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系年(上)


中國書法系年(上)


傳說時代黃帝史倉頡造字。

  商代約公元前十六世紀商湯建國《尚書·多士》:“惟殷先人, 有冊有典。”

  約公元前十四世紀盤庚遷殷(河南安陽小屯),歷二百七十三年不再遷都。中國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體系於此發現。

  約公元前十四世紀下半葉至十三世紀上半葉甲骨文第一期書家(盤庚、小辛、小乙、武丁,主要在武丁時)有賓、彀、爭、互、古、韋、永、菔、共、史等百餘人,現存近十萬片甲骨中他們的作品幾近一半。

  約公元前十三世紀前後甲骨文第二期書家(祖庚、祖甲時貞人)有大、旅、即、行、兄、出、喜、尹、逐等數十人。

  約公元前十三世紀下半葉甲骨文第三期書家(廩辛、康丁時貞人)有彭、寧、逢、教、荷、旅、口、逆、定等數十人。商代青銅器鑄銘之風始。

  約公元前十二世紀上半葉甲骨文第四期書家(武乙、文丁時貞人))有歷、萬、中、車、史、餘、子、我、 等數十人。作《司母戊》大方鼎,高133cm,重八百七十五公斤。

  約公元前十二世紀中葉甲骨文第五期書家(帝乙、帝辛時貞人)有黃、泳、立等。發現朱、墨書手跡,與契刻風格迥異。甲骨文出現雙刀刻法。作《宰甫卣》、《四祀邲其壺》、《小臣邑斝》、《小子 卣》。周原甲骨年代上限始於此。

  西周早期公元前一一二二年武王(在位七年)武王克商。西周建國,都鎬京。按,武王克商之年從劉歆舊說,西周積年取《文獻通考》、《通鑑外紀》記敘。作《利簋》、《天亡簋》。

  成王(在位三十七年)周公攝政,制禮樂。《周禮》載八歲入小學,保氏掌教國子,先以“六書”。作《康侯簋》、《禽簋》、《我方鼎》、《何尊》、《叔德簋》、《復尊》。

  康王(在位二十六年)作《沉子也簋》、《大盂鼎》、《小盂鼎》、《庚嬴卣》。

  昭王(在位五十一年)作《令簋》、《作冊令方彝》

  穆王(在位五十五年)作《班簋》、《錄伯 簋》、《靜簋》大篆字體趨近成熟。

  西周中期共王(在位十—十二年)作《乖伯簋》、《 鼎》、《九年衛鼎》、《師酉簋》。

  懿王(在位二十五年)作《吳方彝》、《 鍾》。

  孝王(在位十五年)作《大克鼎》、《小克鼎》、《四年盨 》

  夷王(在位十五—十六年)作《大簋》、《師 簋》。

  厲王(在位三十七—四十年)作《多友鼎》、《散氏盤》、《虢叔旅鍾》。

  西周晚期公元前841—828共和作《史頌簋》

  公元前827—782宣王作《頌壺》、《兮甲盤》、《虢季子白盤》、《毛公鼎》。

  公元前781—771幽王傳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為最早頒行之字書。作《函皇父鼎》。

  春秋早期公元前770公元前770—766平王平王東遷洛陽。諸侯力政,文字異形開始。秦襄公送平王東遷,歸作《石鼓文》。按,石鼓文年代爭議頗多,此從郭沫若說。秦承周文化而用籀文。青銅器銘文移到器表,大篆字體向縱長髮展,開始流行刻款。

