活動的實行提供了寬鬆的政治環境,也表明在政治與經濟的對抗中,經濟佔據了上風,私茶貿易由此走上了飛速發展的道路。

茶馬貿易的不公平,讓西番對明朝失望至極,私茶才有了可乘之機

三、總結

明朝在對西番地區藏族部落實施的“以茶馭番”的策略中,茶葉的流通與交易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商品交易,它既是明朝對付殘元蒙古勢力的手段,也是明朝政權內部政治與經濟力量的比拼。在官茶與私茶的對立消長中,最終以官茶的消亡私茶的盛行而告終。

這也反映出封建君主專制的社會制度已經不適應社會商品經濟自身發展的自然規律。通過一片小小的茶葉也讓我們認識到,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必然要遵循其自身的客觀發展規律,順應社會時代的發展潮流,凡是與社會發展大趨勢相違背的事物都將在歷史滾滾前進的轟鳴聲中消亡殆盡。

參考文獻:

1. 《明實錄藏族史科》

2. 《明代茶葉經濟研究》

3. 《明官營茶馬貿易體制的衰落與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