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三大半島之一,為何雷州半島知名度遠小於遼東和山東半島?

沿著我國遼闊的海岸線,從北到南一共有3大半島,分別是:遼東半島,山東半島和雷州半島。

對於前兩個,大家肯定是很熟悉的。這兩個半島非常有意思,隔著渤海對望,而且形狀很像,像是鏡像一樣,兩個半島的代表城市分別是大連和青島,這都是北國重鎮,現在不僅經濟發達,而且是重要海軍基地。

同為三大半島之一,為何雷州半島知名度遠小於遼東和山東半島?

但雷州半島的知名度相對就不怎麼高了,雷州半島的代表城市是湛江,也是重要海軍基地,但經濟上比起青島和大連差很遠。

其實說實話,中國3大半島是有相似性的,在帝國主義欺凌中國的時候,這些地方都被列強強佔了,遼東半島先是被俄國佔領,後被日本佔領;膠州半島則是德國人強佔;而雷州半島呢?則是法國人佔據(法國人稱呼這裡為“廣州灣”)。

那為啥雷州半島混得最差呢?

這其實還真有些歷史淵源。雷州半島位於廣東省西南部,東臨南海,西濱北部灣,南隔約30公里寬的瓊州海峽與海南島相望,面積7800餘平方公里,其主要城市為湛江。

這個地方位於兩廣交界。唐貞觀八年間,嶺南多地得名,儋州(今海南儋州市)、瓊州(今海口市)、竇州(今信宜市),雷州都是這個時候得名的(雷州得名於634年)。之所以稱雷州,有多種說法,主流觀點兩種:一說因多雷暴而得名,另一說因擎雷山、擎雷水而得名。

這個地方說實話在古代是真的不安穩,它太偏僻了。明朝初年,廣西從湖廣,廣東從江西分出,這個時候雷州屬於廣西。然而此處的西南少數民族(壯,瑤,黎)反明猛烈,於是洪武皇帝朱元璋採取分治策略,洪武二年(1369年)把黎族聚居的海南及廣西門戶雷州、欽州、廉州劃歸廣東承宣布政使司,雷州府下轄徐聞、海康、遂溪三縣,府治海康縣。吳川縣、石城縣(今廉江)則隸屬高州府。

同為三大半島之一,為何雷州半島知名度遠小於遼東和山東半島?

所以,廣東廣西的版圖在清代形狀是很怪異的。

同為三大半島之一,為何雷州半島知名度遠小於遼東和山東半島?

1899年11月,法國與清政府簽訂《中法互訂廣州灣租界條約》,將雷州府遂溪縣、高州府吳川縣兩縣所屬部分陸地、島嶼以及兩縣間的麻斜海灣(今湛江港)劃為法國租界,統稱“廣州灣”。

法國人把這裡和他們控制的越南,老撾,柬埔寨劃到一起,成了法屬印度支那聯邦,設廣州灣行政總公使署,受法國印度支那總督管轄。

同為三大半島之一,為何雷州半島知名度遠小於遼東和山東半島?

這當然是國恥,不過客觀來說,在當時的環境下,受到外國強租的地區在外貿、工業發展上都有相對有利的條件,而且政治環境相對安穩,所以會有種“畸形繁榮”。上海,天津,青島等地都是如此,後來也逐步成為重要城市,可湛江為什麼不行了呢?

其實湛江一開始當然也是華南重要商埠,自1899年開埠以來,憑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由邊陲的小圩鎮發展為商業活動興盛的港口城市。在抗日戰爭時期,湛江一度成為全國唯一對外開放的沿海口岸(當然,這個時候是日本控制的),一直到20世紀70年代,湛江是廣東除省會廣州以外的第二大城市,港口、鐵路、機場等基建設施齊備,在那個年代的中國,這是相當罕見的基礎設施完備的城市。

這個時候,湛江足以和青島齊名,就連市容都類似,青島一堆德式的建築,而湛江則很多法式建築。

同為三大半島之一,為何雷州半島知名度遠小於遼東和山東半島?

按理說,改革開放後,這個地方應該是改革先鋒才對啊,可問題就在這裡,湛江走錯道了。

當然,國家政策是槓槓的,1984年5月4日,湛江被列為中國首批對外開放港口城市之一,湛江在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珠三角地區引進外資發展“三來一補”加工製造業的同時,走了一個偏路,湛江開展“兩水一牧”(水產、水果、畜牧業)發展戰略,將發展重心放在農業上,此舉鞏固了湛江“廣東農業大市”的地位,卻因此錯失了招商引資發展工業的黃金時期。

這個時候把重心放在農業上,當然是嚴重影響城市發展後勁。

湛江後來也整明白了,於是在1992年,湛江提出“大港口、大工業、大市場、大發展”的四大方針,這終於讓經濟有了些起色,由原湛江家電公司改組而成的廣東半球集團和被稱為“粵西駿馬”的三星汽車公司興盛一時,產品暢銷全國。但有句話叫“步子太大容易那什麼”…由於湛江特大走私案(著名的“九八98大案”),這給湛江經濟帶來沉重打擊,產業嚴重外流。

湛江的發展也是節節敗退,經濟總量由全省前列滑落到中游位置。

不過,道路磕磕絆絆也是難免,但湛江底子還是不錯的,2005年開始,湛江的經濟實力開始增強。

同為三大半島之一,為何雷州半島知名度遠小於遼東和山東半島?

對了,雷州除了是半島名還是城市名,現在“雷州市”是湛江管理的一個縣級市,其原為海康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雷州半島這“天南重地”,孕育出相當獨特的文化,雷州民系是廣東四大民系之一,而雷州市是廣東省唯一一個縣級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作者:雲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