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淘宝,我见证了1000场没有亲人到场的婚礼

文|万戈

编辑|汪帆

在淘宝,我见证了1000场没有亲人到场的婚礼

这是一场远在新西兰的婚礼。

“你愿意娶她吗,无论贫穷、疾病、灾祸,都不离不弃,直到死亡将你们分开?”在神父的主持下,新人互换戒指,眼里深情涌动,郑重说出关于爱和承诺的誓言。

在淘宝,我见证了1000场没有亲人到场的婚礼

一句“我愿意”,在空荡的教堂里回响,坚定有力,又寂寞冷清。教堂里,除了新人和主持婚礼的工作人员,没有朋友,没有亲人。

这是两个女孩的婚礼。

一场“蓄谋已久”的形婚

女孩来自四川,童欣雨和王璐,相恋五年。

事实上,像她们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据相关调查显示,中国同性恋者人数高达3000万。

在现实生活中,这个数量庞大的群体,受到了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压力,几乎不得不小心翼翼地生活在“柜中”。不能见光的感情,在黑暗里恣意蔓延,每一次寻常的牵手和拥吻都惊心动魄。

在淘宝,我见证了1000场没有亲人到场的婚礼

尽管打着“闺蜜”的幌子极尽掩饰,在一个雨后的下午,童欣雨还是暴露了。

那天,她和王璐看完一场电影,两人边走边分享一个冰激凌。到了街角的公园,雨后青草散发出阵阵芬芳,她看向身边嘴角粘着奶油的可爱女孩,情不自禁地吻了下去。

这个爱意绵长的吻,被恰好路过的亲戚看到。

等童欣雨回到家,父亲黑着脸沉默地抽着烟,母亲已哭成泪人。他们没有责骂,只提了一个要求:尽快找一个男朋友结婚。“亲戚那儿,我说现在的小孩子不知分寸,但是只有你结婚了才真正瞒得过去。”

在淘宝,我见证了1000场没有亲人到场的婚礼

为了成全父母,也为了保护自己的爱情,童欣雨妥协了。很快,她和刘洋相遇。

27岁的刘洋有着相似的隐痛。为了和男友多些时间和理由相处,他甚至学会了打游戏。“两个男生关起门打游戏,总不会有人怀疑。”刘洋天真地想着,刚开始,他试着骗父母自己是个不婚族,但是被爸爸一句“不结婚生子就是不孝”堵了回去。

在淘宝,我见证了1000场没有亲人到场的婚礼

一天,在同一所学校任教的童欣雨和刘洋碰到了一起,倾诉起各自的遭遇,一个想法冒了出来。“不如……”两个人几乎异口同声。说服了各自的恋人,三个月后,童欣雨与刘洋在亲友的祝福下举办了婚礼。

有了婚姻作掩护,他们与恋人的约会反而少了很多顾虑。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不生孩子又成了一个难题。

在淘宝,我见证了1000场没有亲人到场的婚礼

童欣雨的女朋友情绪激烈,她担心一旦有小孩了,他俩的感情就无法维系。用各种理由和借口拖延了半年,经历无数次争吵,所有人身心疲惫。

刘洋沉不住气,他和父母坦白了:“我和欣雨都是同性恋。”听到这句话,刘洋爸爸一屁股砸在凳子上。

说开之后,刘洋的父母最终接受了这个事实。离婚那天,童欣雨和刘洋抱在一起痛哭了一场。他们又重新回到自己恋人身边,经历这一遭后,他们决定与另一半结婚。

就这样,他们认识了,苏小虫。

失败的初恋和妈妈的秘密

苏小虫,在淘宝经营一家名叫“MUG”的店铺,每年,她要为200多对同性情侣办理海外婚礼注册。实际上,苏小虫自己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高三那年,一位相聊多年的网友点破了苏小虫的性取向。

“你是不是T?”“什么是T?”苏小虫一脸茫然。网友继续发问:你好好想一想,是不是喜欢女孩子?

确实,苏小虫回想,初中开始,不少同学悄悄谈起了恋爱,但性格有点男孩子气的苏小虫从没喜欢过谁。直到被点破,她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在淘宝,我见证了1000场没有亲人到场的婚礼

苏小虫意识到,自己和男生相处时,把他们当成兄弟。与女生相处却会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有时候还会感到依赖与欢喜。她去“女同”贴吧里找答案,又与几个要好的朋友探讨,得出的结论与判断一样。

对于自己的性取向,苏小虫很坦然地接受了,“不管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的,既然已经存在了,这个结果我接受。”

到北京读大学后,苏小虫与同性恋圈的朋友有了线下的聚会。聚会中,她认识了另一个女孩。相似的成长环境,让两个姑娘更加亲近,很快从互生好感到确定恋爱关系。这段关系中,苏小虫感受到了爱情的温暖和美好。

在淘宝,我见证了1000场没有亲人到场的婚礼

一天,苏小虫接到女友的电话,喊她一起去和自己妈妈吃饭。苏小虫欣然赴约,以女友好朋友的身份。几天后,女友突然提出了分手。原来,那顿饭,对方的妈妈看出了端倪。

经历了初恋的挫败和在不同感情里找安慰后,苏小虫最终意识到,同性间想要相爱相守,有多难。这样的无助吞噬着她,暗无天日。

在淘宝,我见证了1000场没有亲人到场的婚礼

苏小虫不敢告诉家人,甚至想好以后出国,逃避这一切。接下来的日子里,苏小虫做过一次铺垫。她告诉妈妈,自己以后可能不会结婚。

苏小虫不知道的是,这个过程中,妈妈其实已经意识到她是同性恋。只不过,从来没有捅破这层纸。

25岁那年,妈妈提议,让苏小虫以后领养一个孩子,老了才有人照顾。“一个人终究会比较困难”。妈妈说。

“父母都到场的婚礼,一次都没有”

