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極速變化的世界裡,哪種人能立於不敗之地?

在極速變化的世界裡,哪種人能立於不敗之地?

社會會獎勵那些積極面對改變的人,也會懲罰那些故步自封的人。

——列納德•蒙洛迪諾

有一個在科普界很有名的比喻,曾經收錄在歷史書中用來給孩子們講解人類的由來。

設想把宇宙發展至今的 150 億年時間「壓縮」成 1 年。

在這個宇宙年中,前 8 個月還沒有地球。

9 月,地球從星際物質中冷凝形成;聖誕節前夜,恐龍誕生;12 月 28 日,首次出現了可以開花的植物;12 月 31 日晚上 10 點半,有了男人和女人。

所有人類有記載的歷史都發生在 12 月 31 日的最後 10 秒鐘內。

歐洲文藝復興、大航海時代、現代科學誕生、第一次工業革命、登陸月球、普及互聯網……這些翻天覆地的變化歷程一共只佔用了這個宇宙年 1 秒多的時間。

這些極速且驚人的發展,得益於人類開始了對環境的探索,並因此強化了基因中

「彈性思維」的能力。

人類誕生後的幾十萬年,一直處於穴居人時代,從未走出歐洲和亞洲的幾個誕生區。

隨著技術的發明,為了追求資源、開拓貿易,人們陸續從居住地遷移擴張到了世界的各個角落。在這個過程中,自身的基因特徵也經歷了變化。

普遍認為,農耕民族更崇尚穩定,思維方式也一板一眼,善於邏輯分析。

從事遊牧和海外貿易的民族,因為經常受到環境變化的影響,思維方式更有彈性,在遇到突如其來的變化時,應對能力更強。

總之,在與天地自然萬事萬物的鬥爭中,有的人發明了飛機輪船,有的人發明了電燈電話。

這些應對挑戰時積極調整、發明創造的能力,都與彈性思維密不可分。

對應到現代社會,無論是公司的組織架構,還是年初時說好的 KPI 算法,身邊的事情似乎都一時一變,「穩定」早就不復存在。

「彈性思維」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一、什麼是「彈性思維」?

提出「彈性思維」概念的人叫列納徳·蒙洛迪諾,他是一位世界級物理學家,曾與霍金合作撰寫過著名暢銷書《時間簡史(普及版)》和《大設計》。

同時,他又是一位典型的斜槓青年,擔任過《星際迷航》的編劇,與迪士尼共同開發的遊戲也曾斬獲多項大獎。

對於為何能在多個領域同時取得成就,蒙洛迪諾歸功於自己善於運用「彈性思維」。

在極速變化的世界裡,哪種人能立於不敗之地?

彈性思維是一種對立於分析性思維的,非線性的多元化信息處理方式。

它源於一種能夠激發適應性和創造性的基因,在人類的基因圖譜中表現為「多巴胺受體基因 D4」。

這種「多巴胺受體基因 D4」給腦神經帶來的作用,類似於從一個自上而下運轉的樹形組織,變成了自下而上的扁平化的蟻群式」組織

傳統的邏輯思維模式下,大腦中樞發佈指令,逐級向下傳達給神經系統。

就像做數學題,(1+2)*3+4*5=?

小學生一邊念著「先算乘除,後算加減,先算括號裡,後算括號外」,一邊算。計算機嗖地一下,不到千分之一秒就可以給出答案。

只要是有計算方法、有規律可循的問題,人工智能都能夠輕易模仿

,而且速度比人腦快的多得多。

然而,如果哪位不開眼的鄰居問出「你更喜歡爸爸還是更喜歡媽媽」這一類需要動用情商的問題,計算機的表現就不如三歲小孩了。

可能有的小孩會說「都喜歡」,有的小孩當著爸爸面說喜歡爸爸,當著媽媽面說喜歡媽媽。

判斷標準基於當時當地的形勢,以及有沒有什麼需要某位家長滿足的願望。情況的變化直接影響答案。

回答這道題時神經元的活動方式類似於蟻群。

給蟻群一塊 10 平方米的場地,它們可以有一種井然有序的行動模式。

把外圍擴展到 20 平方米。它們同樣會迅速處理來自環境的新信息,調整覓食的動線或分工,變化為更有效率行動模式。

單憑一隻螞蟻,並不能理解這個世界發生了什麼變化,但是作為一個群體,它們意識到了並做出了回應。

我們的單個神經元就像一隻螞蟻一樣,並沒有獨立思考的智慧。但是一群神經元的自發行動卻會給人驚喜。

這種彈性思維模式並不是時時刻刻都有,它偶爾為之,就足以誕生出優秀的創意,往最小說,也能激發靈機一動、隨機應變的能力。

這種彈性思維能力的強弱,造就了天才和普通人的差別。

二、每個人都有彈性思維能力嗎?

