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灣橫跨京杭大運河的四座橋

舉世聞名的京杭大運河,從杭州向北流經崇德、再向北流到古鎮石門灣時,在寺弄口來了個120度的大轉彎,折向東流去。

所以在上塘,沿岸的街道以寺弄口為界,寺弄口以南叫南市街,寺弄口以東叫東市街。(現在已經改名,以堰橋為界,堰橋以南叫運河路,堰橋以東叫運河東路。)


石門灣橫跨京杭大運河的四座橋

1

南市街的南段有一座跨越京杭大運河的南皋橋(又名南高橋),這座橋始建於明朝嘉靖二年(1524年),後來三次損壞,三次重建。

1872年,由張品山倡導捐資第三次重建。南皋橋為單孔拱形石級橋,橋高10米,乃石門灣最高的橋(比東皋橋高0.7米),寬4米,東西兩坡分別有31級和34級,橋欄兩側各有石獅子8只,形態各異,生動逼真,橋頂兩面有長長的石凳,可供憩息。

時隔100年(即1972年),這座非常雄偉、牢固的石拱橋,為市河拓寬而被拆除。

1973年,北移30米建新橋。1997年再次拓寬運河市區段,該橋拆除,在原址南移400米處(即在運河路173號附近)新建砼桁架樑機耕橋,主跨55.13米,兩邊引橋各長156米,全長367.13米,橋寬4.5米。

石門灣橫跨京杭大運河的四座橋

2

位於石門灣東市街中段的東皋橋,始建於明朝成化十二年(1476年),後幾經兵火、屢建屢毀。

1871年,里人再次集資重修。大橋為單孔拱形石級橋,高9.3米,闊4.7米,南北兩坡分別有36級和34級。

它與南皋橋相似,橋頂兩面也有長長的石凳可坐,可登臨遠眺,雄偉的東皋橋與南皋橋橫跨在京杭大運河上,像姐妹橋,頗為壯觀。長期以來,它們成了石門灣的標誌性建築。

時隔101年,即1972年,這座非常牢固的石拱橋,因為拓寬運河被拆除,在原橋基往西十米處建新橋。

1997年,再次拓寬運河航道,在原址東約400米處(即現在的運河東路110號附近)新建砼桁架樑人行機耕橋,主跨55米,橋長81米,橋寬4.5米,在1998年10月建成。

石門灣橫跨京杭大運河的四座橋

3

1998年建成的東高橋限高2.2米,只能讓小汽車通過或步行。

石門灣橫跨京杭大運河的四座橋

4

橫跨京杭大運河的石門大橋,在1999年12月竣工,全長337.60米,主橋總寬16.50米,淨寬12米,引橋寬14.5米,主跨76.15米。該橋設計荷載汽—20,掛—100,通航淨高7米,它位於石門鎮堰橋的東側,是桐德公路上的重要橋樑,是石門鎮通往臨近鎮(街道)的唯一通道,也是市區通往西部的必經之路。

石門灣橫跨京杭大運河的四座橋


--END

文/張兆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