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中國”助推國家治理現代化


“數字中國”助推國家治理現代化


當今世界不同以往,信息技術風起雲湧,催生了數字世界,並與物理世界平行而生。面對這樣的世界,如何用“數字”推動政務創新改革?如何用“數字”實現社會的綜合治理?如何用“數字”服務百姓民生?這些已經是時代命題。數據共享、資源共享,推動經濟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更重要的是將物理世界人、事、物的信息數字化,智能化,用更科學、高效、正確的治理手段和路徑形成創新社會治理、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整個社會的運行效率乃至國家的競爭力。

 “數字中國”體現數字治理理念

國家治理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每個時期都有與之相適應的治理模式。作為新時代國家治理的引擎和抓手——“數字中國”所承載的,不僅僅是以科學技術為代表的生產力的發展,也不僅僅是以數字化為手段的治理技術,更深層次的是以數字化驅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理念。

網絡強國構建數字世界的基礎設施,是“數字中國”的基礎,智慧社會基於數據智能應用、智能科技加速創新,是“數字中國”的目標。“數字中國”戰略承上啟下,以發展數字經濟為關鍵抓手、以數字政府建設為基礎,以數字化推進社會治理為契機,將更好地解決當下中國的發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實現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最終實現社會公共服務的最優化,讓億萬人民在共享數字中國成果上有更多的獲得感。

黨和國家全面鋪開“數字中國”戰略,將治理數字世界當做一種革命性變革,用數字思維和數字工具,重構思維模式和治理模式,並非單純地將其當做“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技術手段。

“數字中國”將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數字化手段加以落實,力求通過“數字中國”建設,推進形成體系化的治理能力,解決發展問題、百姓需求和社會痛點,規劃出“以民為本”的社會治理創新發展道路。

“數字中國”構建數字治理格局

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與之相對應,“數字中國”建設作為新引擎,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推向一個以數字形態為基本特徵的新階段。

第一,“數字中國”構建了基於網絡空間的新型治理的基礎設施,即數字化的公路、空港、高鐵、海港,為國家治理現代化打下了堅實基礎,為建設政務運行一張網、政務辦公無紙化、社會治理智能化、公共服務精準化的新型政府形態提供了技術支撐。

第二,“數字中國”構建了以人民為中心的行政治理體系,打通政府各部門、各層級之間的信息孤島,建立起基於政府內部數據融通的高效辦事網絡,有效提高行政能力,整合各種資源,應用大數據為社會賦能,真正實現“以民為本”的社會公共服務價值。

第三,“數字中國”構建了基於政府“自上而下”與企業、社會組織、公民自發“自下而上”相融合的內生驅動的治理體系,通過還數於民的實施,加強政府與公眾之間的聯繫,促進社會公共信息在社會成員之間的可獲取和可共享,實現共同參與,協同治理。

第四,“數字中國”構建了社會全要素資源正向、良性互動、相互賦能的體系,以數字化手段輔助社會治理,解決信息不對稱、資源碎片化、運作條塊化、社會運行成本高、快速反應能力不足,整合社會資源,賦能他人,實現公共利益最大化和效益最大化。

“數字中國”以數字化方式推進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積極構建全國數據資源共享體系,形成基於大數據應用的數字政府、數字社會和數字公民。整合碎片化、片面化數據,以縱向、橫向的“360度無死角”模式描繪出解決問題的畫像模型,依靠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分析問題、找到源頭、綜合施策。“數字中國”融合社會多元主體的共同治理,打通信息壁壘,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手段感知社會態勢、暢通溝通渠道、輔助科學決策,催生出一個“政府主導、市場機制、企業運作”的良好治理格局,推進智慧社會建設,最終達到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數字中國”引領數字治理潮流

“數字中國”將有效破解當前主要矛盾。“數字中國”建設從社會管理層面上講,是政府實現社會管理與監督的有力手段和治理,比如綜合治安、食品安全、交通出行、移動支付、金融科技等,使社會治理做到精準需求的精準分析、精準服務、精準治理、精準監督、精準反饋、精準施策。提高效能、降低成本、提高資源共享;從公共服務層面上講,是利用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來服務公民,提升個人數字化水平,真正做到從老百姓的痛點出發解決問題,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的需求。“數字中國”帶來的不僅是工作方式的改變,更是管理思維的變革和治理智慧的提升。“數字中國”讓政府對外開放數據“還數於民”,打通各部門間的信息孤島和壁壘,破解社會資源分配不公的痛點,政府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當好“掌舵人”,通過“自下而上”的有序、良性互動,形成多中心治理結構、多維度管理過程,實現人人參與、人人有責、人人分享、人人出彩。

“數字中國”將為社會發展實現正本清源。“數字中國”建設讓數字技術“放下身段”服務政府、社會和公民,讓政府決策從百姓的需求和痛點出發,讓科學技術創新迴歸為人民服務的初心,讓數字紅利惠及每一位百姓。“數字中國”在數字世界根據全方位視角的數據維度,通過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的技術融合,將彌補物理世界認知的盲點,構成一個在時間軸和空間軸上均實現360度全方位分析判斷事物“無死角”系統,用科學、正確的數字模型,讓人類社會運行和治理迴歸真實的本質,而不是人造的、現象的、主觀的、猜測的,由此顛覆傳統的所思、所想、所說、所行、所為。大道至簡,做正確的人,行正確的事,說正確的話,走正確的路,思考正確的方向。

“數字中國”提升國家的核心競爭力。當今,世界各國紛紛搶灘數字世界制高點,數字國家的建設風生水起。對我們國家而言,以“數字中國”為抓手,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就是抓住了數字時代的最核心競爭力。“數字中國”建設,是治理路徑、方法、執行實施、結果覆盤的全方位創新實踐,也進一步推動經濟、政治、文化、科技、生態文明等各領域的變革再造和重塑。在治理能力競爭的賽道上,我們通過“數字中國”的建設基礎、馳而不息。以“數字福建”為思想源頭和實踐起點,以黨和國家的頂層設計和大力支持為強大推進力,“數字中國”輸出的成果將豐富多彩且具有更強的複製性。我們已經看到,中國在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文明等領域信息化建設已經有不少成功案例,今後通過數據的互聯互通、共享創新,創造出基於人、事、物、數據的運營平臺,在有域無疆的,新的數字世界裡,根據多維度的數據對物理世界的治理進行創新和重構。而中國的實踐模式也可以走向世界,實現能力輸出,成為可以為人所借鑑的“中國方案”。

“數字中國”是數字時代的“新文藝復興”。18世紀創造了工業革命的輝煌。如今的人類社會,來到了物理空間和虛擬空間全面融合的時空交匯點,“數字中國”建設點亮了這一奇點。面向數字世界和人類未來,“數字中國”開創出“連接、和合、共生、共創、共享”的全新文明格局。如果說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的行為方式、生活方式,那麼,數字化將改變全人類的思維方式,重塑人的思想和心性,同時也重構人類社會生活的新空間、新秩序,未來的國家治理乃至全球治理,將是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深度融合的雙重治理。以往的思想解放基於物理空間,而未來的思想解放在物理空間與數字空間的雙重作用下,必定會更猛烈、更深刻、更徹底。“數字中國”正是這一輪思想解放的重大契機。數字時代稀缺的不是蠻力,而是智力,“數字中國”需要的不是盲從,而是思想。不同以往的是,數字思想的變革是跳躍的而不是漸進的、跨界的而不是疊加的、是乘除的而不是加減的。因此,“數字中國”建設,不僅是開創新事業、創新新理念、實踐新治理、挖掘新技術、更是啟蒙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文|王晶)

來源: 學習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