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真多 發改委要求創投合規年檢

發改委年檢要求報送的信息,與基金業協會要求日常報送的信息多有重合,中國PE/VC行業幾龍治水的弊病再一次凸顯

“婆婆”真多 發改委要求創投合規年檢

國家發改委近日下發通知,要求6月30日前完成2020年創業投資備案年檢工作,重點檢查創業投資企業是否規範運作,包括是否受到刑事處罰、行政處罰、被採取監管措施、立案調查、是否涉嫌非法集資等合規方面的內容。

  不過,多位市場人士對財新記者表示,發改委年檢要求報送的信息,與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要求日常報送的信息多有重合。中國PE/VC行業幾龍治水的弊病再一次凸顯。

  “從通知看,發改委主要是想掌握行業發展總體情況,而這些合規運作方面的數據,可以直接找基金業協會要,後臺系統一拉全部就出來,其實不用耗費各地資源再統計一遍。”一位深圳的創投人士稱。

  按照基金業協會的規則,不論是私募證券還是私募股權和創投基金管理人,都有定期報送信息的要求。發改委創投年檢要求報送的信息,在基金業協會的規則下,都屬於“重大事項”,例如“私募基金管理人或高級管理人員存在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應當在10個工作日內向基金業協會報告,“對基金持續運行、投資者利益、資產淨值產生重大影響的其他事件”,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向基金業協會報告。

  此外,基金業協會也有年度報告的要求,如“於每年度結束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更新私募基金管理人、股東或合夥人、高級管理人員及其他從業人員、所管理的私募基金等基本信息;私募基金管理人應當於每年度四月底之前,通過私募基金登記備案系統填報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年度財務報告”。

  “基金業協會這幾年還在打通跨部門的數據,司法、工商、銀證保監管各種數據整合,對私募有全面的畫像,能獲得的有效信息比自主提交的年檢信息要多。”北京一傢俬募機構的負責人說。

  不過,在發改委備案的創投企業與在基金業協會備案的創業投資基金並非對應關係,前者門檻更高:實收資本不低於3000萬元,或者首期實收資本不低於1000萬元且全體投資者承諾在註冊後的五年內補足不低於3000萬元實收資本。

  此前,要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創投企業必須在發改委完成備案年檢。2018年,財政部和稅務總局發佈《關於創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後,在發改委備案和在基金業協會備案的創業投資基金都可享受稅收優惠。因此,創投企業在發改委備案並非強制要求。

  國家發改委近年來未公佈在發改委系統備案的創投企業總量,僅有少數地方披露過相關數據。以深圳為例,發改委要求深圳市金融監督管理局政策規劃處對當地創投企業備案。根據深圳金融局公佈的數據,截至2019年末,在該處備案的創投企業共56家。而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的數據,註冊地在深圳的已登記私募股權和創投基金管理人共2436家。

  創投領域監管政策割裂由來已久,證監繫統和發改委系統到底該如何分工,也爭論不斷。發改委對創投的監管依據是2005年發佈的《創業投資企業管理暫行辦法》,基金業協會的依據是2013年6月實施的新《基金法》。

  為了協調兩者的關係,中央編辦2013年6月發佈《關於私募股權基金管理職責分工的通知》,證監會負責私募股權基金的監督管理,實行適度監管,保護投資者權益;發改委負責組織擬訂促進私募股權基金髮展的政策措施,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政府對私募股權基金出資的標準和規範;兩部門要建立協調配合機制,實現信息共享。

  發改委下設的中國投資協會創業投資專業委員會(下稱創投委),負責創投企業備案年檢工作。創投委會長沈志群此前表示,中國對創投基金監管的一個最大問題,是混同於、等同於證券投資基金監管。深圳創投機構東方富海的董事長陳瑋此前也公開撰文表示,“(基金業)協會備案制已變成事實上的行政審批制,基金以及基金管理人備案登記時間被大大延長,人為干預了創業資本加速形成的進度,不合時宜地增加了創業投資的管理成本,對創業投資行業的正常發展造成了一定的行政阻礙。”(詳見《財新週刊》2019年第39期“萬億創投基金A股劫”)

  據悉,在國家發改委財金司的指導下,創投委正在籌備註冊成立中國創業投資協會,但有業內人士稱,“創業投資協會到民政部單獨註冊,此事如果處理不好,會進一步割裂股權投資市場。”

  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底,存續登記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14882家,存續備案私募股權投資基金28490只,基金規模8.59萬億元,創業投資基金7978只,基金規模1.15萬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