大学毕业后,苏小虫赴新西兰读书。2013年,新西兰实施同性婚姻法。

一位圈里的朋友找到她,请她帮忙了解去新西兰注册结婚的流程,苏小虫乐见其成。

当地民政厅一个登记的小房间里,在几名工作人员的见证下,这对情侣宣誓、交换戒指,整个过程不过20分钟。

这20分钟,打动了苏小虫,她对自己未来的感情又燃起了希望。

朋友回国后,专门写了一个帖子,分享给圈子里其他同性情侣,越来越多的人联系上苏小虫。

在淘宝,我见证了1000场没有亲人到场的婚礼

她发现原来有这么多同性情侣渴望结婚,希望有一纸文书承认彼此的关系。

2014年,她和同在新西兰的发小一起注册了公司,并开了一家叫“MUG服务企业店铺”的淘宝店。2015年,美国也将同性婚姻合法化,她们又增加了塞班这个目的地。

通过朋友介绍,每年苏小虫大约帮助200对同性情侣去海外结婚。

有些情侣一起经历很多,关系已然非常稳定,注册只是为给彼此、给爱情一个结果;有些身在两国,需要通过注册拿到国外居留权,才能一起相守;还有年纪尚小的,只是把它当成一种时髦、新潮。

在淘宝,我见证了1000场没有亲人到场的婚礼

出国结婚的同性情侣多了,个性化的需求也多了。

苏小虫的业务,逐渐从简单完成注册拓展到教堂或庄园婚礼。这些婚礼,有神职人员主持,宣誓的誓词,交换戒指的流程一个也不少。

同性情侣的婚礼,往往没有家人到场。偶尔有带三五个朋友参加的,就显得很热闹了。苏小虫见过嘉宾最多的一次,也不过十几个朋友。也有客人会提请求,希望现场能多去几个工作人员,让婚礼不至于太过冷清。

“没有家人到场祝福,这肯定是种遗憾,但我也没有办法。”在苏小虫的记忆里,一些东南亚客人的婚礼现场,出现过父亲或者母亲,“但父母亲都到场的,一次都没有。”

在淘宝,我见证了1000场没有亲人到场的婚礼

仪式结束后,苏小虫会安排他们以教堂或大海为背景拍摄结婚照。苏小虫印象最深刻的,是7月的一场婚礼,当时正是南半球最冷的时候,“新娘”穿着婚纱在覆盖着大雪的山顶拍照,冻得哆嗦,笑容却无比灿烂。

还有一对60后“男同”,在一起20多年。在他们那个年代,两人都顶住了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谁也没有妥协屈服去找异性结婚,最终在新西兰完成注册。

“这样就足够了,不是吗?”苏小虫说道。

因为,爱情

当然,尽管每对同性婚姻都是“因为爱情”,也都有个中曲折,但苏小虫有自己的原则。

有些同性恋者为了隐藏自己的取向,又或是迫于家庭压力,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与异性结婚。即便如此,他们还是找到苏小虫,希望再进行一次与“真爱”的婚礼。

在淘宝,我见证了1000场没有亲人到场的婚礼

“这种基于谎言的客户,我们不接受。”苏小虫说。

这样的婚姻,暗藏不少隐患,不仅伤害无辜的第三方,感情中的双方也无法幸免。

一个“女同”朋友在家人的劝说下“形婚”,一年后又禁不住劝说生下了孩子。苏小虫去看了她这一年的微博,发现她在婚姻里过得很痛苦,想要寻求一种解脱的办法。只是孩子一出生,这条路基本堵死了。

除了伤害与欺骗,2018年,客人陆陆续续的离婚咨询,又差点让她的信仰崩塌。

在淘宝,我见证了1000场没有亲人到场的婚礼

好不容易走到结婚,又因为各种原因要离婚。有人被家里逼迫去结婚生子,有人经不住诱惑移情别恋……有一对拉拉,高中在一起。大学后,其中一个去了新西兰,按照约定,先去的拿到居留权后,再把另一个接过去。结局是,一年后,她们分手了。

苏小虫开始反思,她是不是间接促成了一些悲剧。听多了背叛的、不爱的,苏小虫有些心灰意冷,她甚至想关了自己的公司。

幸运的是,迷茫的苏小虫碰到了48岁的张梅。

张梅的女友在加拿大生活,为了在一起,她三次准备去加拿大,但三次被拒签。实在没有办法,她找苏小虫试一试。在新西兰注册后,张梅和女朋友终于可以生活在一起了,她给苏小虫写了一封很长的感谢信。

在淘宝,我见证了1000场没有亲人到场的婚礼

信中,张梅写道:谢谢你,你是我们爱情信仰的见证。

张梅的感谢,让苏小虫想明白了,只要能帮助一对,她都是成功的。同性恋这个群体,在黑夜里待太久了,他们需要有一点点光。而苏小虫,愿意做那一点微弱而努力发热的灯芯。

看着童欣雨和王璐在婚礼上甜蜜的对望,苏小虫憧憬着,或许,往后的日子里,她也会遇到那个,不顾世俗和人言,抛开一切,只想和她相守的姑娘。当然,她更憧憬着,有一天,可以牵起姑娘的手,光明正大地,接受来自亲友和社会的祝福。

“那一天会来的,我相信。”苏小虫说。

(注:文中人物皆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