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决定效果,“家访”要走好线上线下融合之路 |8个建议

细节决定效果,“家访”要走好线上线下融合之路 |8个建议

停课不停学,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居家学习的情况,“在线家访”较正常开学期间的频次明显增加,“家访”的重要性也愈发突显。然而,如何更好地做好家访工作,提升效果,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近日,读到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的《坚守底线》一书,认为理念就是把作为人应该做的正确的事,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到底。就是要正直,不可骗人;要勤奋,不可懒惰;要谦虚,不可傲慢;要勇敢,不可卑怯等等,这些都是做人做事最基本的规范要求。


教育工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就家访来讲,是了解学生、掌握学生校外成长环境的重要方式,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应该是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既要坚守,更要转型。

细节决定效果,“家访”要走好线上线下融合之路 |8个建议

所谓坚守,就是要把家访作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的重要方式,做到小手拉大手,以家访促家风,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教育的生动局面。


正如东平实验中学李元兰老师那样,在去年,她一个寒假期走访了36个家庭,撰写家访日记上万字。透过她的家访日记,我们清晰地看到:“她在亲自走进学生家庭的时候,也就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在她与学生、与家长的沟通中,感悟到教育的爱与责任,也在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家长的教育素养,特别是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

细节决定效果,“家访”要走好线上线下融合之路 |8个建议

这次开展的“学生反思、教师答疑、家长分享”活动中,我们也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家访故事。这就告诉我们,让家长成为教育的同盟军,家访是一条必须坚守的路径。


只要坚持走进学生家里去,把电话打到家长手机里,与学生家长进行心灵的沟通,做到为了学生的成长无话不谈,既解决现实困难,又增进彼此信任,把好事办实、办好,既能破解“5+2=0”教育难题,也能解决“超长假期学生全天候居家学习”中家长的焦虑,为共同做好立德树人这篇大文章注入源头活水,收获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律的成长喜悦。


然而,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下, 和家长的沟通,方法要多样,形式要灵活。家访工作面临着重要的、细节处的、细微处的方法与方式转型。


比如,我在与教师朋友的聊天中、在网络上,总结了这样一些颇有创新性的转型做法:


细节决定效果,“家访”要走好线上线下融合之路 |8个建议

一是日常教学中,特别当下线上教学的周反馈、阶段学情反馈、电话、面谈、家访等多种方式。沟通中要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先表扬再指出问题。


二是需要家长参与班级活动时,要减少分配性指令,多调动家长积极性。


三是增加个别化的语言沟通,避免过多的群发短信;发给家长的短信要设身处地多斟酌,不出现错别字,没有歧义或误解,多读几遍后再发出。


四是非紧急事情,不在清晨和晚间休息时段(晚间10点以后)给家长发短信;非紧急事情,不让家长在上班期间给孩子送书、本子等学习用品。


五是从家校沟通中获取的家长、学生信息,要为家长和学生保守秘密,保护隐私,与家长面对面交流时,要热情、亲切、专注、平等。


六是放学后留学生补课或各项训练,需征得家长同意;向家长告知孩子的一些学习或行为的问题时,要给予一些方法的指导,体现教师的专业性。


七是如果学生未按时到校,第一时间和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原因;学生因病未能上学期间,及时慰问。


八是班级交接完毕后,不要再和原班级家长“经常联系”“干涉原班级事务”,充分信任新班级教师,等等。

细节决定效果,“家访”要走好线上线下融合之路 |8个建议


“学生成长在细微处、家访工作在细节中”,正是“家访损人虽事小,教育则事大”。


这里,坚守和转型都是为了把家访工作做好,做出实效。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子女是家长的天职,家访绝不能代替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家访的初心就是立德树人,一切着眼于学生的成人、成长、成才。


家访,需要在坚守与转型中,向青草更深处漫溯!

细节决定效果,“家访”要走好线上线下融合之路 |8个建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