  公元前697—678桓王二十三年—釐王四年秦國作《秦武公鍾》。許國作《鄦 魯生鼎》陳國作《陳侯簠》。

  春秋中期公元前576—537簡王十年—景王八年秦國(景公)作《秦公簋》。

  齊國作《 鎛》。

  公元前512以前敬王八年楚國作《王孫遺者鍾》。

  徐國作《沇兒鍾》。

  春秋晚期鄭國作《哀成叔鼎》。

  鳥凰龍蟲書開始流行於東南楚、蔡、曾、吳、越、宋等國。

  公元前514—496敬王六年—二十四年吳王闔閭作《吳王光鑑》。

  晉國作《趙孟介壺》、《欒書缶》,以草篆正體化之形式進入青銅器銘文。

  蔡國作《蔡侯盤》、《蔡侯產劍》,以鳥、龍書飾於一器。

  楚國作《王子午鼎》。

  吳國作《王子於戈》,以龍、凰書飾於一器。

  公元前497—489敬王二十三年—三十一年晉國世卿趙鞅與卿大夫盟誓(晉定公十五年—二十三年),《侯馬盟書》即此時作。

  越國作《越王大子矛》。

  戰國早期公元前488—432敬王三十二年—考王九年曾國作《曾姬無 壺》。

  楚惠王作《楚王庵璋戈》。

  齊國作《陳曼簠》。

  《信陽長臺關竹書》抄成。

  曾國遷隋,作《曾侯乙編鐘》。

  古璽印開始流行,主要有官璽、私璽和吉語璽三類。

  戰國中期公元前380公元前328-311公元前328—299公元前316前後安王二十二年韓烈侯(二十年)作《 羌鍾。》

  顯王四十一年—赧王四年秦惠文王刻石求諸天神剋制楚(懷王)兵,是為《詛楚文》。

  顯王四十一年—郝王十六年楚懷王授予鄂君《鄂君啟節》。

  慎靚王五年中山國戰勝擄燕吉金,作《中山王 方壺》等器。

  刻《公乘得守丘刻石》。

  長沙仰天湖楚簡寫定。

  長沙子彈庫《楚帛書》抄成。

  戰國晚期長沙左家公山楚墓有毛筆。發現時其鋒穎如新。

  公元前309赧王六年《青川木牘》寫定。可證隸書不始於秦代。

  公元前239以前秦始皇八年天水放馬灘秦國《日書》甲、乙兩種及其它簡策寫定。

  公元前242以後始皇五年秦始皇頒行《新郪虎符》。

  公元前237—228始皇十年—十九年楚幽王熊悍作《盦肯盤》。

  公元前278—217秦昭王二十九年—始皇三十年《雲夢睡虎地秦簡》寫(抄)定。其中《日書》乙本最早,《編年紀》最晚,《秦律十八種》、《秦律雜抄》、《封診式》、《效律》、《法律答問》、《為吏之道》、《語書》等均抄寫於秦統一以前。

  秦國璽、印及戳印陶文流行,面目與其通行之篆隸近同。

  秦代公元前221始皇二十六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實行書同文字。省改史籀大篆而制定新體—小篆,李斯作《倉頡篇》、趙高作《爰歷篇》、胡毋敬作《博學篇》三種字書,頒行天下。秦權量詔版以小篆急就刻制,頒行天下。秦書有八體:大篆、小篆、刻符、蟲書、摹印、署書、殳書、隸書。按,實際上是大篆、小篆、蟲書、隸書四種字體。其餘四種為不同用途,結構、風格或有不同。傳蒙恬以兔豪制筆。

  公元前219始皇二十八年始皇東巡所至,李斯為之書《泰山刻石》、《繹山刻石》、《琅琊臺刻石》。

  公元前218始皇二十九年始皇東巡,李斯書《芝罘刻石》。

  公元前210始皇三十七年始皇東巡登會稽山,李斯書《會稽刻石》。

  公元前209二世元年秦權量補刻二世詔辭,此即“兩詔權”。

  秦刑徒墓磚刻寫於此時。按,此為中國古代墓誌之權輿。

  西漢早期公元前206高祖元年“漢興有草書”。按《說文》所言草書當即隸變中出現之草隸,略見牽索與結構、筆畫之省簡。漢律,以秦書八體取仕、考課官吏。漢印盛行,面目與戰國古璽及秦璽或異。私印中有鳥、蟲、魚書。漢代銅鏡銘文均陽文鑄就,與銅器陰文刻款可為不同風格之比觀。又,鏡銘省變小篆,因其中《尚方鏡》起首有“尚方作鏡”語,後人遂名其字為“尚方篆”。長沙馬王堆帛書《五十一病方》、《春秋事語》、《老子》甲本等抄寫完成,或早至秦漢之際。江陵張家山漢簡《闔廬》等寫定。臨沂銀雀山漢簡《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等抄寫完成。

