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化印象……

吉化印象……


2008年10月初,我们大化集团合成氨厂一行多人乘坐“大连——吉林”的火车,前往中石油集团吉林石化公司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合成氨蒸汽透平式冷冻机操作控制实习。

第二天上午抵达吉林,感觉天气不是想象中那么冷,无风。出了站台,我们排着队上了吉化公司的接站大客车。经过松花江大桥,一直沿着江堤公路向西跑,一路上接站的吉化公司合成氨车间白工,向我们介绍说,吉化合成氨系统运行相当平稳,目前连续运行158天。这跟大化师傅的帮助分不开。

02年他们到大化实习学了不少东西,大化师傅非常热情,大化领导给予的支持更大。03年为他们派来了专家组,帮助油气化开车一次成功。大化功不可没啊!这次你们来实习,不要有顾虑。用吉化人的话说:咱们吉化大化是一家,就当回家串门。他们一定会热情招待。

听了白工一席话,大家心里暖融融的,车箱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约半小时,汽车便到了吉化南门岗。

我们被免费安排住在吉化公司厂区倒班宿舍,四人一房间,没有电视桌椅,只有挂衣架。窗户上就像没按玻璃似的,擦得太亮了。床上铺着雪白的床单,被子叠得有棱有角像豆腐块。不知道以为是到了军营。洗漱间内,香皂、洗衣粉、卫生纸,一应俱全。楼内听不到一点喧哗声,整个环境又像宾馆。稍事安顿,便到了午餐时间,一进吉化食堂,跟快餐店一样,宽敞明亮的大厅内,两排白钢架上整齐摆放着;荤菜、素菜、凉拌菜,共十几种。主食有馒头、米饭、花卷、火勺等。我们和吉化职工一起排队,依次选择自已喜欢的饭菜,吃多少,盛多少,东北菜很合口味,大家吃得非常尽兴。

由于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出远门,很兴奋,火车上没睡好。午饭后,都很疲惫。刚躺下休息,吉化公司化肥厂安全处就通知我们下午1点进行厂级安全教育。在长达两个小时的安全课上,通过吉化相关负责人的介绍,我们对吉化的生产规模、产品节构及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有了初步认识。就在大家刚刚长舒一口气,以为结束了,接下来进行的闭卷考试,着实让我们有点手忙脚乱。虽然题都是刚讲过的安全常识,不难。但大家不敢怠慢,认真答题。直到下午4点半,总算全过关了。吉化管理人员最后还要求我们每人签一份安全协议,并对我们说,不是难为你们,你们到吉化实习,吉化就要对你们人身安全负责,中石油企业各项管理都严格规范,谁也不能破例,请理解。

在随后的一天里,我们又经历了同样的车间、班组安全教育考试。终于办好了入厂证,拿来了安全帽,可以进入装置区。吉化管理人员最后还要求我们每人签一份安全协议,并对我们说,不是难为你们,你们到吉化实习,吉化就要对你们人身安全负责,中石油企业各项管理都严格规范,谁也不能破例,请理解。在随后的一天里,我们又经历了同样的车间、班组安全教育考试。终于办好了入厂证,拿来了安全帽,可以进入装置区。

进入吉化装置区内,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太干净,太整洁。不愧为花园式工厂。宽敞的马路上,一尘不染,造型别致的绿树花草,整齐排列两旁,廊桥上管线平直伸向远方,也许吉化人太偏爱灰、黄二色缘故,厂区办公楼及所有建筑物外表都统一为:上灰、下黄颜色基调,旨在寓意:吉化再创辉煌,兴旺发达。

整个厂区就像一幅浓青淡抹的山水画。在吉化南门岗内,小广场东侧草坪上横卧着一台大型老式合成气压缩机,引人注目。走近观看,在大理石基座下方有一块长方形碑文,上面刻有“压缩机、吉化厂史简介”。经阅读知晓,该机是:1957年吉化从前苏联引进的,是当时国内最大最重的压缩机,重380吨,长23.6米。截至2003年7月2日,已运转46年,其间周恩来,朱德,邓小平,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先后到此视察该压缩机的运行状况;1957年吉化建成投产……如今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见证了吉化50年风雨历程。

