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和齿,有什么区别?很多人都没弄懂!

牙和齿,有什么区别?很多人都没弄懂!


我们人都长有一口牙齿,牙齿是用来咀嚼食物的,在生活中,白话文及口语化后,牙齿连用,牙与齿也就没什么区分了


然而,汉字源于自然,汉字通常是用来命名或描述物体状态的,人从一个受精卵开始,到长在成人,人身体上的每一个部位,每一个器官、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情绪等,都是有一个汉字对应命名或表达。


“牙”与“齿”,到底区别在哪呢?


看看它们的本义:


牙和齿,有什么区别?很多人都没弄懂!

【牙】字,象一颗大牙的样子,

本义是 大牙

即指“牙床后部的大槽牙”。

如《后汉书·华陀传》:“齿牙完坚。”

由此引伸出其它意思

1、特指“象牙”。“牙”又是“牙旗”(古代将军用的大旗)的简称。

如《三国志·吴书·胡综传》:“又作黄龙大牙,常在中军,诸军进退,视其所向。”

2、“牙”还是旧时官署的称呼。

如《新唐书·泉献诚传》:“命宰相、南北牙群臣。”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衙”。旧社会的“牙行”是指介绍买卖、从中取利的行当,而“牙郎”则是指介绍买卖、从中取利的人。

3、“牙”作动词,指“咬”、“啮”。

如《战国策·秦策二》:“王见大王之狗……投之一骨,轻起相牙者,何则?有争意也。”

4、“牙”又可通“芽”,指“发芽”。

如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一亩之稼,则粪溉者先芽。”

牙和齿,有什么区别?很多人都没弄懂!

【齿】字,象中间一排门牙的样子,

本义是门齿,中间门齿。是“门牙”,即靠上、下唇的牙齿。

这是繁体 齒 字,因字形书写复杂,简化为现在的 齿 字

如《左传·僖公五年·宫之奇谏假道》:“唇亡齿寒。”

《战国策·燕策·荆轲刺秦王》:“此臣日夜切齿拊fǔ心也。”

成语有“咬牙切齿”,对“牙”和“齿”是作了区分的,这里的“齿”不能换为“牙”。

由此引伸出其它意思

1、“齿”可由“牙齿”引申为“岁月”、“年龄”。

如柳宗元《捕蛇者说》:“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2、由“牙齿”引申为“并列”、“排列”、“平等相看”。

如《庄子·天下》:“百官以此相齿。”

韩愈《师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3、还可引申指“录用”,

如《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循名责实,虚伪不齿。”这些引申义,“牙”都没有。


人有一口牙齿,两边为大牙,中间为齿。口中牙齿,中间为齿,两边为牙,全称牙齿。

牙 和 齿 两个字,看起来很简单,如果不懂区分,阅读经典时或学习古文时,就会遇到很的理解困难。



.

.


我是汉字谷主,欢迎关注!

【专注说文解字、快速识字、古汀大语文、海外汉语,古汀汉字思维馆】

汉字师认证课程,让你成为一名专业的汉字老师、海外汉语老师、一位汉字启蒙师!

想了解详情,关注本号,私信留言 ”99

了解识字学习体系《人字学习体系》,可以关注本号,私信留言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