  公元前192惠帝三年廢秦“挾書律”,先秦古書陸續發現並流行。長沙馬王堆帛書《戰國縱橫家書》抄寫完成。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遣策》寫定。長沙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抄寫完成,或晚至文帝時。

  公元前171文帝九年南越王作《文帝九年勾鑺》,銘文為標準秦篆。

  公元前165文帝十五年阜陽漢簡《倉頡篇》抄寫完成,其字當即通行之標準古隸。

  公元5平帝元始五年詔令說字未央廷中,揚雄採以作《訓纂篇》,凡五千三百四十字。

  7孺子嬰居攝二年刻《居攝兩填壇刻石》。大司空甄豐改定古文。時有六書:古文、奇字、篆書(秦小篆)、佐書(隸書)、繆篆、鳥蟲書。意在復古,不蹈秦制。古文書法由此逐漸流行。

  新9年王莽始建國元新莽《嘉量》頒行,其字風格已變秦篆。

  15天鳳二年刻《萊子侯刻石》

  9-25王莽始建國元年—東漢建武元年居延《相利善劍刀冊》寫定。

  東漢早期27光武帝建武三年居延紀年簡《建武三年簡》寫定。居延簡草隸《誤死馬駒冊》寫定。

  41—49建武十七年—二十五年伏波將軍馬援上書,奏請正定文字。

  52建武二十八年刻《三老諱字忌日記》。

  63明帝永平六年刻《開通褒斜道摩崖刻石》。

  72永平十五年《武威王杖昭令十簡》寫定。

  76—78章帝建初元年—章和二年章帝(劉烜)好草書。韋續《五十六種書》稱章草因章帝所好得名,張彥遠《法書要錄》以章草為章帝書而名。傳章帝書《頡皇始制文字帖》。

  76建初元年刻《大吉買山記刻石》。

  76—83建初元年—八年傳王次仲飾隸為八分。

  章帝時曹喜(仲則)善篆,創懸針、垂露之法。杜度(伯度)善草,章帝愛之,詔使草書奏事。

  88章和二年班固(孟堅)著《漢書》,述“六書”。

  92和帝永元四年立《袁安碑》。

  97永元九年刻《王君平闕》。按,此闕與《王文康闕》(94)同時出土於成都(1980年)。

  105永元十七年刻《幽州書佐秦君石闕》。

  105殤帝改元蔡倫上所造之紙,時稱“蔡侯紙”。

  元興元年刻《王稚子闕》。

  106延平元年刻《陽三老石堂畫像題字》。

  東漢中期115安帝元初二年刻《子游殘石》。

  117元初四年立《祀三公山碑》、《袁敞碑》。

  118元初五年刻《太室石闕》。按,此闕分東、西。西闕銘刻於元初五年,東闕銘刻於延光四年(125)。又,西闕隸書捺法用雙鉤,為漢代刻石中僅見。漢隸用雙鉤捺法者另有二作:一為河北定縣北莊漢墓墓石題字之一,一為漢代銅器《大官釜》刻款。

