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黃河”,開建新廠,譚旭光主政的中國重汽瞄準國際一線品牌

截止2020年8月,中國重汽以銷量16.07萬輛,已經坐穩重卡行業三把手位置,以近1.5萬輛的優勢,甩開了多年的老對手陝重汽,在氣勢上直衝東風、解放把持的前兩名而去。

兩年前,當年從中國重汽鬧分家,獨立出去的,做強做大了濰柴動力的譚旭光,在山東國資委一紙任命書下,復辟回到中國重汽,一身三職,成為山東重工、濰柴動力、中國重汽共主,震動了整個商用車圈!

譚旭光何許人也?外號譚大膽的譚旭光,以敢做、敢闖被業界私下稱為譚瘋子。能把中國重汽名下的發動機廠從僵死的體制內獨立出去,做大到世界數一數二、控股了陝重汽、法士特、漢德車橋的重卡生產及配套集團,其能力可想而知。

入主中國重汽,不僅意味著譚已成為中國重卡行業最有權勢的風雲人物;更意味著,幾年前從行業銷量排名第一跌落到與陝汽爭奪行業第三的中國重汽,在暮氣沉沉中,終於迎來了新的希望。

在行內看來,一手託中國重汽,一手託陝重汽,名下重卡銷量,已經輾壓了一汽解放和二汽東風,成為行業老大風光無兩。但譚旭光的志向,顯然遠非於斯。譚旭光在濰柴的行事風格,似乎暗示著中國重汽也將掀起暴風雨。果不其然,譚旭光走馬上任後,立刻出手,從人事調整、產業聚焦、成本控制、新品開發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中層幹部大換血,讓年輕人勇挑重擔。通過內部競崗,選拔了一大批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充實到銷售、管理一線。使企業內部迅速煥發了活力。

在一片反對聲中,把中國重汽的房地產業等務打包出售,集中財力物力,心無旁騖攻主業。徹底改革了企業大而全、企業辦社會的固疾。

在品質不降低的情況下,採購成本年內下降20%。一刀砍在企業的內部腐敗和成本管控失控上,把內外勾結、在供方謀取私利的灰色產業鏈掀了個底朝天,並很快收到了成效,企業效益迅速提升。而且,企業因為成本降低效益提升,為員工收入的提高,創造了條件,獲得了廣大員工的一致好評和擁護。

積重汽、濰柴積累的眾多先進技術,推出了“黃河”高端重卡,復興了這一國內第一輛重卡產品。在行業開始轉型、用戶消費升級、環保要求提升的大背景下,直接開始對標歐美高端重卡,並未大舉開發國際重卡市場提前進行佈局。

多年來,中國重汽在海外市場一直在佈局,其在非洲、東南亞、南美這些市場的銷量,一直佔據中國重卡品牌的排頭,年銷量超過4萬輛。近期,中國重汽開始在資本市場上進行定增70億元,新建位於萊蕪的現代化智能工廠, 並在已經佈局多年多的氫能源重卡上加大投資。隨著新工廠的投產和中高端產品汕德卡、高端產品黃河的強勢導入,中國重汽已經徹底在產品、品牌、市場佈局上甩開了解放、東風、陝汽等行業頭部企業,其前景一片光明。

復興“黃河”,開建新廠,譚旭光主政的中國重汽瞄準國際一線品牌
復興“黃河”,開建新廠,譚旭光主政的中國重汽瞄準國際一線品牌
復興“黃河”,開建新廠,譚旭光主政的中國重汽瞄準國際一線品牌復興“黃河”,開建新廠,譚旭光主政的中國重汽瞄準國際一線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