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多大可以进行性教育?如何引导比较合适?

孩子多大可以进行性教育?如何引导比较合适?


今天,笔者想和大家讲讲如何与孩子普及性教育。一个儿童确认自已是男孩还是女孩,这似乎不成什么大的问题。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完全如此。有的男孩却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女孩,有的女孩则以为自己是男孩。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除了生殖器的解剖特点对人的性别起着决定作用以外,后天的因素对发育中的儿童在性别身份的自我识别上也可以产生很大的影响。

孩子多大可以进行性教育?如何引导比较合适?

一般儿童的性别身份意识主要通过社会影响和性意识的培养而得。特别是家庭环境对性意识的形成起重,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指出,两性角色的分化常常在出生之后就开始了。那时依性别不同给婴儿起了不同的名字,幼儿和育婴室都依儿童的性别而给予不同的待遇。以后男性或女性的思想不断地灌输给儿童,例如给儿童穿不同的衣服,剪不同的发式,选择适合性别的游戏材料和文娱活动,促使儿童和同性的小伙伴交往,父母对不符合两性角色的行动表示不同的反应等。

孩子多大可以进行性教育?如何引导比较合适?

孩子大概到了3岁时候,通过家庭、学校、宗教以及文化磨陶等因素影响,开始意识到"性角色",而且逐步能用性角色的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有人引用这样一个生动的例子,一个4岁的小女孩高兴地看着一个有关医生的电视节目,孩子的兴致很高,以致有人问她,"你长大了想当一个医生吗?"她立即回答说:"不!我不能当一个医生,我是个女孩子,只有男孩子才能当医生。"显然这种男女差别的概念是女孩通过社会学习而形成的。

孩子多大可以进行性教育?如何引导比较合适?

曾有一篇杂志报道:北京某医学院附院有一名研究生毕业的年轻医生,才华出众,相貌堂堂,当别人给他介绍本院的一个贤惠温良、秀淑端庄的女大学生医生时,他却无动于衷,心如古井。是他在爱情上自负、清高么?还是另有所爱?均不是。原来这位研究生生性古怪,他对任何年轻貌美的女性都是退三舍,却偏偏喜欢那些漂亮的小伙子和男童,甚至多次地"玩弄"男童。

孩子多大可以进行性教育?如何引导比较合适?

原来这位研究生的父母亲自小就给他培养一个女性角色的志趣,从起名字到穿饰打扮都按女孩子样式。因而这位研究生自小也有一个以女孩角色为自傲的心理,久之,便产生性倒错心理。

另外儿童的性观点和性准则标准也常来自于社会的学习模仿。游戏时,男孩更多地模仿成年男子,女孩子则模仿妇女。随着孩子们的成长,这些区别不知不觉形成人的更大男女差异。孩子的父母对性的态度对孩子的性心理更是产生强烈的影啊。

孩子多大可以进行性教育?如何引导比较合适?

此外,在家庭中议论有关性的题目可能给在旁观察的儿童产生游移默化的作用。父母之间表示爱情的方式,如拥抱、接吻和握手,也可能对儿童发展中的性观念起重要的灌输作用。儿童性心理不仅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发育以及认识技能的进步而有所发展,而且也会因为社会环境、人们性准则和性观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但是儿童早期的性心理表现可能是形成成年后性观点性准则的主要因素。

孩子多大可以进行性教育?如何引导比较合适?

从某些类型的儿童期非正常的性角色行为中,可以推断这些孩子将来可能会有性困难。譬如,儿童期受到宗教的正统观念熏陶,把性活动视为下流、邪恶和淫狠行为的看法,成年后男性可能会发生原发性阳萎,而女性则可能出现阴道痉挛。儿童期的男孩女性化,女孩男性化可能会导致后期的同性态......因此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家长培养儿童良好的性角色尤为重要。我们有些家长由于盼得男孩心切,或盼得女孩心切,便按照女孩角色或男孩角色进行培养。他们并不知道按照异性角色培养孩子,丢下孩子性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

孩子多大可以进行性教育?如何引导比较合适?

许多心理学家指出,为防止在儿童期的男孩显著表现出女子气行为,将来发展为同性恋,就有必要对他们的行为予以干涉或予以心理上的治疗。对孩子其它种种的性心理、性角色不健康的状态,我们社会我们家长应关注和引导。现在在我国成年性倒错患者及性犯罪有上升趋势。这与他们儿童期受到的教育很有关系。也应引起我们的警惕。

孩子多大可以进行性教育?如何引导比较合适?

首先要切断孩子不健康性意识产生的源流。要孩子少接触或不接触那些有不良性表现和满口下流脏话的孩子。当自己孩子一有不良的性表现,家长应该加强管教。不让孩子看肉麻地表现性意识性动作的淫书淫画。成人阅读的有关性教育的书籍,尽管其内容是健康的,但也未必适合儿童去阅读。儿童时期的年龄思维阶段特征决定他并不能理解有关性教育内容的书籍。这样可免得他无思想准备而不自觉地陷入歧途。


孩子多大可以进行性教育?如何引导比较合适?

其次,家庭父母之间有关性表示在孩子面前应该检点,以免引起孩子情绪的骚动。所以,我们应该把孩子性心理引上健康的发展道路。我们家长要支持和理解孩子正常的两性交往,看到异性儿童交往的意义,过多地担忧两性儿童交往会把孩子变坏,是不必要的,一意地防范两性儿童交往也是毫无道理的。异性孩子交往的意识健康与否不在于交往次数的多少,而在于交往什么,怎样交往。

孩子多大可以进行性教育?如何引导比较合适?

总之,人家的孩子无论是男是女,在道德品质方面、学习能力方面,对事物认知能力方面、语言表达方面、进取心等方面哪怕有一点优于自己的孩子,那么就应该让孩子大胆地放开手脚,主动地去与他接触,向他学习,求得他的帮助。若别人家的孩子在许多方面不如自家的孩子,也应该让自己的孩子去与他交流经验,以便一同进步。异性儿童交往是社会的需要。,鼓励异性儿童正常交往是我们家长的责任。如果孩子在两性交往上出现不好的苗头,家长应该及时地给予纠正,以便孩子能健康地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