在合成氨装置区现场内,一点儿也看不出来整个装置已连续运行5年。管线设备,依旧崭新如故。我们发现管廊下面的水泥路,每天早晨都有厂内环卫工人用拖布在擦,每一台设备上都贴有专责人姓名的标签。就连道路两侧的树干及花盆也贴有专责人标签。

在合成机组岗位,我们看到厂房内,机器设备擦得铮明瓦亮,上面没有一丁儿点油污。刚开始,我还以为是新上设备,便问吉化师傅,师傅说看一下机器上的标签你就知道了,大多数是运行10几年的利旧设备。在装置现场,看不到一处跑、冒、滴、漏现象,据吉化师傅介绍他们每天上班除了巡检外,其他时间都用来搞卫生,擦洗设备,每个人都有分担区,巡检时发现有跑冒滴漏现象,就用色笔在漏处圈起来,或者挂牌提示。遇到危险有害气体排放时,要在不远处放置:“此处危险,有×××气体排放,请绕行”的警示牌,同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否则就会挨罚。

公司“五大纪律检查组”随时随地昼夜进行检查,他们不论工人、干部都有权处罚吉化人称他们为“钦差大臣”有“尚方宝剑”可牛了!一次,吉化马师傅带我到现场查流程,刚走到合成塔旁边,不知从哪刮来一个白色塑料袋,马师傅扔下我急忙转身往回跑,追了5米才抓住塑料袋,放到路边的垃圾箱内,我很纳闷:以为出了什么大事。马师傅跑过来告诉我,这一片归他管,刚才的塑料袋他如果不拣起来,被公司五大纪律检查人员发现,最少罚30元。再说刮到别人的专责区也不好。

正在这时,我的手机响了,刚要接。马师正在这时,我的手机响了,刚要接。马师傅连忙制止说,厂内不许打手机,前两天他们一个操作员在操作室接了一个电话被罚了200元!说完又提示我,衣服上的风纪扣、袖子扣要扣牢,安全帽下颌线要系好,被人抓住就麻烦了。虽然你们来实习,但是违章了,他们没管好也会挨罚。”在实习期间,一到整点就到了现场操作员巡检时刻,他们拿着类似超市扫描仪形状的打卡器,在装置区重要设备、易燃易爆区都有识别条形码,打一下,打卡器就会把你的巡检时间、当时装置工艺条件是否正常,记录在内,想偷懒都不行。厂、车间不定期进行抽查,如巡检没打卡,出了事故,那你就等着回家吧。

吉化师傅告诉我们,就因为按时进行巡检,去年操作员发现一次氧管线泄漏,及时联系处理,避免了重大事故的发生,厂里还给这名操作员嘉奖1000元。另外,我们还发现,在装置区内重要设备旁边的箱子里都挂着一本“设备巡检台帐”,每天早晨上班后,无论刮风下雨,不论设备在高处还是低处,车间主任、工艺员、设备员都要亲自到上面检查签字。 在合成氨装置现场,为了方便识别管廊上各类管线,合成氨车间在每个管廊的端点下面都用白钢制成“管廊断截面图示说明”板,非常醒目。图板显示从上到下管线按序列编号排列,每一根管的介质、管径、材质、温度、承受压力、连接工序间的阀门位置、安全排放倒淋地点,标识的特别详细。让我们这些外来实习人员一看就明白。一旦管线发现泄漏,检修处理起来特别方便、快捷。

吉林的冬天比大连至少提前一个多月,进入10月中旬以来,天气逐渐变冷,道路上开始结冰。想到我们将来松木岛新厂区天气也比较冷,防冻工作是难点。吉林的天气比我们冷多了,他们的防冻工作是怎么做的呢?在装置现场很难看到他们在做什么防冻工作。于是我便向车间孙贻谦主任请教,他告诉我,从每年的七月份开始,就抽调3名专职人员负责现场装置的防冻工作,检查、检修蒸汽伴热及各工序分布疏水器是否好用,统一登记备案,确定检修方案。同时广泛听取职工防冻合理化建议,不放过一个隐患点。冬季来临,有一个疏水器泄漏,他就就加倍处罚这3名专职人员,实践证明效果挺好。

在实习期间,有一天晚上,18:20分左右,空分工序的冷却水泵因故障电机烧了,此泵没有备车,吉化规定设备在任何情况下必须有备车,现场围了很多人,我也凑了过去,一看车间设备主任、生产主任、设备员、工艺员下班后都没走,当班班长及操作员也在现场,电气维修公司人员正在拆卸电机底座,准备更换一台新的。