  121建光元年許慎(叔重)作《說文解字》,舉例敘述六書之旨。刻《馮煥神道闕》。按,此闕宋人著錄為永寧二年,不知永寧僅有一年。實則永寧二年即建光元年也。

  123延光二年刻《開母廟石闕銘》、《少室石闕銘》。

  125延光四年刻《延光殘石》。

  133順帝陽嘉二年立《陽嘉殘碑》。

  135陽嘉四年刻《延年石室題字》。

  137永和二年立《裴岑紀功碑》。

  140永和五年立《沙南侯獲碑》。

  78—143章帝建初三年—順帝漢安二年崔瑗(子玉)擅名北中,傳書《草書帖》。作《草勢》。

  143漢安二年立《景君碑》。

  146質帝本初元年立《三公山神碑》。

  東漢晚期147桓帝建和元年東漢碑碣之風大盛,始於桓帝時。

  148建和二年摩崖書《石門頌》刻成。

  151元嘉元年鍾繇(元常)生

  153永興元年立《乙瑛碑》。

  154永興二年刻《薌他君石祠堂石柱題記》。

  156永壽二年立《禮器碑》。朱書《永壽二年陶瓶題記》。

  157永壽三年刻《安國墓祠題記》。

  158延熹元年刻《鄭固碑》、《劉平國摩崖刻石》。

  159延熹二年立《張景碑》。

  164延熹七年立《孔宙碑》、《封龍山碑》。

  165延熹八年立《華山碑》、《鮮于璜碑》 。

  168靈帝建寧元年靈帝(劉宏)好書,自制《皇羲篇》五十章,布衣文吏能為尺牘及工書鳥篆者皆加引召。立《衡方碑》。

  169建寧二年立《史晨碑》。

  170建寧三年刻《許阿瞿畫像志銘》、《夏承碑》。

  171建寧四年摩崖書《西狹頌》刻成。立《孔彪碑》、《楊叔恭殘碑》。

  172建寧五年摩崖書《郙閣頌》刻成。

  173熹平二年摩崖書《楊淮表記》刻成。

  174熹平三年立《婁壽碑》、《樊敏碑》。

  175熹平四年蔡邕(伯喈)、堂溪典、楊賜、馬日磾、張訓、韓說、單揚等奉詔正定五經文字,刻《熹平石經》。邕等自書丹於碑,使工鑄刻。

  175前後熹平四年蔡邕撰《篆勢》。傳蔡邕創飛白書。傳蔡邕作《九勢》、《筆論》。刻《韓仁銘》。

  177熹平六年立《尹宙碑》。

  180光和三年立《三老趙寬碑》。

  181光和四年立《三公之碑》、《校官碑》。

  183以前光和六年草書風大盛,趙壹因作《非草書》。

  183光和六年立《白石神君碑》。

  185中平二年立《曹全碑》。

  186中平三年立《張遷碑》。

  189以前中平六年傳劉德升(君嗣)創行書。盧植上靈帝書雲:“古文蝌鬥,近於為實。”按,此係首言古文又名蝌鬥且其風格已生變化者。

  189前後中平六年師宜官為能書之最,大則一字徑丈,小則方寸千言。每至酒家飲,輒題壁鬻睹,收取觀值以酬酒資。書《耿球碑》。

  約192以前獻帝初平三年張芝(伯英)草聖,工夫第一,有池水盡墨之美談。創今草一筆書。傳張書《冠軍帖》、《消息帖》。

  205建安十年曹操(孟德)禁碑。

  208建安十三年曹操酷愛梁鵠(孟皇)書,懸諸帳中賞玩。是年破荊州,募得梁鵠。

  219建安二十四年鍾繇為楷書之奠基者,以天然勝張芝。是年書《賀捷表》。

  三國時期220魏黃初元年魏文帝曹丕代漢。傳鍾繇書《公卿上尊號表》、《文帝受禪表》。

  220前後黃初元年邯鄲淳(子叔)傳古文書法。

  221黃初二年鍾繇書《薦季直表》。其《宣示表》、《力命表》、《墓田丙舍帖》等書於此前後。

  224黃初五年刻《黃初殘碑》。

  230以前太和四年鍾繇撰《論書》、《授子會論》。

