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連鎖剛剛開始

在今天看來似乎是偉大的發現與洞見,

實際上恰好是混沌中的逐漸明晰。

——逸馬“萬利連鎖”

從連鎖經營模式誕生之日起,它便在不知不覺中由“星星之火”演變成“燎原之勢”。

實際上,這也是必然的趨勢。當經濟和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時,一部分企業必將步入一個軌道,把歷來成功的經營模式與盈利模式,通過複製放大,整合社會資源,從而成為連鎖巨頭和領導品牌。從這個意義上講,連鎖造就行業領袖。

生產者把有限的資金投入生產,通過複製標準化流程,為市場快速地、大規模地提供所需的產品。然而,當市場上同質產品趨於飽和時,生產者就要考慮產品的銷售問題了。於是,把機械化大生產的複製模式,引用到商品流通領域,就有了連鎖經營。

緊接著,問題又來了。到底是生產者自己承擔銷售,還是將銷售分割出去呢?

如果生產者自己承擔銷售,自己投資建店,把有形的產品和無形的產品一起提供給當地的消費者,那就是“直營連鎖”;如果生產者把銷售分割出去,由加盟者投資建店,雙方分割無形產品價值實現的利潤,那就是“特許經營連鎖”。

經濟史證實,現代經濟發展初期,有形產品的生產與銷售的分工,是符合效率原則的經濟行為。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消費需求在不斷升級,對無形產品的需求比例在日益上升。無形產品的再生產,與有形產品的生產與銷售分工不一樣,它需要銷售者來完成並提供給消費者,這是無形產品的即時消費特徵決定的。從這一點上來說,在連鎖網絡的建設中,特許經營是更符合效率原則的模式。

曾有人做過這樣一個比喻:“特許經營是通過‘婚姻契約’的方式,嫁接一套成功的經營模式,從而實現品牌、資本、技術、管理等資源的優化配置。”

特許經營,追求的是特許雙方合作共贏,實施規模化經營、標準化服務和專業化管理,是一種高效率的經營方式,也是當今企業擴張和個人創業的最佳途徑之一。

從1865年美國勝家縫紉機開創特許經營這一模式後,發展至今已經超過了150年,成為全球零售業、餐飲業、服務業等線下實體的主要發展模式之一,許多巨頭企業都是採用這一模式打開了通往世界之路。

截至2018年,以餐飲業為例:麥當勞全球門店數量3.5萬家;百勝集團旗下的必勝客、肯德基等品牌約4萬家;賽百味全球門店數量4.5萬家;星巴克全球門店數量3萬家……全球餐飲連鎖品牌門店拓展形式,有超過六成都是通過特許連鎖的模式進行合作擴張的。

特許經營在國外已經是一個比較成熟的模式,但在中國卻才剛剛起步。回望過去的二三十年,我國有不少的本土企業也在做連鎖,但大都是以直營的模式發展,特許經營少之又少。不開放特許加盟,看似是保護了自身品牌,但結合多年的實際發展情況來看,品牌的經營利潤、拓展速度和可持續發展,都會因此受到一定的限制。

中國本土的直營連鎖品牌,年度淨利潤很少超過10%。在中國近14億人口的龐大市場,本土直營的連鎖品牌中,超過千店的寥寥無幾!如此現狀,究竟是不是一種遺憾呢?

也許,就像狄更斯在《雙城記》中所言:“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人們正直登天堂,人們也正直下地獄。”很多事情不存在絕對的好壞,都是相對而言的。

我們不妨這樣審視,本土企業過去二三十年的連鎖經營是一種探索和積澱,發展到了今天,時機已然成熟,必將迎來一場革命性的轉折。事實擺在眼前,在偌大的中國市場中,還有許多領域尚未形成行業霸主,這對廣大的企業經營者來說,正是借力新的生產工具、構造連鎖新範式的機會。

許多人誤以為,特許連鎖僅限於大眾化、品牌生命週期不長的行業。恰恰是這樣的概念,讓不少商業推動者形成了錯誤的理念。其實,縱觀全球特許經營的發展,我們已經看到了,特許經營滲透在各個不同的業態中。從全球最高端的五星級連鎖酒店,到便民生活便利店、超市等各個領域,全是依託特許連鎖的形式快速地發展著。真正制約中國特許經營發展的瓶頸,是對特許經營理念缺乏認知,對自身品牌連鎖管控體系的搭建不完善。

美國著名經濟趨勢分析家、量子基金創始人羅傑斯認為:“要在21世紀躋身為中產階級中的一員,最穩妥和最有效的途徑莫過於加入某項特許經營體系。也許你很難通過加入特許經營而成為億萬富翁,但卻能輕鬆地成為百萬富翁。”

我們的“萬利連鎖”模型也能夠輕鬆地看出這一點。

打造出一個成功的單店,對其產品或服務進行復制,開多家直營連鎖店,這是最初級的連鎖。過去二三十年,我們對連鎖的探索幾乎都是處在這個雛形階段,現在我們要發展的方向,是朝著模式裂變升級,即從直營發展到特許,為平臺運營和品牌生態奠定基礎。

我們的連鎖剛剛開始


當我們能夠跳出“連鎖就是開分店”的狹隘之見,樹立起連鎖思維,從最初的“複製產品與服務”走向“特許與授權”,就是實現了從“大本小利”到“大本大利”,再到“一本萬利”和“無本萬利”的超級連鎖的過程。

試想,連鎖企業從一家店變成一千家店、一萬家店,最終托起來的是什麼?或者說,消費者看到這樣的連鎖店,購買的是什麼?只是產品嗎?

顯然不是。連鎖從最初的複製產品和服務,發展到最後的品牌生態,實際上是從“經營有形資產”發展到“經營無形資產”的過程。連鎖最終托起來的是品牌和認知,售賣的是一種理念;而消費者購買的也不單純是產品,更多的是一種文化。

我們再從另外的角度思考:銷售產品的結果,最終是“誰好買誰”,那麼檢驗“好”的標準是什麼呢?答案就是,品牌的知名度。有一個事實我們必須清楚:當消費者有需求時,他想到的是產品;當消費者的需求得到滿足後,他想到的是品牌。換句話說,在產品同質化的時代,誰能讓消費者從心理上產生認同感和歸屬感,誰就能擁有消費者的忠誠度。

為什麼特許經營被全世界廣泛認為是21世紀最成功的商業模式?原因就在於,它有借力出海的魅力,能把好的東西以最快的速度進行復制傳播,讓最大面積的區域和最大量的消費者享受到優質的產品和服務,讓企業脫離傳統的、簡單的生產型發展方式,把企業最重要、最核心的價值——品牌,獨立出來並進行延伸。

未來十年、二十年,如果我們能夠不斷完善連鎖體系的搭建,依託信息化、資本化,必然有機會走向千店品牌規模、千億企業規模,並一步步地邁出國門,走向世界。此時此刻,一個全新的世界即將打開。


我們的連鎖剛剛開始


我們的連鎖剛剛開始


關於戰略頂層設計、連鎖模式設計、標準化體系、招商、到訓練督導體系。如果對你有用,可以關注小編,私信小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