是的。

我們的文化中有一個廣為流傳的神話,說人們天生厭惡新奇和改變。

針對「改變」這一話題,學術和商業實踐領域都有很多相關討論,無數出版物旨在教導人們如何走出舒適區。

《哈佛商業評論》的一篇文章曾指出,「員工會本能地反對改變」。另一篇文章則發問:「為什麼改變如此困難?」。

然而,改變真的有那麼困難嗎?

在極速變化的世界裡,哪種人能立於不敗之地?

搜尋心理學研究文獻時會發現,幾乎沒有什麼關於人類厭惡改變的內容。

之所以會產生這種認知上的差異,是因為管理者口中的「重塑」、「轉變」、「戰略轉型」,對應到員工身上常常是「裁員」或「增加任務考核難度」。

如果改變意味著失去工作,新事物意味著增加工作量,那麼就很容易理解人們為什麼會消極回應了。

這並不是厭惡改變,而是「厭惡裁員」或是「厭惡消極後果」。

如果一個員工在進入領導辦公室之後被告知:「公司現在不追求高效,因此你可以減少 10% 的工作量,增加 5 天年假,且薪水不變」,他應該可以欣然接受改變。

只不過這種情況永遠不會發生罷了。

當不存在消極後果時,人們的本能反應往往是很容易被新事物和變化吸引。

這種特質被稱作「追求新奇」,它深植於我們的基因,和獎勵依賴、避免傷害、持之以恆一起,組成了人類的四大特性。

只不過在每個人身上的分佈有細微差別。

簡單來說,更喜歡追求新奇、對成就感更敏感的人比較容易被激發出彈性思維,它們同時受到天性和後天培養,即基因和環境的影響。

幾個世紀以前,大多數人的生活中都充斥著重複性事務,人們一週工作 60 個小時,從事種植、製造、手工勞動。

需要花上幾周時間,才能坐馬車完成一次跨城市的旅行。

因為環境相對單純,導致當時的創新和改變很少。即使古代生活在今天看來枯燥乏味,但那時他們活得相當愜意。

(「無聊」(boring)這個概念,或者說這個英文單詞直到工業革命之後才出現,那時已經是 19 世紀晚期了。)

直到 20 世紀,一些思維格外「彈性」的人發明了廣播、電視、電影和新交通方式,人們的生活才擁有了更多可能性。

在極速變化的世界裡,哪種人能立於不敗之地?

過去 20 年中,我們經歷了網絡、電子郵件、短信和社交媒體的崛起,技術變革的速度也在不斷加快。

面對環境變化,人們不斷改變的態度就是一種適應,適應的同時更多發明創新也在開花結果,因為人類總有潛力更進一步地適應環境。

70 多歲的爺爺奶奶用手機拍短視頻拍成了 網紅大V,誰能說誰比誰新潮呢?

三、彈性思維有什麼用?

就像前面一直在說的,彈性思維為智慧生命帶來了兩個核心能力:創造發明、應對變化。

頂級科學家和藝術家們的大腦幾乎就是彈性思維的樣板間,每一個令人驚歎的作品都離不開彈性思維的手筆。

曾經看過一本書叫《去當你想當的任何人吧》,裡面講一位美國女詩人的故事。

她說在創作之前,可以聽得到靈感奔馳而來的聲音,此時唯一需要做的工作是聽靈感說了什麼,然後把它記在紙上。

第一次聽這個故事覺得玄乎其玄,就像班裡每次考 100 分的同學說「我不學習,我從不學習,我就是天生容易考好」一樣,糊弄傻子呢吧?

然而瞭解了彈性思維的機制之後發現,在放鬆、冥想、培養好奇心、找到自己最有創造力的方式等一系列方法下,的確會大幅提升創造能力,甚至會有驚喜突然而至。

這點,希望培養優等生的家長們可以瞭解一下

另一個主要作用,是在變化的環境中找到快速解決問題的方法。

說個最簡單的,領導讓你澆花,辦公室沒有噴壺,是不是哪怕找個水杯,也能把花給澆了?

如果留到第二天問你為啥沒澆花的時候,說因為沒有噴壺,估計這個智商就離「被離職」不遠了。

話糙理不糙,換到其他各種看似複雜的事情上仔細想想,是不是都這麼個情況?

靈活機動,是人類對抗人工智能永恆的資本,也是事業生活中的必備技能。從腦科學和神經學領域進行一番高大上的研究,就叫「彈性思維」。

(當然其中暗藏玄機,遠不是一句話就能概括的。)

蒙洛迪諾在《彈性》一書裡詳細解釋了彈性思維中蘊藏的科學奧秘,如果想了解這個重要技能具體怎麼培養,推薦買來仔細翻翻。

(↑點擊小程序購買)

主書名:彈性

副書名:在極速變化的世界中靈活思考

作者:[美]列納德•蒙洛迪諾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 END -

在極速變化的世界裡,哪種人能立於不敗之地?

↑八月權益升級+線下活動贈票即將發佈,僅限會員

聯繫我們

媒體/商務合作聯繫微信:ifanbing

郵件:ben.fan@zengzhangguan.com

加個人號,Keep in touch.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