  230太和四年鍾繇卒,時年八十歲。

  162—250東漢桓帝延熹五年—後魏嘉平二年胡昭(孔明)善史書,與鍾繇、邯鄲淳、衛凱(伯儒)、韋誕(仲將)並有名。

  227—232太和元年—六年韋誕善書,尤精題署。魏明帝起凌雲臺,使誕身懸索筐於二十五丈而就榜題書。誕懼甚,下,鬢發皆白,誡子孫而絕此楷法。

  231太和五年立《曹真碑》養山堂藏初出土拓本一紙。

  235青龍三年立《範式碑》。

  242正始三年立《丸都山毋丘儉紀功碑》。

  240—248正始元年—九年以古文、小篆、隸書刻《三體石經》,其中古文已“轉失淳法”為典型之蝌鬥書。

  261景元二年立《王基碑》。

  西晉265—290泰始元年—太熙元年晉武帝司馬炎即皇帝位。置書博士教習弟子。西北木簡中之晉武帝泰始紀年簡,已明確向楷書和行書過渡。

  272東吳鳳凰元年立《谷朗碑》。

  231—273魏明帝太和五年—晉武帝泰始九年成公綏撰《隸書體》。

  276吳天璽九年立《禪國山碑》。傳皇象(休明)書《天發神讖碑》。傳皇象書《急就章》、《文武帖》,撰《論草書》。

  280晉太康元年汲郡人不準盜發戰國魏襄王(公元前318—296)冢,得古文竹書十餘萬言,《竹書紀年》即其中之一。

  222—284魏文帝黃初三年—太康五年杜預(元凱)書《十一月帖》。

  284太康五年刻《楊紹買地莂》。

  289太康十年刻《呂望表》。

  220—291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晉惠帝永平元年衛瓘(伯玉)善書,傳“柳葉篆”為其所創。

  291以前晉惠帝元康元年衛恆(巨山)作《四體書勢》,書《往來帖》。

  300魏明帝太和六年—永康元年張華(茂先)書《得書帖》、《聞時帖》。

  239—303三國蜀後主延熙二年—晉惠帝太安二年索靖《幼安》作《草書狀》。索靖書《月儀帖》、《出師頌》。

  261—303三國吳景帝永安四年—晉惠帝太安二年陸機(士衡)書《平復帖》。

  300永康元年刻《左棻墓誌》。

  303太安二年王羲之(逸少)生。

  東晉307永嘉元年晉元帝避亂過江、遷都建康,五朝尚文之書風自此始。

  276—322晉武帝咸寧二年—元帝永昌元年王廙(世將)書《上晉元帝表》、《廿四日帖》、《嫂何如帖》。傳王廙渡江時藏索靖《七月廿六日帖》於衣中。

  323明帝泰寧元年刻《謝 墓誌》。

  266—324晉武帝泰始二年—太寧二年王敦(處仲)書《蠟節帖》。

  276—339晉武帝咸寧二年—成帝鹹康五年王導(茂弘)書《省示帖》、《改朔貼》。傳王導過江時猶懷鐘繇《宣示表》於衣帶之內。

  276—339晉武帝泰始五年—鹹康五年郗鑑(道徽)書《楷書帖》。

  344建元二年王獻之(子敬)生。

  345永和元年刻《顏謙婦劉氏墓誌》。

  348永和四年傳衛夫人(鑠)作《筆陣圖》。王羲之書《樂毅論》。刻《王興之夫婦墓誌》。

  約351永和七年王獻之開始學書。羲之從後掣筆不脫,嘆曰:“此兒書後當有大名”。又獻之以泥帚書方丈字,觀者如市,羲之見嘆美。作書與親故云:“子敬飛白大有意”。按《晉書》稱獻之少時書已“咄咄逼人”。

  352以前永和八年劉劭撰《飛白書勢銘》。

  353以前永和九年王羲之書《姨母帖》、《寒切帖》、《行穰帖》、《省別帖》《長風帖》、《此事帖》、《初月帖》、《十七帖》、《快雪時晴帖》、《孔帖中帖》、《得示帖》、《喪亂帖》、《頻有哀禍帖》等。

