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航減船!全球超過5000艘船被閒置!中國集裝箱堆積,海外短缺!

今年一季度,受疫情的影響,國際貿易損失達到了3200億美元。目前,全球範圍內有超過5000艘船被閒置,並且閒置錨地船位有限。中國堆積集裝箱,海外短缺,集裝箱分佈不平衡。海運問題接踵而來。


超過5000艘船舶被閒置


根據航運諮詢機構Sea-Intelligence上週末最新的一份報告顯示,為應對因新冠疫情給需求帶來的巨大打擊,截至上週,總共有435個集裝箱船舶航次被取消,這相當於到歐洲和美國總計有700萬TEU的運輸量被取消。
而事實上,在該份報告發布後,包括2M聯盟——全球第一大集裝箱航運公司馬士基和第二大的地中海航運MSC)以及赫伯羅特還宣佈停航更多的船舶。


停航減船!全球超過5000艘船被閒置!中國集裝箱堆積,海外短缺!


不久之前另一家航運資訊機構Alphaliner也還曾發佈報告表示,由於停航船舶的大幅增加,預計在未來幾周裡全球集裝箱船舶的閒置運力將首次突破300萬TEU。而300萬TEU的運力幾乎是2016年韓進海運破產和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達到的峰值的兩倍。相當於停航150艘20000TEU的超大型集裝箱船。


截止2020年4月初,全球船隊中共有5,778艘船處於閒置狀態,以總噸計,閒置船舶佔全球船隊約2.6%。其中散貨船隊閒置比例為0.2%,集裝箱船為1.7%,豪華郵輪為21%。


如同鬧市地區的車位一樣,大量船舶的停航也給船東們帶來了額外的麻煩,由於可供拋錨的合適位置有限,船東/船舶管理公司不得不紛紛開啟“搶船位”的模式。


據世界10大船舶管理公司之一的Wilhelmsen船舶管理公司(WSM)稱,最近幾周,該公司收到的關於船舶閒置服務方面諮詢量出現激增,甚至超過了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的水平。


中國堆積,海外短缺,集裝箱分佈不平衡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出口縮減嚴重,集裝箱設備從2月起停滯在中國各個港口。運輸停滯疊加停航進一步限制了集裝箱設備的流轉,船公司難以確保在其他地方有足夠的集裝箱使用。隨著多國實施封鎖,船公司對集裝箱設備的重新調配變得越來越困難。


停航減船!全球超過5000艘船被閒置!中國集裝箱堆積,海外短缺!


Xchange發佈的CAx(集裝箱可用性指數)可以量化全球主要港口的集裝箱可用性。CAx 值大於0.5表示集裝箱剩餘,小於0.5則表示短缺。2020年3月,上海港40英尺集裝箱的CAx值為0.66,鹿特丹港為0.44,而去年同期分別為0.47和0.70,這表明中國港口集裝箱堆積較多,而歐洲則出現集裝箱設備短缺。


雖然船公司已經開始重新調配集裝箱,但以目前的海運狀況,仍需要一些時間才能恢復正常。船公司以前曾收取過集裝箱調配費,而現在船公司有可能再次徵收。因此,綜合運費預計將增長8-10%,跨太平洋航線將較為明顯。


隨著中國的復工復產,集裝箱將從中國各港口運送到其主要出口目的地,從而緩解集裝箱設備短缺問題。然而,疫情在其他地區的擴散會對集裝箱運輸產生不利影響。Drewry 預測的樂觀情形是,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將在今年第三季度得到遏制,海運將在明年初恢復正常。


中國海運現狀


海運是國際貨運的主渠道,中國外貿進出口貨運量的90%以上是通過海運完成的,去年達到了最高到95%。今年一季度,受疫情的影響,國際貿易損失達到了3200億美元,導致國際航運需求進一步萎縮,大幅下降。一季度,我國境內的港口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分別下降了4.6%和8.5%。


為了進一步暢通或者說穩定海運的暢通,穩定外貿運輸的基本盤。我部重點採取了以下幾方面的措施:


一是加強對幹線港口和班輪公司的運行監測。根據外貿運輸需求,引導班輪公司及時恢復因疫情影響削減的航線航班。


二是減免部分企業的費用。我部會同相關部委,研究落實階段性免徵和降低進出口貨物的港口建設費、貨物港務費、港口設施保安費等,為穩外貿服務。據統計,這個階段性降費約在70億元以上。另外,引導大型港口企業、航運企業適當延長免費堆存期,減免租箱費等措施,為企業降低費用約4億元。


三是協調解決冷藏箱的港口滯留問題。春節前後,國內需求下降,部分集收運通道,尤其是集卡司機出現短缺,在天津、上海港出現了大量冷藏箱積壓的問題。我部及時指導港口企業,地方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加大堆存設施的改造,提升冷藏箱集疏運能力,通過多種方式解決疏港問題,及時恢復了正常港口生產秩序。


四是加強國際合作,維護正常航運生產秩序。我們積極與主要的貿易伙伴以及國際海事等國際組織進行溝通協調,避免針對國際航行船舶出現過度的防疫措施。


停航減船!全球超過5000艘船被閒置!中國集裝箱堆積,海外短缺!


近日,我部還將會同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鐵路局、中國民航局、國家郵政局,包括國鐵集團,共同印發《關於當前更好服務穩外貿工作的通知》,重點從暢通外貿運輸通道、促進外貿運輸便利化、降低進出口環節的物流成本、營造良好外部環境、強化機制保障這5個方面出臺16項具體措施。


文件出臺以後,我們要抓好落實,加強綜合交通運輸方式之間的銜接,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和組合效率,真正發揮交通運輸先行官作用,促進國際物流暢通,更好地為穩外貿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