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家P2P公司灰飛煙滅,網絡互助為何行穩致遠?

2000多家P2P公司灰飛煙滅,網絡互助為何行穩致遠?

“始終將是否有利於支持實體經濟、是否有利於防範金融風險、是否有利於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這‘三個有利於’原則,作為衡量金融創新合理性的基本標準,堅決打擊偏離實體經濟需求、危害金融穩定、侵害消費者權益的‘偽創新’‘亂創新’行為。”

這是銀保監會副主席曹宇近日在一次論壇上的發言。保觀察注意到,曹宇曾在2017年3月就互聯網金融提出了“三個有利於”監管原則。

三年時間過去了,P2P行業從高峰期的2000多家企業到現在完全出清,這體現了監管部門的監管決心和監管定力。

如今曹宇副主席重提“三個有利於”監管原則,這對網絡互助從業者有何啟示意義呢?

01.P2P殷鑑不遠,當心存敬畏

監管與創新是一對永恆的矛盾體。這適用很多行業,對金融這種持牌行業更明顯。

“一放就亂,一管就死”是這種矛盾的最極端體現。P2P行業就是例證,前期應該是基本放任,很多騙子趁機混入,行業迎來野蠻式增長;隨著一些網貸平臺的爆雷,群體性事件的不斷髮生,監管部門強力出手,直至現在網貸行業完全歸零。

2017年3月,銀監會副主席表示,任何金融創新都應該遵循三個有利於的原則,即有利於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有利於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有利於保護投資人或借款人的合法權益,這也是銀監會規範和整頓P2P網貸的基本原則。

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空間。但這又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血淚教訓總是要有人付出代價的。

只不過,那些想要真心做創新卻被裹挾著的從業者,那些想要比銀行存款多點利息的投資者,成為了創新的炮灰。

保險業喜歡講究場景教育,而P2P網貸興亡史就是一部血淋淋的例子,這對於監管者而言如此,對於行業從業者亦是如此,殷鑑不遠,當心存敬畏而不是僥倖。

02.“三個有利於”指明監管與創新關係

相比金融其他行業,保險業始終是合規重於創新的行業,再加上知識產權保護水平不高,使得整個行業的創新意識並不強。

不過,隨著近些年互聯網巨頭們紛紛進軍保險業,一些創新模式、創新玩法在不斷湧現,也在重塑著監管與創新的邊界。

以網絡互助為例,這個行業從康愛公社2011年算起,時間已近10年,中間雖有一些小事件,但整體呈現穩健發展。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5月底,我國已有3.3億人加入網絡互助平臺,累計互助金規模約92億元,受助人數超過7萬。

與P2P網貸行業發展時間差不多,為何網絡互助能行穩致遠,併成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一部分?

在保觀察看來,從監管者來說,在這個行業每次出現迅猛增長或者不合規事件發生時,都能迅速出手並及時糾正,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這種監管糾正,並不是沒事找事,也不是一捆子打死,而是使創新行為更加健康更加可持續。

從行業規模來說,整體也就100億元,這還不如一家中型P2P的規模。這從量上也很難產生金融風險。

對網絡互助從業者來說,做這事本就出於公益之心,也沒有打算從中謀利,這使得行業企業的營利衝動很小。

如今,曹宇副主席所提出的“三個有利於”,從實體經濟、金融風險、消費者權益等三個維度為網絡互助的“第二個10年”指明瞭監管與創新的發展方向,也為行業從業者吃了一顆定心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