  353永和九年三月王羲之書《蘭亭集敘》。傳王羲之撰《記白雲先生書訣》。

  356永和十二年王羲之書《黃庭經》、《東方朔畫贊》。

  358昇平二年傳王羲之書《孝女曹娥碑》。刻《王閩之墓誌》。

  323—358明帝太寧元年—昇平二年王洽(敬和)書《辱告帖》、《仁愛帖》、《兄示帖》、《向感塞帖》等。

  359昇平三年刻《王丹虎墓誌》。

  361以前昇平五年傳王羲之撰《題衛夫人後》、《書論》、《筆勢論》、《用筆賦》等。

  361昇平五年王羲之卒,時年五十九歲。按,楷書、行書、今草之演進至王羲之始告完成。

  368太和三年立《符秦建元四年產碑》,俗稱《廣武將軍碑》。

  312—373懷帝永嘉六年—孝武帝寧康元年桓溫(元子)書《草書帖》。

  378太元三年刻《謝琰墓誌》。

  313—384愍帝建興元年—孝武帝太元九年郗愔(方回)書《草書帖》。

  ??王薈(敬文)書《癤腫帖》。

  320—385元帝太與三年—孝武帝太元十年謝安(安石)書《草書帖》。

  386以前太元十一年王獻之書《十二月帖》(按,傳世《中秋帖》為米芾從此帖節臨)、《地黃湯帖》、《洛神賦》(即《玉版十三行》)、《鵝群帖》、《鴨頭凡帖》等。獻之行草能為“一筆書”,氣息通其隔行。王獻之使楷書、行書、今草發揚光大。

  386太元十一年王獻之卒,時年四十三歲。

  386以前太元十一年王徽之(子猷)書《新月帖》。

  351—388永和七年—太元十三年王珉(季琰)撰《行書狀》。王珉書《行書帖》、《草書帖》。

  399安帝隆安三年刻《枳楊陽神道闕》。

  350—401永和六年—隆安五年王珣(元琳)書《伯遠帖》、《三月帖》。

  405晉安帝羲熙元年立《爨寶子碑》。

  345—406永和元年—羲熙二年顧愷之(長康)書《題女史箴圖》。

  414羲熙十年立《好大王碑》。

  南北朝425北魏始光二年王愔撰《古今文字志》。

  385—433東晉孝武帝太元十年—宋文帝元嘉十年謝靈運書《王子晉贊》、《古詩帖》、《翻經臺記》等。

  439北魏太延五年立《大代華岳廟碑》。

  370—422東晉廢帝太和五年—宋文帝元嘉十九年羊欣(敬元)書《筆精帖》。又奉勅進《採古來能書人名》。

  ??薄紹之(敬叔)書《日寒帖》、《千丈帖》等。

  406—455晉安帝羲熙二年—宋孝武帝孝建二年蕭思話書《奏事帖》、《一月三日帖》。

  456北魏太安二年寇謙之書《中嶽嵩高靈廟碑》。

  457—464宋孝武帝大明元年—八年宋孝武帝(劉駿)好二王書,詔徐爰等治護臣民所進,以數十紙為卷。

  458大明二年ё立《爨龍顏碑》。

  464大明八年刻《劉懷民墓誌》。

  414—466晉安帝羲熙十年—宋明帝泰始二年鮑照撰《飛白書勢銘》。

  467泰始三年宋明帝(劉彧)詔使虞和、巢尚之、徐希秀、孫奉伯等檢理二王書跡,評其品題。

  470泰始六年虞和奉進《論書表》。

  426—485宋文帝元嘉三年—齊武帝永明三年王僧虔書《王琰帖》、《御史帖》、《陳情帖》等。 王僧虔撰《論書》、《筆意贊》。

  488北魏太和十二年刻《暉福寺 碑》。

  451—491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齊武帝永明九年王慈(伯寶)書《柏酒帖》、《汝比可也帖》、《尊體安和 帖》。

