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談歷史,來說蔣介石

今天4月5日,45年前的今天,蔣介石在臺灣去世。

今天寫寫蔣介石,因為很多人對他不瞭解,而我對他比較瞭解。

和每個人一樣,蔣介石有缺點,也有優點,有缺陷,也有特長。

週末談歷史,來說蔣介石

中國有句古話,叫“時勢造英雄”。

三國是個亂世,那時候大量需要人才,關羽張飛等一大批人就脫穎而出。

而秦朝剛建立的時候,天下太平,秦始皇南巡,年輕的張良派一個大力士掄開120斤重的大鐵錘,一下子砸壞了秦始皇的馬車。

如果這個大力士生活在三國,那肯定是關羽張飛一類的猛將,可惜他生活在太平年間,連個名字都沒留下來。

如果關羽張飛出生在我們這個時代,那肯定還是擺攤賣綠豆的,殺豬賣肉的,被城管攆得雞飛狗跳。

蔣介石生活的那個時代不好。

北面有強大的蘇聯,東面有同樣強大的日本。

別看日本土地面積小,可是軍事實力非常強大,而蘇聯因為內部肅反,大傷元氣,一份資料中記載,師長以上的被殺了70%,弄得人人自危。僅僅芬蘭,都把蘇聯打得找不著北,最後依靠人海戰術,才佔領了芬蘭。

日本的陸軍,肯定排世界前三:德軍、美軍、日軍。

日本的海軍,肯定也排世界前三:美軍、英軍、日軍。

蔣介石的命不好。

他趕上了日本瘋狂發展軍事的時候,又趕上了日本瘋狂擴張的時候。

而且,蘇聯也在北面虎視眈眈,一直想在中國版圖上咬下一塊來。

而且,那時候的中國,軍閥混戰,四分五裂,蔣介石實際上能夠控制的,只有長三角一帶。

長三角現在是中國最發達富裕的地區,可那時候不是的。

那時候最富裕的是東北,東北的財富是別的地區遠遠不及的。

一份資料顯示,東北的GDP要佔到全國的85%。張學良的東北軍不但有能夠生產大炮的兵工廠,還有空軍,擁有幾十架飛機。

那麼多軍閥,為什麼只有蔣介石最後能夠統一?

蔣介石個人的性格比較強硬,不服輸,很頑強。

比如,抗戰到最艱苦的時候,中國所有出海口都被封鎖,中國經濟軍事都面臨崩潰,日本勸降,蔣介石就是不投降。據蔣緯國回憶,蔣介石夜夜在浴室長嘯,緩解心中壓力。

日本佔領南京,蔣介石先準備搬到武漢;後來武漢被佔,蔣介石又搬到重慶;最危急的時候,日本即將打到長江三峽,宜昌都被佔領,蔣介石準備撤到西康,繼續抵抗。

和蔣介石同時期的軍閥,都不如蔣介石的強悍性格。

閻錫山長於經濟,短於軍事;李宗仁長期經營廣西,威望不夠;其餘的張學良、張發奎、劉文輝、楊森、何健……都遠遠不及。

蔣介石一直堅持寫日記,寫了57年,直到晚年無法握筆,才被迫放棄。

蔣介石一貫加強自身修養,他在日記中經常自責反省,檢討自己的言行。

當然,也在日記中罵人,罵過很多人,發洩心中的情緒。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在日記中多次罵東北軍高級將領,但也只是罵罵而已,沒有對他們殺頭入獄。

蔣介石是一個有信仰的人,早先信仰宋明理學,後來和宋美齡結婚,信奉基督教。

西安事變,斯大林主張放回蔣介石,因為他覺得只有蔣介石才有能力穩定當時的中國局勢。

當然,斯大林也是從蘇聯的利益考慮。

倘若張學良殺了蔣介石,日本趁機進兵,中國很快就會被佔領。

然後,日本再向北進攻,蘇聯就會滅亡。

西安事變,反而讓蔣介石威望空前高漲。

蔣介石回到南京,南京市民放鞭炮慶賀。

當時,被關押在南京一座監獄中的我黨早期領導人陳獨秀聽到牆外的鞭炮聲,沉吟良久。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和德國關係最好。

德國一戰後,受到英法等國壓制;中國也長期受西方列強欺壓。所以,兩個國家一拍即合。

蔣介石從德國買軍事裝備,德國派教官訓練中國軍隊,當時準備訓練出70個德械師,然後收復東北。

可惜,七七事變爆發,中國此時僅有四個德械師:87師、88師、36師、教導總隊。

如果七七事變推後幾年,那麼中國軍事力量將會大為改觀,以後的歷史將會改寫。

當然,歷史是沒有假設的。

很多人不明白,蔣介石帶著全國軍民,取得了八年抗戰的勝利,為什麼卻在很短的時間裡,輸掉了解放戰爭。

這個有國際因素,也有國內因素。

實際上從美國總統杜魯門上臺後,已經逐步取消了對蔣介石的支持。

杜魯門是1945年3月上任的。

抗戰結束後,蔣介石軍隊普遍消極厭戰,又加上戰術昏招連出,導致不斷地丟城失地。

上面說過,中國最富裕的地區在東北,佔領了東北,就佔領了主動權。

而二戰結束,蘇聯佔領東北,自然不會交到蔣介石手中。

所以,解放戰爭,從一開始,就註定了蔣介石的失敗。

蔣介石有很多缺點,最大的缺點是剛愎自用。

劉邦之所以得天下,原因在於他知人善用,張良、蕭何、韓信、樊噲、英布……都能人盡其才。

項羽之所以失天下,因為他不會用人,僅有一個范增,還被他逼走了。

蔣介石不會和美國搞好關係,不會和歷任美國顧問搞好關係,甚至也不會和部下搞好關係。

用現代的話說,就是情商不夠。

蔣介石這一生,成功的事情有三件:

北伐統一中國,維護領土完整,領導抗戰勝利。

這些肯定都會被載入史冊的。

當然,還有一個成功的,是有一個好兒子蔣經國。

蔣經國帶領檯灣融入了現代文明社會。

後人評價,肯定認為蔣經國的成就高過他的父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