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萬失業人口 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維持歷史高位

受經濟全面停擺的影響,過去六週,美國已累計3000萬人申領失業救濟,但是,美國就業環境是繼續惡化還是能隨著經濟形勢逐步緩解,仍然有待觀察。

美國真實失業情況仍待觀察

美國勞工部4月30日公佈的數據顯示,在截至4月25日的一週中,美國初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達到383.9萬。過去六週,累計已突破3000萬。

直觀地看美國目前的就業形勢,在過去六週內的失業人數,已經超過了2010年以來美國新增就業崗位的數量。

3000萬失業人口 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維持歷史高位

圖1:美國六週內的累計失業人數已經超過了十年來新增就業崗位數 來源:彭博社

樂觀地看,由於經濟停擺,失業人數並未大幅偏離預期,384萬的初請失業救濟人數較前一週的444萬下降,且連續四周下降;但是另一方面,截至4月25日當週,連續第二週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接近1800萬,高於前一週的1580萬,說明就業市場依然持續緊張。

輿論普遍預計失業數字還會繼續攀升,因為很多地方政府的失業保險系統老舊,無法及時處理暴增的救濟申請,所以導致大量申請被積壓。美國勞工部長尤金·斯卡利亞(Eugene Scalia)30日表示,目前還不清楚申請積壓的程度。但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上週有60萬人由於等待過長等原因未能得到及時批覆。

白宮經濟顧問凱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28日表示,到六月時,美國的失業率可能達到16%至20%。

不過,美國的官方失業率並不是基於失業救濟申請人數,而是美國普查局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根據人口抽樣調查計算出來的,被定義為“失業者”的人需有工作能力,且在此前四周內一直在積極求職。因此,美國的失業情況仍待多方數據驗證。

大面積失業的持續時間是關鍵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4月29日在記者會上強調,對個人來說,失業時間越長對個人技能和事業發展的損害越大,意味著重回崗位的困難越大。需要盡力防止出現長期失業的局面,從整體上影響未來美國經濟復甦的態勢。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連續申領失業救濟金的人數處於紀錄高位,這一指標的走向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大面積失業的持續時間。

3000萬失業人口 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維持歷史高位

圖2:截至上週,美國連續申領失業救濟人數為1,799.2萬 來源:彭博社

“政策性失業”的現象是否廣泛存在?

一些分析人士紛紛指出,過於“慷慨”的失業保障計劃也許助推了申領失業救濟人數的增加,未能真實反映就業市場的情況。

3000萬失業人口 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維持歷史高位

圖3:美國各州每週失業救濟金水平

美國第三輪2.2萬億美元經濟救助計劃大幅提升了失業救濟的水平,由聯邦政府出錢,將領取失業救濟的時間延長13周,每週還增加了600美元,最多可以領取到7月份。

在疫情之前,美國的失業救濟金平均為每週387美元,而經過調整之後,一些州的失業者每週能領取上千美元(圖3)。再加上救助計劃中直接派發現金1200美元,意味著從理論上講,有些人即便失業,月收入也將超過5000美元。華爾街日報日前報道就認為,這促使一些企業更願意讓員工停薪留職(Furlough),因為他們能通過失業救濟得到保障,同時,年收入低於5萬美元的人總體上可能比有工作時的收入還要高。

這種受政策影響選擇不工作的人口比例到底有多大,也是反映美國就業形勢的一個因素。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