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的核心是什麼呢?

五湖散人李清楓


中國文化的核心是中文和漢語,語言和文字永遠都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核心,文化是靠語言和文字的傳播的,中文和漢語的幾千年發展歷程,從古自今,變化很大很多,文字是從甲骨文發展到現在的簡體中文,形態變化了,但意思不變,中間還出現了各種字體,有美觀的有實用的,直從秦始皇統一文字,就向一個方向發展了,如果是其他六國統一文字,變化也不會太大,七國的文字是在商周朝代發展而來的,有共同的祖先,而漢語呢,不說以前古代時候有多少種語言,現在,中國也有幾十上百種語言,而會說各地方言的人越來越少,那種語言是最古老的,現代的語言多數是融合了其他語言的語種,尤其是普通話,普通話類別的方言應該是比較年輕的語言,少數民族的語言比較古老,尤其是文字已經消失的一些方言,更加古老,研究一個國家和民族,首先要從文字和語言開始,是基本的也是重要的,文字和語言的歷史就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所有的一切都是靠文字和語言口口相傳,代代相承,理解了文字和語言就理解了國家和民族的文化,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源遠流長。



華夏炎黃0文武雙全


中國文化的精髓就是毛澤東思想,,在2000多年的中國歷史中,儒學思想是中國文化的精髓,現在唯有毛澤東思想是中國文化的精髓,任何一種文化精髓都有他的獨有的文化魅力和巨大的影響力,還要起著凝聚力作用和鼓舞人心的作用,是毛澤東思想將一盤散沙的中國人凝聚在一起,是毛澤東思想把56個民族團結成中華民族的,毛澤東思想不僅僅是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也是中國各民族的行動指南,毛澤東思想的最高層次是堅持馬列主義,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當家做主,堅持推動歷史發展的真正動力是人民群眾的論斷,毛澤東思想的最低層次是為人民服務和實事求是,毛澤東思想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巨大寶庫,過去的70多年已經充分證明了毛澤東思想的偉大與正確,今後的歷史仍然會證明毛澤東思想的偉大正確,只有毛澤東思想才是中國文化的精髓。


誰是我知心


我們中國文化,在世界的文化系統中,談不上最為悠久,但我們的文化最有生命力。其他文化系統最終都變成了被征服者的文化,比如古希臘文化、古印度文化等。而中國文化,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和融合力,管你是哪裡的文化入侵中原文化,最終都會被中華文化所融合所同化。不管是來自西北的還是來自東北的異族,他們可能是軍事上的征服者,但最終都會變成融合於中華文化的被征服者。

五千年來,中華文化不絕如縷,他們從長江走來,從黃河走來,從潺潺小溪匯聚成大海,最終形成五千年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不僅是中國的,是亞洲的,它在亞洲形成了以儒家學說為紐帶的東亞文化圈。中國文化更是世界的。

那麼中華文化到底有什麼樣的特點,中華文化精神中到底有什麼樣的核心精神呢?

我覺得,談中國文化的特點不能離開中國的地理環境和社會結構。中國的地理環境相對比較封閉,屬於典型的農業社會。農業社會的人們,往往比較現實,因為我們看到“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有耕耘才會有收穫,這就是中華務實、不迷信精神的根源。所以說,我們中華文明是黃色的農業文明,農業文明的特點就是與大自然特別親近,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觀,同時也特別重視族群的關係,由此形成了安土重遷的文化精神,所以杜甫說,“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第二,中國文化是典型的家族本位。中國人特別講究親情,講究孝道。孔子所說的“仁者愛人”,其實這種愛是由近及遠的愛,是建立在血緣關係上的愛。人首先要愛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然後再愛別的親戚朋友等。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儒家的“五倫”,就是要人處理好這物種社會關係。在“五倫”中,君的關係比較特殊,中國文化中是把臣與君的關係,看成是類似於父子之間的關係的。

在這種建立在血緣關係基礎上的人際關係的基礎上,中國形成了強烈的家族宗親本位的文化。即使是國家與它所統治的區域,其實也是具有血緣關係的。統治者總是把自己的兒子等派往各地,建成一個諸侯國,諸侯國的國君再按照這樣的原則分封下去,最終落實到家和個人。所以中國形成了穩固的家國一體的理念,這也是中華文化中家國一體的愛國主義精神的根源。

這就像是顧炎武先生所說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每個人都相信,“覆巢之下豈有完卵”的道理,有國才有家,所以在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總是愛國主義思想最為高漲的時候,總是中華民族的凝聚力達到最高點的時候,而中華民族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每一次都能將中國從苦難中救出來,並最終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大道。

好玩的國學認為,中華民族的核心精神,有以下幾條。正是這些與眾不同的精神,成就了中華民族的精神,也讓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鳳凰涅槃。

第一是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就像林則徐說的那樣,我們每個人的血液都流淌著這樣一種信念:“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就像曹植所說的那樣,“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第二是以民為本的精神。商紂王覺得自己是上帝的兒子,而老百姓不值一文。但商紂王在周人兵臨城下的時候,也沒有人來救他。而周文王周武王認識到,“民之所欲,天必從之”。這是以民為本理念的根源。孔子說仁者愛人,要統治者實施“庶富教”,實現小康和大同世界,孟子說“民貴社稷次之君輕”,這些都是“民為邦本”的政治理念。而尚書中更是說,“民為邦本,本固邦寧”。

第三是高度重視道德修養。中華文化特別重視道德修養。不管是儒家還是道家,是墨家還是法家,都強調道德修養。儒家的理想人格聖人、道家的理想人格神人,都是具有高尚的道德修養的人。中國人相信人可以實現不朽嗎,但是必須要“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把立德作為人生不朽的第一要義。

第四是死了都要乾的積極進取的人生精神。這來自於《易經乾卦》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精神。中國人講究只要幹不死,就往死裡幹,總有成功的一天,實在無法成功,那就只能是天命。但中國人更重視自我的努力,儒家說“盡人事待天命”,而道教說的更堅決,“我命在我不在天”,強調個人的努力。所以這就造就了中華民族異常勤勞的特點。

第五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包容精神。前面說的中華文化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同化力和包容力,就與這種寬容的精神有關。

第六是重視集而忽視個人。與西方的高度重視個人的自由和價值不同,中國人從來都認為,個人的利益應該在集體中實現,個人的價值離開了集體的價值就會變得沒有價值。西方人說不自由毋寧死,而我們中國人說見義勇為。也就是說,我們高度重視義與利之間的關係。所謂的見義勇為就是把義字放在第一位,把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第七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可不是折中主義,也不是和稀泥,更不是沒有原則,而是務實的現實的理性主義。我們做事情求的是不偏不倚。這在方法論上表現為過猶不及,在人際關係上,講究和諧之道。中國人比較少有那種迷狂,這也與中國人的中庸之道、和諧之道精神的滋潤有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