直到20:50分新电机按装调试正常,场地清扫干净后,交给运行人员手中。各个负责人分别在检修操作票上签字。我问吉化师傅要是真修不好怎么办?他说各口负责人必须在操作票上写明充足理由,什么时间解决,否则将挨罚。由于检修公司和化工是两个二级单位,检修完后必须做到设备净场地清,恢复原样方可离开。

还有一次,合成冰机入口管线有漏点,经还有一次,合成冰机入口管线有漏点,经过工艺处理后,需动火焊补,我看到吉化师傅带着醒目“动火监护人”红袖标在施工现场监护,并且在周围拉了警戒线,安全员、设备员、工艺员、车间主任必须到现场,检修人员自备防护器材。刘班长介绍说,监护人的权力大着呢!凡是检修人员票证不全,检修时违章作业,防护器材不合格,他们都有权停止其工作权力,并向上级汇报。每到中午吃饭时间,吉化食堂就准时把盒饭送到各岗位操作室,遇到开停车忙时,食堂人员就把盒饭送到装置现场人员手中,他们抽空在现场一边吃,一边干活,节省了不少时间。

在现场操作室工具箱内,摆了一排整齐的各色小油漆桶和刷子,我问吉化师傅干什么用的,吉化师傅说,一旦现场管线设备破损或弄脏了擦不干净,他们就及时涂刷,保持整洁。在厂区道路上,看到吉化人三人以上走路都自觉排成纵队,没有一个大声喧哗,从事化工生产二十多年工作的学员王凤强是第二次来吉化,2003年做为开车专家组成员在吉化呆了三个月,他介绍说,那时吉化三个人以上走在厂区道路上必须排成整齐的一列纵队,不许横排走,违者罚款,真有点儿军事化管理的味道。现在虽然不要求那么严了,但是吉化人不知不觉已经养成习惯了。

在实习期间,每当下夜班或者大休,吉化值班长手里都拿着一本安全学习本,带领职工在厂内安教室上课,在他们脸上看不出有什么怨言,值班长的记录本上都是从网上下载近期国内外发生的大小事故案例,在课堂上结合本装置特点,认真讨论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如何处理、避免;职工的小本子上则详细记录自对学习案例的体会,他们说这样做对自己提高安全意识帮助很大,有利于今后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

10月30日,我到吉化公司化肥厂厂长赵欣办公室商谈培训事宜,看到赵厂长正在紧盯电脑屏幕,对着麦克风讲话,原来他正在召开公司网络会议。赵厂长开完会后对我说:“吉化公司今年投资2亿元,建立人事、生产、管理网络信息平台,用于管理现代化企业,节省了不少时间和费用。要不是有网络会议,今天就得到集团公司开,你上午就找不到我了。”

合成氨车间总控室里,宽敞、明亮、整洁。DCS操作台前拉有一米多宽的警戒线,外来参观者和领导只能站在线外观看。

室内饮水机旁,安全帽整齐地挂在工具箱内,总控室里的吉化师傅们大都去过大化实习,彼此间很熟悉。过去是师徒关系,现在见面格外高兴,值班长冯德雷握着我的手,一个劲儿要求下班后,到他家坐客,被我婉言谢绝。对于我们来说,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是最对于我们来说,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是最重要的。我感到总控室里气氛非常宽松、和谐。

每当生产装置出现大的波动时,各工序操作员之间都很和气地说话,礼貌地提醒如何调节,没有一丝紧张气氛,系统波动很快被调稳了。

冯值班长告诉我,在总控室工作的操作员都是令人羡慕和向往,大多是年轻人,文化程度最低要大专学历,除工资待遇比其他岗位高的多外,最重要是业务水平高,操作平稳,肯钻肯学,劳动态度端正,但他们也有竞争压力,每隔15分钟翻一次DCS画面,如两次未翻被检查人员发现就要被下岗,值班长监督不力也挨罚。包括每月的培训考试,试题都是近一阶段装置运行中出现故障的难点、活题,还要写常见应急事故预案,在书本上找不到正确答案。要经专家、技术员批卷、评审、打分,考试前五名嘉奖500元,不及格者扣200元。如果操作中同类型生产故障,重新出现一次,没处理好,操作员则要被罚1000元,并随时有可能被撤下来。现场操作员也与总控类似,坚持每月一考,试题都是针对生产过程中常出现故障的处理方法,第一名将被调往中控学习,做重点培养对象。