  460—494宋孝武帝大明八年—齊鬱林王隆昌元年蕭子良(雲英)著《古今篆隸文體》。

  494隆昌元年刻《孝文帝吊比干墓文》。

  495以後北魏太和十九年孝文帝(元宏)遷都洛陽,行拓拔改元。尚佛教、伽藍,造龍門石窟佛像,碑、記由是大興。

  496太和二十年刻《姚伯多兄弟造像記》。

  498太和二十二年刻《始平公造像記》。

  501景明二年刻《鄭長猷造像記》、《元澄妃李氏墓誌》。

  502景明三年刻《孫秋生造像記》。

  502—536南朝梁天監元年—大同二年梁武帝(蕭衍)即位,與陶宏景信啟往遠論書。著《觀鍾繇筆法十二意》、《草書狀》、《與陶隱居論書》。

  456—536宋孝武帝孝建三年—梁大同二年陶宏景(通明)撰《與梁武帝論書啟》。

  507北魏正始四年刻《元鑑墓誌》、《元思墓誌》。

  508永平元年刻《元祥墓誌》、《元繼妃石婉墓誌》。

  509永平二年王遠書摩崖《石門銘》。

  511永平四年刻《司馬紹墓誌》、《楊範墓誌》、《元悅墓誌》。鄭道昭(僖伯)書《鄭羲摩崖》(上、下)、《論經書詩》。

  512北魏延昌元年刻《元詮墓誌》。

  441—513南朝宋文帝元嘉十八年—梁武帝天監十二年沈約(休文)書《草書帖》。

  514天監十三年傳陶宏景書《瘞鶴銘》。

  515北魏延昌四年刻《王禎墓誌》。

  516北魏熙平元年刻《劉顏墓誌》。鄭道昭卒。生前尚有《雲峰》、《大基》其它刻石書跡名之於世。

  517熙平二年刻《元懷墓誌》、《刁遵墓誌》、《崔敬邕墓誌》。

  519神龜二年刻《元佑墓誌》。

  522正光三年立《張猛龍碑》。

  523正光四年刻《馬鳴寺碑》、《姬伯度墓誌》、《王基墓誌》、《鞠彥雲墓誌》、《高貞碑》、《元秀墓誌》。

  523梁武帝普通四年袁昻(千里)奉敕撰《古今書評》,首以意象批評論及書家風格。

  525北魏孝昌元年刻《李超墓誌》。

  526孝昌二年刻《元朗墓誌》。

  531普泰元年刻《元弼墓誌》、《張黑女墓誌》。

  533永熙二年刻《賈景等七人造玉像記》、《元爽墓誌》。

  535東魏天平二年刻《司馬升墓誌》。

  539元象二年刻《高湛墓誌》。

  540興和二年刻《劉懿墓誌》。

  541興和三年立《李仲璇修孔子廟碑》。

  543武定元年刻《道俗九十人造像記》。

  486—548南朝齊武帝永明四年—梁武帝太清二年蕭子云(景喬)書草書《千字文》、章草《史孝山出師頌》、正書《進寫古啟》、《顏回問孝》等。

  481—549南朝齊高帝建元三年—梁武帝太清三年王筠(元禮)書《至節帖》。

  487—551南朝齊武帝永明五年—梁簡文帝大寶二年庚肩吾(子慎)撰《書品》,次第書家高下。

  ?梁武帝時貝羲淵書《梁始興忠武王蕭憺碑》

  550東魏武定八年穆子容書《太公呂望表》。

  552梁元帝承聖元年梁元帝(蕭繹)撰《碑英》。

  555北齊天保六年刻《王憐妻趙氏墓誌》。

  557南朝陳武帝永定元年歐陽詢(信本)生。

  558永定二年虞世南(伯施)生。

  560北齊皇建元年立《鄉老舉孝羲雋敬碑》。

  562北齊太寧二年刻《法勤禪師墓銘》。

  ?南朝陳陳伯智(策之)書《習讀帖》。

  564北齊河清三年摩崖書《重登雲峰山記》刻成。

  北周保定四年刻《賀屯植墓誌》。

  560—565南朝陳天嘉年間傳人盜郗曇墓,獲王羲之及諸名賢書跡,文帝以賜始興王伯茂。有得《樂毅論》獻文帝,後歸餘杭公主。

  567北周天和二年刻《華嶽頌》。

  568北齊天統四年刻《法朗造像》。

  571北齊武平二年刻《僧道略等三百餘人造神碑記》,《劉忻墓誌》。

  573武平四年刻《高僧護墓誌》。

  514—577南朝梁天監十三年—北周武帝建德六年王褒(子淵)於西魏滅梁之時(554)被掠入長安,為周太祖所重,貴遊等翕然並學褒書。此為南北書風匯合之始。刻《馬天祥造像記》。

  578北周宣政元年刻《高妙儀墓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