吉化厂区内严禁吸烟,我们住的倒班宿舍也不例外。吸烟都得到100米门岗外。刚来时出了门岗就把烟点上了,门岗工作人员过来指着地上的黄线,让我们到线外吸。在吸烟过程中,看到来往车辆进入门岗,没系安全带的司机坚决不让入内。

另外,我们在门岗还看到这样的情景:早晨上班时,门岗卖香烟都是论根儿卖,吉化师傅一般都是买两根抽完后,再去上班。

在20多天的实习时间里,我们和吉化师傅朝夕相处,关系融洽。吉化师傅把合成冰机操作手册借给我们复印,并且每次开冰机时,都让我们上上手,亲自感受一下,增加印象,为了熟练掌握冰机油路系统,回到宿舍后,由于没有桌椅,大家就买来塑料小板凳和硬纸板,趴在床上画图。离我们驻地不远的化肥厂办公楼后面有一排小车库,供厂管理人员使用,这几天突然不见了。

据宿舍服务员讲,前几天集团公司领导来视察说车库属于违章建筑,下令三天内必须拆完,化肥厂管理人员及工人利用星期六、日两天全部拆除,并种上了花草树木。每当上夜班时,我们看到吉化师傅们都非常精神,按时巡检记录,看不到一个打瞌睡的。

下半夜实在困了,师傅们拿着抹布出去擦设备了。其中一个女师傅告诉我,去年五大纪律检查 组人员把正靠在椅子上打瞌睡的班长用数码相机照下来,当场撤了职。从那以后谁还敢打瞌睡呀。再说现在企业效益这么好,职工待遇这么高,不能轻易丢了这个饭碗,回家就得多睡点儿呗。

在一个月的实习期间,吉化的领导和师傅对我们特别好,照顾很周到。我们第一次到总控室时,因为当时凳子不够用,只能站着看,车间姜主任发现后立刻叫来两名操作员跑步到他办公室内搬四个椅子来。姜主任还到其他岗位告诉吉化师傅要认真教大化学员,尽量让他们多动手,把岗位操作法送给他们一些,尽可能满足他们提出要求。10月20日,合成氨车间为我们摆下三桌“回报宴”。这些感动了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

在总控DCS操作台,我发现画面上几乎没有坏的控制点,听总控师傅讲,他们的仪表管理相当规范,天天都有专人到现场检查。很少因仪表失灵原因造成系统误停车。如果因为仪表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专责的管理人必须讲清楚,不然的话处罚的力度是相当大的。

因此,在一个月的实习期间里我也亲眼所见,仪表人员在装置现场对仪表箱内的变送器各控制点进行维护保养,冬天从来没有发生表被冻过的现象。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我们与吉化师傅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我们与吉化师傅的感情更深了,彼此间一点点的拉近距离,师傅用心教,我们用心学,不到半月我们就把来吉化前准备的问题全部消化掉,为了感谢师傅们帮助,把大连海鲜送给师傅一些,工作中帮助师傅们擦设备、抹玻璃、开活门,也一点点赢得了师傅们的好感。当得知我们大化正在进行搬迁改造,需要做许多预试车方案,合成车间的工艺员、设备员就把系统吹扫、清洗、置换、单机联动试车等一系列方案全部考贝给我们带回去、供我们学习参考。

自2002年,吉化公司归中石油集团后,企业的效益连年增长,职工的收入越来越高。在当地是数一数二的好企业,吉化人都感到很自豪。有一天,我和吉化付师傅一起到市场买东西,我正想讲价,商贩看看付师傅身上的工作服就说:“吉化公司的人,哪有讲价啊!?”付师傅一边走一边直了直腰板笑着对我说,只要他们穿工作服去买东西,肯定比别人贵不少,没办法呀!言语中流露出一种自豪感。

短短一个月的实习结束了,临行前,吉化公司给我们派来送站大客车,化肥厂厂长亲自来送行,并跟我们一一握手告别,合成氨车间领导则给我们买了两箱桔子、香蕉、葡萄等水果,我们深受感动。

再见了吉化,再见了热情豪爽的吉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